《鄉土中國》:探祕中國社會演進史的密碼

按語:《鄉土中國》是一部暢銷七十年,一版再版的社會學必讀書,是研究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與社會結構,認識中國國情的傑作。作品以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理論上的概述和分析,較為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是瞭解中國與中國人的必讀經典。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寫的一部探尋中國社會歷史演進和文化文明發展的社會學著作。從作品的內容看,除了序和跋,正文有十四篇專題小論文組成。從篇什看,每一篇文章探討的內容都相對獨立集中。把十四個專題進行梳理歸類,它們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把作者探討的話題按照其內在的關聯性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中國社會演進史的畫卷。通過這幅圖畫,人們不僅能夠清晰地發現華夏幾千年經過歷史長河的滌盪一步步走來所依靠的支撐,還能夠感受到內隱在內中的一股強勁的生命律動。

雖然十四個專題相對獨立,但它們都統攝在對中國社會發展演進探尋的主題之下。認真研讀作者論述的內容,除了第一篇《鄉土本色》作為全書的總論,其他十三篇從不同角度解構中國社會發展的內隱的規律性。而十三個方面的內容都是圍繞“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心進行。不過,從內容上看,十三個話題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部類:《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說明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從《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別》,分別從家、國和天下三個層面論述倫常關係在社會學上的意義;《家族》和《男女有別》探討的是中國傳統感情定向的問題;《禮治秩序》和《無訟》討論鄉村社會中人們如何基於宗法制度家庭的感情進行道德判斷和約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名實的分離》分析了鄉土中國社會權力的四種類型——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和時勢權力。不難看出,作品所探討的內容基本上把“鄉土中國”發展所含括的內容,關涉的元素都容納其中,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經濟的。當然,貫穿其中的紅線就是“鄉土中國”的“土性”根基。

與遊牧文明的流動和工商文明的交易不同,起源於農耕文明的“鄉土中國”則把根深深紮在厚重的大地之中。正是這份厚重的滋養和浸潤,華夏五千年文明的長河未曾發生過斷裂。而徑流不息的文明之河不僅培育出厚重的文化,也涵養了華夏兒女敦厚的品行。先民刀耕火種的生活,讓他們意識到土地對他們生存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安土重遷成為表達對土地依戀的方式。“鄉下人離不了土地”,因為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具。沒有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正是對土地的這份獨特的情感,決定了他們更願意過著“生於斯、長於斯和老於斯”的生活;也正是因為對土地愛得深沉,為了守護生存的家園,他們世世代代在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經年累月的留守,世代血脈的延續,一個個個體逐漸形成一個個群體,陌生的外鄉人變成了相互依存的熟人。這種熟人之間社會群體關係的處理,不是憑藉暴力,而是依靠一種自發的內在向心力的牽引。於是,這種社會就表現出“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土地是生活物質出產的源頭,而人除了物質的需求,更需要思想和文化精神的凝聚。鄉土社會的淳樸,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的維繫,除了依靠物質,也離不開思想的溝通。這種交流,因為是固化式的居住,人際關係相對單一扁平,所以就不需要複雜的工具做紐帶。而由於居住者是以家庭為單位存在,而且多是以面對面的方式交往,這樣就沒有了空間之隔和時間之隔的麻煩。與此相對應的,那些相對複雜的媒介就失去了價值,像聲音和文字等,因其複雜而間接,就沒有了表情和動作的便捷。“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徵體系。”不過,雖然人們是以群居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組成一個團體和組織,以血緣或宗族的關係進行維繫,各個成員之間的地位看似平等的,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生產關係的變化,一種自發的社會分層就在群體內部發生。當然,這種分層不是個體的獨立,而是以每一箇中心為軸心,按照族群內部自發形成的契約進行分類。這樣,一箇中心確定之後,因不同的人在族群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發揮的作用不同,其所處的地位就不同。於是,在一個龐大的族群內部,差序格局就自然形成。儘管有分層,但是各個層級都是圍繞和心運轉的。

族群有族群一套系統而約定俗成的運行模式,各個成員進行各種活動,處理各種關係都必須遵從這一套規則。而組成族群的單元,基本上是以家庭為主。這樣,鄉土社會中,家是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群,它不僅止於繁衍後代,還被賦予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功能。與此相對應的,在家庭主軸父子之間、婆媳之間縱向關係的支撐下,男女之間的感情就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維繫家庭的情感紐帶。從母系氏族到父系社會,男女有別在生產實踐中慢慢形成,而且從久遠一直延續到現在。雖然現實社會倡導男女平等,但在人們的思想深處,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既然是組織,就離不開一個個單個的個體。而個體之間的關係如何協調,族群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這些都少不了成熟的規制。鄉土社會是以情感作為連接的紐帶而構成的整體,人是主體。這樣,各種關係的處理不是以各種冷冰冰的律例加以約束,而是以帶有溫情和色度的“禮”進行協調處理。何為“禮”?“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由此可見,鄉土社會的禮治是不同於西方的法制。因為人佔據主導地位,以人為本成為處理各種關係的根本,所以鄉土社會中勸說與教化成為治理的主要方式。如果發生矛盾,不需要劍拔弩張,更無須對簿公堂,往往採取的是文質彬彬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進行化解。“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麼人不是折獄。”

《鄉土中國》探討的核心話題定位在中國的鄉土社會,所以,其間論及的話題更多停留在農耕社會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文明的演進,原始傳統的一套協理社會的制度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而文明的延續性決定當下社會所使用的一套極富現代特色的規章制度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在總結歷史的教訓,繼承好的傳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農業文明走向商業文明,再步入科技文明時代,方方面面都在發生改變,組成社會主體的人際關係也在發生變化。與時俱進,不是對過去所有東西的否定,而是以揚棄之思對待。費孝通先生立足中國社會發展的源起,從社會制度、人際關係、社會管理、制度沿革等角度進行追根溯源般的探究。雖然立足的是鄉土中國,但其中帶有普適性的規律對當下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誠如陳雨露先生所言:“這部書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它對中國社會的分析鞭辟入裡,發人深省,為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陳士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