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科研攻關課程教學兩不誤,新冠前沿成果走進醫學生課堂

實驗室裡出爐的最前沿的新冠病毒相關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出現在醫學生們的課堂上,成為最鮮活的“教材”。

在3月23日正式上線開課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的在線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在“雲端”獲取最新的學科前沿訊息。值得一提的是,基礎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教學團隊,正是在進行新冠課題攻關的百忙之中完成課程錄屏及相關教學準備。

复旦大学: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醫學微生物學在線課程截圖

科研攻關馬不停蹄,課程籌備緊鑼密鼓

“醫學微生物學”是醫學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是教學中的核心課程、主幹課程。各臨床科室均會面臨微生物感染及相關疾病的診治問題,尤其在當今社會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的背景之下,更顯其重要意義。

據悉,在基礎醫學院、系領導及課程負責人袁正宏和謝幼華老師的大力支持下,由瞿滌和張俊琪老師負責,前期已完成近20個微課視頻的製作,“醫學微生物學”在線課程在2019年已建成,並以混合式教學方式順利運行,得到了同學們的好評,也使得教學團隊在“抗疫”特殊時期能夠及時做出響應,開出在線課程。

今年2月初,課程團隊接到開展網上課程教學的任務後,為了適應全新的線上教學要求,團隊對現有的全部課程視頻進行梳理後並在此基礎上新增了19個視頻內容,形成包含近40個視(音)頻的線上課程。為了保證疫情解除後學生返校集中進行實驗操作訓練,這門原計劃於下半學期開講的課程特意調整到三月底上線,“提前開課是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在教學團隊成員做好充分準備,同時考慮到學生學習了部分免疫課程已經能夠比較好地理解醫學微生物的基本理論的情況下決定的”,張俊琪老師說。

這次疫情也賦予了課程團隊教師更多的責任與擔當。一邊是科研攻關的馬不停蹄,一邊是課程籌備的緊鑼密鼓。大年三十以來,課程團隊中不少成員就爭分奪秒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未曾停歇。袁正宏、瞿滌、謝幼華等教師均是在進行新冠課題攻關的百忙之中完成課程說課、細菌學總論、病毒學總論等微課視頻錄製及後期修正。

复旦大学: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醫學微生物學教學團隊成員合影

儘管科研工作已經十分忙碌,但面對在線課程教學團隊成員都十分積極。很多老師結束了一天的實驗室工作,晚上回家繼續錄製教學視頻,老師們對於課程講授的高標準嚴要求一點也沒放鬆,為了保證視頻內容準確,甚至“零口誤”,要“NG”五六遍,才形成最終版本。

值得一提是,面對此次疫情,團隊還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比如,將課程中的生物安全以及新型冠狀病毒部分作為重點和熱點提前講授,增加了最前沿信息,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系教授瞿滌和謝幼華特別為課程準備了實驗生物安全基礎、新冠病毒的病毒學知識、分類、診斷和治療等視頻內容。

“這是目前自己手頭正在做的事,和同學講解起來也很熟悉。同時,這也是對教材知識的一個更新補充,把最新的醫學前沿內容傳遞給學生們。”謝幼華說,在課程視頻中,他向學生們介紹了上海首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毒株分離成功的成果,其中就有基礎醫學院新型冠狀病毒攻關團隊晝夜奮戰的不懈努力。

雖然新冠科研攻關任務繁重,但在老師們看來,做好科研、教學工作,都是自己的分內事,只是在特殊時期有了別樣的體驗。“第一次嘗試線上教學,錄屏等新技術還是摸索研究了一番,對著電腦講課也需要努力適應一下。好在學校和課程團隊都提供了詳細的培訓和操作指南,讓老師可以迅速上手,順利開展在線教學。”謝幼華說。

BSL-3實驗室的蔡霞老師在負責協調攻關組並進入核心區工作的同時,負責協調本科生和留學生的“醫學與生物安全”和“Animal diseases and Human Health”2門選修課,結合課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每次課不僅提供PPT、PPT音頻,還要提供思考題引導學生自學並出選擇題或是非題線上答題,並建立微信群由蔡霞老師等參與討論,力圖使學生們通過結合目前抗疫形勢的學習方式獲得實際有用的知識。

复旦大学: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醫學與生物安全”和“Animal diseases and Human Health”線上課程截圖

據悉,為了保證在線教學效果,基礎醫學院還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為課程配置足夠的助教名額,以保證與學生進行及時的在線溝通,助教負責收集、整理學生的問題並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做好橋樑工作。每個章節都會指派教師負責在線答疑,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課業。課程團隊還計劃等疫情結束學生返校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再做總結性授課,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課程。

多措並舉為在線教學保駕護航

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工”的要求以及復旦大學和上海醫學院的總體部署之下,各學院全面梳理春季學期所有醫學本科課程,為開展網上教學的課程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學校統一開展的在線教學視頻製作技術培訓基礎上,各學院根據醫學課程教學團隊人數較多的特點,將各個課程的教學秘書作為骨幹,點對點對同課程其他老師進行更為細緻的網絡技術培訓,細化落實網上教學準備與實施的各個環節。同時,為做好學生在線答疑指導,各課程根據自身的不同特點,對答疑指導的具體形式、流程也分別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和準備。

為切實保障網上教學質量,學校和上海醫學院高度重視,開展在線教學網絡情況檢查和在線隨堂聽課,上海醫學院建立了督導專家—管理部門—課程—學生聯動的定期反饋機制,醫學本科教學督導組對所有醫學本科網上教學課程進行了全面摸底檢查,同時發揮學生信息員的作用,及時解決師生網上教學的問題,進一步因勢利導轉變教學方式,積累在線課程教學經驗,不斷改進、切實提高網上教學質量。

上海醫學院積極推廣優秀網上教學案例和經驗,引導老師進行多種形式的經驗交流,做好網上教學的進一步指導和服務。更感欣慰的是,在線課程教學中很多醫學生會主動協助任課老師,為多門課程在線教學出謀劃策。正如一位老師在反饋時寫到:“在線教學不管對老師和還是學生都是新的挑戰,但幸運的是我們有強大的教學團隊支持,有可愛的同學積極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