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院校女博士,是選擇三本院校還是加入院士主導的科研團隊?

幾乎每一位大學畢業生都會面臨著很多的困惑。這些困惑,首先是能不能順利地找到一份工作,其次是面臨多個工作可選擇時,最終如何確定要去的工作單位?


985院校女博士,是選擇三本院校還是加入院士主導的科研團隊?

女博士如何選擇工作?

我的表妹去年博士畢業了。在就業選擇時,就遇到了一些困惑:是選擇二本院校當老師還是加入院士主導的科研團隊?

表妹的情況是這樣的。家在農村,上的是農村的普通高中,不像城裡很多好的高中,可以推薦或者報送上大學,因此,從初中畢業到博士畢業,一般人至少要經過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碩士(含碩博連讀)等三次大考。

在一般人要經過至少三次的大考中,表妹只參加了一次高考,上了省內的985大學,也是當年全高中唯一考上985大學的。

表妹在省城大學待了10年,讀完本科後,又是碩博連讀,最後順利地戴上了博士帽。拿著珍貴的博士學位,找工作倒是不愁,同省濱海城市的一家二本院校看中了她,就連繫主任都親自請她吃飯,邀請她到學校工作;同時,她投遞的應聘書,還被一家科研團隊看中,也給她發來了錄取通知書。

在這種情況下,表妹是如何選擇的呢?最後去了哪家公司?


985院校女博士,是選擇三本院校還是加入院士主導的科研團隊?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高度

選擇工作單位,一般會考慮如下因素:

① 工作地點。表妹一直就想到濱海城市工作,所有她選擇的兩家單位都在同一個城市,沒有工作地點的差異。一是表妹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老家的農村,逢年過節回家看看也方便;二是濱海屬於海洋性氣候,溫潤合適,冬夏溫差不大,適合居住;三是濱海的發展潛力大,這幾年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了國際化大都市。

② 個人專業發展。表妹學的是微生物工程,不管是選擇學校還是科研團隊,都和自己的專業對口。博士都讀了,決不能為了一份工作而捨棄自己的專業。到學校是去生物技術學院當老師;科研團隊進行的課題是生物製藥工程。這二個工作,都和自己的專業緊密相關。

③ 個人待遇方面。學校的待遇沒有什麼特別,和全國所有高校差不多,有固定編制,有過渡性住房,除了收入不高(不足一萬元),其他方面,該有的都有;而科研團隊呢,是一名著名的院士在牽頭組織,研發一種生物藥品,個人的收入很高,一年不少於25萬元,也可以提供住房(只是使用權),其他福利都有,出國交流考察的機會很多,但沒有固定編制,以借調形式到研發團隊工作。

④ 其他方面。表妹畢業時快30歲了,面臨著結婚生子的問題。若是到學校工作,可以很快地結婚生子,什麼都不影響;若是到科研團隊工作,結婚可能不影響,但生孩子一定會影響的,那種勞動合同形式,可能會因為生孩子而中斷,甚至因此失去工作。

985院校女博士,是選擇三本院校還是加入院士主導的科研團隊?

家庭依舊是女博士最重要的港灣

在考慮了以上多種因素後,表妹最終選擇到學校工作。

\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