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真的是張飛散盡家財得來的嗎?為何有人說是搶來的?

問史君


嘻嘻嘻嘻……這種說法曾經在某乎和悟空問答上略微寫到過些……現在鄭重寫一下,毀一下大傢伙的三觀。

正史《三國志》中的劉備,青年時代有可能是個黑澀會頭目

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三國志》

這是正史《三國志 先主傳》中的第一段話,先是介紹了先主劉備的祖先,說明劉備的血統純正,同時也告知諸君,他劉備祖上也曾經闊過,特別是他爺爺劉雄,曾經還當過官。

只是後來劉備他爹早逝,只留下孤兒寡母,只能靠母親一起編織草鞋、草蓆為生,[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後來,哪怕是家貧成了這樣,在劉備十五歲那年,他母親依舊送他到盧植那兒讀書識道。

東漢時期,門閥、世家已經把控了官員晉升的渠道,最後也形成了儒學世家的局面,因此當時是看爹看祖宗的時代,讀書對於寒門而言,根本就不是什麼好事情。而劉備能讀書,估計也是靠他爺爺劉雄生前舉孝廉,以及皇親家族的身份,才得到入學申請的。

在正史《三國志 先主傳》中的最前面的一段話中,給了兩個故事:

一、是劉備小時候,家裡有棵樹,遠遠看去就像是車篷蓋一樣(古代只有帝王才允許有羽葆蓋車),人們看到後都說這家要出貴人了,而劉備有次爬到樹冠那,跟小朋友們說,這是我的寶馬車。嚇得他的叔父趕緊說,閉嘴,這是要誅全族的喲……[1]

二、是說劉備在盧植那讀書時,老師喜愛,同學感情很好。劉備的同學中有個是同宗的,叫劉德然,德然的父親很欣賞劉備,經常資助他,因此有次德然的母親就說:”都已經是兩家人了,還這樣做幹什麼?"德然爹答曰:“這娃,我看筋骨奇特……“【2】

1、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2、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若是從正常角度來看,劉備年少家道中落,憑藉著母親的恩養、以及老師教誨、同學的友情,以及年少恩人相助。這百分百的濃郁百年勵志雞湯。哪怕是放在今天這個社會,都是受到所有人的敬仰、學習的對象,特別是自家母親嘴裡說的別人家的娃。

可是在今天的心理犯罪學中,提到過一種現象,那就是落差心理。《三國志 先主傳》中提到的是先主少孤,也就意味著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他是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特權的。可當劉雄死後,就迅速跌落到只能靠編織草蓆、草鞋來為生。這是其一。

其二,古代孤兒寡母時,是應該得到同宗同族的幫協的,這是古代封建禮儀中的一種。可從劉備母親寧願編織草蓆來看,估計是田地產出的糧食不夠吃了,那麼就有三種可能,一是劉備母親高傲,拒絕族內的幫協;二是族內很窮,幫不了多少;第三種就是最邪惡的了,那就是戲劇中常見的,族內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戲碼。畢竟古代,多一畝熟田,就多了一份全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其三,叔父在訓斥少年劉備的話語中,很是嚴厲。“你不要亂說話,讓我家被滅門啊……”,這跟“你要死就死外面去,別髒我家”有什麼區別。若是叔父很愛他的話,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跟他說清楚。

另外還有一件事,劉備成名後,沒有族人來投靠他的。曹操,全族支持;孫堅,整個家族支持。唯有劉備是孤身一身的。他當縣令時,他的部下沒有族人;哪怕他是在投降曹操後,去到曹操陣營中做左將軍,漢獻帝查族譜,列為皇親宗室。那個時候,也沒有族人來投……這極其不符合,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除非他的族人都死於戰亂了。

其四,同宗不同命,劉德然是同學、也是同宗,可在讀書時,劉備是接受了劉德然家資助的。可問題是,劉備不喜歡讀書,喜歡犬馬【3】。所以德然的母親就質疑了,為什麼要資助這個二流子?

另外,當時的劉備是用何種心態來接受這種饋贈?還有就是劉德然難道也同樣全族死於戰亂之中了嗎?為什麼就出現在史書中這一剎那,就沒了蹤影。劉備參軍打黃巾賊後,是得到官身的,以古代的禮儀來判斷,劉備需要對這些提攜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的。換句話而言,去年,頭條上某明星資助的大學生,結果大學生問要手機的事情,就已經被網友們罵得狗血淋頭了。而劉備擔任徐州牧時,有提攜過恩人嗎?他當上左將軍時,有提攜過恩人嗎?都沒有……

所以正史《三國志 先主傳》中的第一段,明顯就是在寫一個問題少年的成長史。年少家道中落,巨大的落差感,家貧、親族不幫襯,母親省吃儉用送他去貴族學校與豪門雅士一起讀書,結果跟了幫富二代學壞了,不喜歡讀書,喜歡犬馬、美服、音樂【4】。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3】【4】。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因此後來盧植被徵調到中央為官後,劉備就返鄉了,回來後,他做了什麼?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意思就是,話不多,很能籠絡人,喜怒不行於色,最為關鍵的就是好結交豪俠,什麼是豪俠?

東漢時期就定義了,豪俠就是黑澀會,就是一群“以武犯禁”的遊俠兒,政府是見一個打一個的。最後一句也很有意思,【年少爭附之】,像不像,若是對比公安機關偵辦的那些黑澀會案件中,就有一部分是少年團伙,讀不了書了,混社會,後來乾脆自己搞了一個幫派出來。

再後面一句,就是重點了: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有了幫派後,大金主來了,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販馬到了涿郡,見而異之。

怎麼見的?是在酒館見到的呢?還是在山間野道見到的?

在舊社會的上海,有種模式,叫做拜碼頭。意思就是,到了外地人要到本地做生意,要見見青幫、洪門的大佬們,送點錢,拿張帖子,以後就沒有小混混來搞事了,就是自己人了……

先是劉備【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再到大金主們【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多麼像是“拜碼頭”喲……

當然,孔乙己說過了“竊書不算偷”,黃金榮也一樣,這銀子是別人送的,他可沒有親手去搶……那麼劉備也沒有去搶,^_^ ^_^



諸君,三觀還在否?博君一笑或一惱,當然,來到俺家碼頭了,不點個贊或轉個發,就走啦……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如果說正史,那麼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既不是搶來的也不是張飛散盡家財得來的。張飛散盡家財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搶來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汙衊劉備的說法,或者說用現代人的腦回路想出來的。

那麼正史上,劉備的第一桶金哪裡來的?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陳壽著、裴衝之注)記載: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家有千財萬貫。常年在涿郡一帶做販賣馬匹的生意。看到劉備長相、行為舉止異於常人,於是就資助了劉備一筆錢財、馬匹和物資。劉備於是就用這筆錢財聚集一幫人馬,也可以說是招部曲私兵予以訓練。

這才是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也就是說劉備靠自己的行為舉止和長相異於常人,就拉到了贊助。


為何有人說是搶來的

首先,是有人未來博取眼球而已;

其次,是因為用現代人的思想取理解古代的行為,認為古代與現代一樣不可能平白無故資助陌生人,都是帶著利益目的。

再次,是因為嫉妒劉備能夠有這麼好運,而自視自己不比劉備差為何卻得不到贊助的嫉妒心裡作怪,所以就汙衊劉備的假仁假義,極盡所能想盡一切辦法曲解史實。

雪峰居士論曰:這種以現代思維代入古人行為並揣摩古人行為說法、做法不可取,真的很汙衊歷史人物形象,除了博取一時的眼球外,其他沒什麼亮點,反而降低自己的歷史品味,實不為人道也。



雪峰居士


若要問,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哪裡來的?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張飛贊助的,而且是散盡家財。

張飛真夠哥們,夠意思!


《三國演義》開篇中,劉備流落到了河北涿州,偶遇了張飛和關羽,三人結拜為異性兄弟,發誓共圖大業,後來張飛賣了莊園,賣了豬肉連鎖店,聚集了三百鄉勇……


張飛雖然聚集了三百鄉勇,但苦於沒有戰馬,恰在這個時候,打北方來了一夥馬販子,帶頭的一個張世平,一個叫蘇雙,這兩人做生意不順,就把五十匹馬捐贈給了劉備,還附贈了金銀500兩,鐵1000斤。

之後,這兩個大商販神奇地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在劉備成了一國之君的時候,也沒見他們出來討要本金和利息。

中山大商捐贈之事,《三國演義》中出現過,《三國志》也清清楚楚地記載著: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不過,在《三國志》中,只記載了中山大商捐錢捐馬,對於張飛是否散盡家財隻字未提。


不過站在當時的情境考慮,張飛既然準備跟著哥哥打天下了,他的豬肉連鎖店,他的莊園,無人打理了,只得便宜賣了,賣得的錢財大部分充了公,一小部分入了自己的口袋,這些都是合理的。

不過,中山大商贈與了劉備五十匹馬,500金,1000斤鐵,然後消失不見了,這怎麼看,怎麼耐人尋味,難以理解!

劉備稱帝之後,中山大商肯定得到了消息,他們為何不找劉備,把本金利息一起撈回來呢?就算他們不提,劉備也會百倍乃至千倍的給予回報的!

就算中山大商不想要錢,謀求個政治地位也是好的,要知道,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極低極低的,中山大商為何不趁機謀求政治地位呢?

這些都是謎團!


關於中山大商的消失,有人給出瞭解釋,而且這番解釋似乎十分合理,又令人毛骨悚然。

解釋說,中山大商確實消失了,而且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其實,馬匹和銀子,不是中山大商捐贈的,極有可能是被搶劫的,而搶劫犯就是劉備一夥。

劉備搶了中山大商之後,擔心事情敗露,於是殺了他們,之後毀屍滅跡,這樣中山大商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

在東漢末年,殺兩個人,和捏死兩隻螞蟻沒有區別。當年,劉安為了讓劉備吃點野味,愣是把老婆殺了,事後曹操不僅不治罪,還命人送了一百兩銀子給劉安,算是賣肉錢。

當時的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殺倆人又算什麼呢!大佬的第一桶金都是帶血的,關鍵是怎樣洗白!

顯然,劉備成功洗白了!


一半秋色


張飛散家財給了劉備發家的資財是小說中的說法,正史上劉備創業第一桶金卻是中山大富商張世平、蘇雙。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大富商張世平、蘇雙等在涿郡販馬,和劉備有了交集,給了他金財支持,劉備才有財力來招攬人手。

而這之前的劉備的“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他雖然“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然而沒有錢財,大多數豪俠也和他沒有太深的交集。

有了人手之中,遇到黃巾起義,“州郡各舉義兵”,劉備就率領自己的人手成為鎮壓黃巾起義的義病,以軍功走上仕途。

到了《三國演義》開篇中,是世居涿郡的莊田主張飛以資財招募鄉勇和劉備共舉大事的。

劉備是從張世平等人手裡搶來的錢嗎?極有可能。

年輕時的劉備放在現在絕對是個“不良少年”,《三國志》記載,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備不喜歡讀書,喜歡騎馬遛狗,喜歡和好衣服,和結交好些,那些年紀小的都跟他混。

這是一群混混。

劉備家裡窮,要想維持騎馬遛狗,綾羅綢緞的生活,估計多是不走尋常路,免不了偷搶扒拿,幹些攔路打劫的勾當。

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來涿郡販馬,可能就是這樣和劉備認識的,所謂的“販馬周旋於涿郡”,值得細品。

張世平、蘇雙也是人精,感覺劉備有點意思,就給了他一點錢財,劉備便有了發跡的資本。

所謂為尊者諱,史書是不是用春秋筆法寫劉備的這段歷史,仁者見仁吧。


微史春秋


正史上,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是來自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兩人。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貨累千金,販馬周旋於琢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合徒眾。《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三國演義》上說得也是這樣的,說明這個觀點是比較準確的。

只是羅貫中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把張飛提了出來,說是張飛先散家財,聚眾五百餘,天天打造兵器,殺豬宰羊。這個只能說明他要突出“桃園三結義”的構想,因為張飛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當來充作軍費,幫劉備把隊伍拉起來,更能說明他們之間的結義之情,也是鞏固他們以後日子的不離不棄,不令讀的人有疑問,拿這個問題來說事,順利的牽出他們三兄弟在演義裡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覺得順理成章,令小說非常具有可讀性。

劉備的第一桶金不是搶來的,為什麼這樣說?有根據。

劉備自小志向遠大,重要的是他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是皇族,面子是要命的,所以無論家再貧窮,哪怕織蓆販履,也不屑於去幹盜匪之事的。何況,這個時候,他母親還在,更不可能讓他幹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還有,劉備自十五歲開始,就去遊學,與公孫瓚是朋友,拜在了盧植門下。那麼公孫瓚是遼西太守,盧植是九江太守,都是當世的英雄。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備怎麼可能去殺人越貨呢?

所以,那些說劉備的第一桶金是搶來的人,肯定是沒有依據的。

當然也不是張飛散盡家財來的,如果張飛是百萬富翁,那麼我想羅貫中更應該大書特書地提出來,因為這樣更能體現他們的結義之情。另外,正史裡也應該有描述,結果是沒有。張飛殺豬開商店,最多算是溫飽不愁。

事實證明,張世平、蘇雙兩個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在亂世之中,能夠看出劉備的不一般,同樣不是一般的商人,只是後來他們就銷聲匿跡了。

我是白雲山水居,歡迎關注評論,謝謝閱讀。


白雲山水居


劉備創業的第一桶金,還真不是張飛散盡家財得來的,誰給的呢,這得從頭說。

如果您面前站著這麼個主,不愛讀書 ,喜歡遛個狗,一身名牌,騎馬兜兜風,聽聽搖滾樂,沒事兒就呼朋喚友,身邊一大票愛喝酒幹仗的哥們兒,您畫畫像,這誰呀,沒錯,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劉備不像演義裡講得窮困潦倒,年輕時就不缺錢花,人格魅力,經常有人大把大把給錢。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劉備一開始創業,大富豪張世平、蘇雙等人就給了劉備鉅額資金,足夠劉備招兵買馬,這錢是白給的,不是借,也不是投資,沒轍,有些人天生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怎麼看怎麼順眼。

歷史上倒是沒有張飛散盡家財資助劉備的記載。





西安律師吳海龍


嗯,對的,這個一直其實也有異議哦,我早期看過那些書籍,劉備的第一桶金,其實不是張飛來的,張飛應該是屬於第三筆,而且很多書籍把他的第一筆第二筆混做一起,是張世平,蘇雙贊助的,而三國演義把他當做第二筆,但都沒做詳細記錄。我個人認為假如他的第一桶金是張世平,蘇雙贊助的,那麼他們中間肯定有點故事,要不後期不會這樣消聲匿跡,至少把劉備寫得這樣仁義,後期肯定會有一筆,所以我認為肯定不簡單。或許就是搶的,把他們秘密殺了也不無可能。


跳跳的蝸牛


不是。

劉備的第一桶金是來自別人的相助,而並非只是張飛。下面一起來看看。

與生俱來的氣質

劉備往上追根溯源350年,祖上是昔年西漢景帝,生了個兒子叫劉勝,被封為中山靖王。

可以說根正苗紅,那既然是帝王之後,自然氣質肯定還是有一點的。

與眾不同的相貌

劉備的形貌可以說是極其古怪。

史書上,描寫他的外貌時,說他雙手垂下來時,能超過膝蓋,眼睛向外瞥時,能夠看到自己的耳朵。

這樣的相貌,在今天看來那是基因突變。但是在古代,那是奇人相貌。

萍水相逢的貴人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三人無所事事,天天想著去投靠誰,因為手裡沒錢沒人。

恰巧呢,中山國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一批具有萬貫家財的富人,到涿州一帶販馬,途中剛巧就遇上了劉備。

他們一看到劉備的氣質和長相,驚為天人。認為劉備是個奇才,所以就贈送給劉備許多錢。

於是乎呢,劉備就用這筆錢組建了包括關羽和張飛兩員虎將在內的私人武裝勢力。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所以,劉備的第一桶金並非來自張飛的捐助。


古今中外多少事


哈哈哈,歷史這東西只要你肯挖,一定能挖到一點東西,劉備的第一桶金,知道的都不多,其實劉備第一桶金,是老丈人資助的,你們沒有聽聞吧!

今天我來聊聊劉備這個老丈人,他可是個有錢的主,在地方可是一個富甲一方的人物,在正史上和野史上都沒有記載,主要原因是劉備在徐州逃難時把老婆弄丟掉,所以我們孤陋寡聞了。

正史上提到一個某氏,是劉備第一個夫人,在《三國演義》中呂布襲擊下邳時虜獲,同年與呂布求和後歸還。後來呂布讓劉備駐紮小沛時納甘夫人為妾,甘夫人為劉備生下個兒子劉禪,如果不是某氏為第一夫人,甘夫人怎麼會成為妾,古人先有妻後有妾。

某氏是劉備在求學當中娶的第一位夫人,那一年劉備剛滿十六歲,在之前劉備家裡窮,他母親編織草鞋,他拿到集市上買,曹操罵他販買草履,就是這麼來的。

劉備15歲奉母命在外求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的公孫贊拜同郡盧植為師,學費是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助資的,為了這事劉元起的老婆還不高興呢?她說我們和他畢竟各為一家。他可以向我們借錢,為什麼要送錢給他。劉元起說此子非凡人才,後來肯定有出息。我們現在拉他一把,後來一定有好處,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我們也知道劉備不是讀書的料,你看他後來,也沒有見他寫過一首詩,作過一篇賦,畢竟才學有限。可是他卻是一個泡妞好手,撩妹技術堪稱絕妙,他遇到的美女都躲不過他的眼神。沒有辦法,就這麼個窮屌絲,偏偏有美女喜歡上他。在求學期間別人都在好好讀書,他卻在外面閒逛,有一天,他碰到這個某氏,緣份就是這樣,某氏看到他真是一見鍾情。就賴上他,非他不嫁,這屌絲就是運氣好。為什麼後來劉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就是人家美女要粘他,他才無所謂。

可是他兄弟就沒有他這樣的好運。關二爺這樣的帥哥快三十歲了,都討不到老婆,好不容易看上一個杜夫人(秦朗他媽),還是一個二婚,厚著臉皮求曹操讓給他,結果曹操也不講交情,佔為己有。氣的關二爺恨死他,曹操後來對他特別好,二爺都不願意跟他幹。

劉備這個人就是閃女人的眼,某氏死心踏地要嫁給他,你不要小瞧這個某氏,家裡可有錢,某氏老爸老媽拗不過女兒,答應劉備入贅他家做上門女婿,你看他讀書不讀書,喜歡狗馬,愛音樂,愛交結豪俠,手裡沒有錢你交什麼豪俠,在外面玩是要錢的,人家劉備就是運氣好,既得美人有得金錢。還讓他在外面花天酒地。

我們在看看桃園三結義,關二爺是一個逃犯,到這裡販賣一些絲棗,張三爺殺豬賣肉能掙幾個錢,他們和劉大爺聚在一起,有酒喝有肉吃,感情就這樣培養出來,最後結派拜成兄弟,不都是看中劉大爺身上的幾個錢嗎?後來到外面幹一番事業,不都是老丈人出的錢資助的嗎?


風月追狂


正史上劉備的第一桶金是中山商人張世平、蘇雙資助的,記錄在《三國志》蜀記先主傳,中山人鉅商張世平、蘇雙等,販馬往返於涿郡一帶,看見劉備,覺得這個人不是平凡的人,於是饋贈他大筆錢財,劉備便用這些錢財招募起一支隊伍並帶領這支隊伍跟隨校尉鄒靖征討黃巾軍,逐漸形成規模,也打出了名氣。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但是在漢末,僅有金錢是遠遠不夠的,歷史上劉備早年遊學,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與公孫瓚共同拜盧植為師。

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

公孫瓚就不用說了,也是一路諸侯,後期與袁紹打的難解難分,險些統一河北,是一代梟雄。這裡我們重點說一下盧植,盧植字子幹,是劉備的老鄉,涿郡人。東漢末年經學家、將領。官至北中郎將、尚書。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鎮壓,是東漢末年著名將領,當時仰慕盧植的人很多,盧植隱退後,袁紹就曾請盧植做軍師,可見當時盧植的影響力非同尋常。劉備當時雖然聲稱中山靖王之後,但無從查證,正是因為結交了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才讓劉備接觸到了漢末上層階級,從而積累了大量人脈,為今後的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總結來說,與其說張世平、蘇雙資助的是劉備的第一桶金,倒不如說師從盧植,步入上層階級才是劉備最大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