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有三個億萬富豪的子孫,左宗棠呢?兩人一對比,感慨萬分

李鴻章與左宗棠同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但後人給予他們的評價卻有著天壤之別,李鴻章因屢次代表清政府簽訂賣國條約而受盡責罵,左宗棠則因為收復新疆廣受稱讚。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這樣評價李鴻章,他認為李鴻章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因此,只憑上面這點對他們進行褒貶,未免過於牽強,今天,我們從金錢觀這個角度來了解李鴻章和左宗棠兩人的不同。

李鴻章有三個億萬富豪的子孫,左宗棠呢?兩人一對比,感慨萬分

我們都知道,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辦了一系列的官辦、民用企業,涉及礦業、鐵路、紡織、電信等多個行業,而李鴻章也從中攫取了鉅額財富,當時的人是這樣描述的:

“歲用正款以數百萬計,其中浮支冒領供揮霍者不少,肥私橐者尤多。”

李鴻章究竟有多少財富,如今我們難以統計,但歷史以來“宰相合肥天下瘦”,更何況那些企業的總辦、督辦、協辦等人,都是由李鴻章挑選的親信來擔任的,換句話說,這些企業最後的最大受益者還是李鴻章。

李鴻章有三個億萬富豪的子孫,左宗棠呢?兩人一對比,感慨萬分

梁啟超曾保守估計,“大約數百萬金之產業,意中事也。”而曾參與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容閎,更是稱“(李鴻章)家資踰千萬,其弟兄子銀私財又千餘萬。”因此可以說,李鴻章家財萬貫一點都不為過。

李鴻章位高權重,他的子孫也當仁不讓,他們大都旅居在海外,其中還出現了三個億萬富翁。相對比,左宗棠的四個兒子就寒酸很多了,左宗棠在去世時,留給兒子的遺產,平均下來每人僅得5000兩,雖然這數額在平民百姓中不算少了,但要知道,以左宗棠的官銜,在當時一年能獲得幾萬兩養廉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李鴻章有三個億萬富豪的子孫,左宗棠呢?兩人一對比,感慨萬分

就算左宗棠不貪不汙,到他去世那會至少也有數十萬兩白銀,那為何他留給兒子的遺產只有區區2萬兩白銀?那些銀兩都去哪了?事實上,大部分被左宗棠捐給了窮人!左宗棠早在68歲時,就曾給子女們立下遺囑,裡面有一條就反映了他的金錢觀,“我廉金不以肥家,有餘輒隨手散去,爾輩宜早自為謀。”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1877年,山西、河南等地出現百年一遇的乾旱,左宗棠一次性就捐了1萬兩白銀。左宗棠捐款時一擲千金,自己生活卻無比樸素,“自入軍以來,非宴客不用海菜,窮冬猶衣縕袍。”除此之外,左宗棠對自己的子女要求也非常高,從小教導他們不能鋪張浪費,要學會自食其力,幫助有需要的人。

李鴻章有三個億萬富豪的子孫,左宗棠呢?兩人一對比,感慨萬分

大部分養廉金捐給了窮人,還有一部分被左宗棠拿來充當軍費,特別是收復新疆那幾年,由於軍費開支很大,左宗棠時常從自己身上掏腰包,他在家書中曾寫道:“念家中拮据,未嘗不思多寄,然時局方艱,軍中欠餉七個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爾曹年少無能,正宜多歷艱辛,練成財器,境遇以清苦淡泊為妙,不在多錢也。”

由此可見,左宗棠留給兒子的遺產確實不多,其四個兒子中,長子曾隨軍收復新疆,最後戰死沙場,小兒子則得到左宗棠的真傳,練得一手好篆書法。

參考資料:《清史稿列傳》、《晚清四大名臣》、《李鴻章傳》、《左宗棠全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