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院校,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家長及考生在選擇院校時,有時真不知所措。不是信息量不夠,而是院校層級及排名的信息量太大,不知道如何下手了!為讓家長及考生能夠理出個頭緒,我們把這些信息分類進行梳理,提供給大家,看看有哪些是大家急需的。

選擇院校,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一、院校的定位信息有哪些?

1、院校學科範圍分類

綜合類、理工類、師範類、農林類、政法類、醫藥類、財經類、民族類、語言類、藝術類、體育類、軍事類、旅遊類院校。

2、院校整體辦學層次的定性標籤

“雙一流”建設院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院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中央部屬本科院校、省部共(合)建本科院校、省屬本科院校、高職(專科)院校。

3、院校總體實力的排名

國外最具影響力的四個院校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國內常見的院校排名榜:武書連榜、校友會榜、網大生源排行榜、中評榜。

4、院校專業水平的定性標籤

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世界一流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普通專業

5、院校專業水平的排名

教育部學科評估等級、校友會專業排名、武書連專業排名、“雙一流”院校本科教育質量“百優榜”等等。

選擇院校,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二、院校信息運用原則

現在網絡充斥著大量的院校信息,部分來自於教育行政部門,部分來源於第三方民間機構;有確定院校層次水平的定性標籤,也有對院校及專業排序的排名榜;雖表現方式不一樣,但他們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院校及專業的整體實力。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在選擇院校時,該如何運用這些信息?綜合多年的經驗,有以下三點可供大家借鑑。

1、依靠定性標籤,參考定量排名。定性標籤多是官方給予院校的定位、以及院校等級的劃分,也是國家支持院校建設的一個依據。這些信息可信度高,又具有唯一性。而定量的排名信息,多是第三方研究機構根據不同的側重點,計算得出的排名結果。這些信息往往由於側重點不一樣,結果也大不相同,因此常會出現同一所院校在不同的排名榜中是不一樣的。

2、不同水平看定性、同一層級參考排名。比如說院校的雙一流A類、雙一流B類、一流學科、中央部屬普通院校、省屬普通院校、高職院校等屬於不同層級,這都是定性標籤。如果所選擇的院校不能歸類於同一層級中,層級本身就已區分了院校的優劣;能夠歸類到同一層級中的,可參考排名。

3、不能唯排名的馬首是瞻。由於院校專業排名的直接性,導致許多家長和考生唯排名的馬首是瞻。那怕是同一層次水平的兩所院校,都要比一比排名。寧可選排名靠前的,也不選擇排名靠後的。殊不知,這些排名由於出發點、側重點不一樣,排名並不客觀反映專業水平。要客觀地作出判斷,必須綜合多方面的因素。

最後,院校的選擇沒有最好,適合更好!

選擇院校,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