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火灾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最近,我国北方

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大风天气,

↓↓↓

森林草原火灾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森林草原火灾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大风除了让人有点扛不住

有些建筑物也挺“受伤”

看这些现场实拍就会明白

为什么大风容易引起火灾

↓↓↓

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中国应急管理报评论员

近期,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山东、甘肃等地接连发生森林火灾,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突出源头管控,坚决防范森林草原重特大火灾。

森林草原防灭火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森林草原春季防火期。要想减少“烟火味”,必须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留死角,不挂空挡,真正把问题解决在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眼里要看到挑战,心中要存有忧患。近期气温上升较快,大风天气增多,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复工复产提速,春耕生产开启,动火用火明显增多;不久之后的清明节、“五一”节,人流物流汇聚,火源管控难度大。现阶段,林区牧区防火基础设施薄弱、大型装备不足,部分地方防扑火队伍数量不足、人员老化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应对重特大火灾的能力不足。这些不利因素,都是防火的一个个拦路虎。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一点不能松懈,必须统筹兼顾,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过硬。

压实各级各环节责任是重中之重。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亲力亲为,靠前指挥,既要打出样子,又要及时发现责任链条的缝隙与裂口。对重点时段、重点火险区更要严防死守,把防火责任落到山头、地块、人头。

对因防火责任不落实、防火措施不到位、发现隐患不整改、发生火情不作为、组织扑火不得力等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与此同时,要发挥各方优势,强化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切忌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要营造浓厚的全民防火氛围。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都是由上坟烧纸、吸烟、烧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因素引发。管火先管人,要学习借鉴“疫情防控、宣传先行”的经验做法,利用其诸多载体和渠道,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及时发布预警和防火信息,强化防火安全培训,推进移风易俗,筑牢防火的人民防线。

要主动化解重大火灾风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携装巡护和“清山、清林、清河套”等防火勤务,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全力消除隐患。同时要组织力量,加快推动落实林下超载可燃物清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釜底抽薪”。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卫星热点核查反馈,加强火险预测预报。各级森林消防队伍、航空消防飞机和地方专业扑火队要靠前驻防,一旦发生火灾,坚决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王正民)

春季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

一图让你明白森林防火“十不准”

森林草原火灾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