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每个城市都有特色小吃荟萃地儿,比如武汉的户部巷,成都宽窄巷子,上海城隍庙。外地游客到了西安,如果不去回民街,可能就是行程安排出了啥问题。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西安鼓楼 北面就是回民街

外地游客蜂拥回民街,西安本地人眼里的回民街是什么样子,平日去不去,一年能去几次?实际上本地人的评价决定着一条美食街的深度与真实度,每个城市都一样。比如说我到了上海城隍庙,如果事先不与那里的朋友打探沟通,去了也不过是打个卡添加一份人气罢了。

除了回民街经营者之外,我属于去那里次数最多的人之一:退休八年,每年50多次。这个数字对外地游客可能没啥意义,对西安人来说可能就有许多人不大相信了。我喜欢去回民街有四个原因,一是我家距那儿很近,走路10来分钟。二是我50年前曾在位于回民街附近的25中学读书,有感情,也较了解回民街过去的景象。三是退休后每天锻炼,散步两个小时左右。反正都是走呢,到回民街沾沾烟火气有啥不好?基本上是每星期去一次。四是好奇心强,想看看西安这个游客最稠密的景点到底能升腾多么大的辉煌。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回民街小吃

往周围看看,亲朋好友里大都三四年去一次回民街,也有一次没去过的。当然如果外地好友来了,陪同他们去转转、当个向导也是有的。就好比男人进商场一样,西安人进回民街目标性很强,直奔要点,买了就走,干脆利落。

西安人去回民街买啥?我三哥去北京看孙子好几年了,多次让我去买炒南瓜子,用快递送过去。可他圈定的那一家不给力,前年起不卖南瓜子了,只卖油茶酸梅粉之类。再说我一个分别20多年的老同事,去年从我家门口过,被我撞了个正着。问去干啥,答,去回民街买香油。当时我就笑了,哪里买不到,非要跑远路?他很严肃地说:回民街的香油,还是地道!瓜子、香油,恐怕都是外地游客不感兴趣的东西,因为各地都有,不算稀罕。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本地人光顾的牛羊肉点

实际上回民街许多门店是为本地人服务的,比如新鲜牛羊肉、烧饼、炸丸子、各色调料、绿豆糕等等。许多货品,西安各处都可以买到,但一些市民只认回民街某一家,气味相投才行。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过,回民街总会出现一个奇观,某家腊牛肉店前人山人海,排队一里多长,堵塞本来就不宽的道路。而买这一家腊牛肉的,几乎全部是本地人,外地游客大都在其他店面购买,不用排队。但是就算春节前有10万本地人来这一家购买,人数也只占全市的百分之一,少数。我是不在乎品牌、口碑的,买腊牛肉就在家门口解决,味道差不多。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外地人看好肉夹馍

如今一个热词叫“精准扶贫”,西安人去回民街则是精准消费,平时不去,去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而外地人到了回民街两眼一抹黑,最省劲儿的办法就是随大流,哪个门店前人多就往哪里挤,挤出白天晚上的热闹。这挤着挤着,有时候就跟本地人挤到一堆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买点有相同之处。我归拢了一下,相同的买点大概有黄桂柿子饼、回民糕点、灌汤包子、带馅油糕、椒盐核桃等,而外地人热衷的肉夹馍、羊肉泡馍、水盆羊肉、辣子凉皮、蓼花糖、水晶饼等,本地人一般不会专门去回民街享用或购买。

黄桂柿子饼是地道西安特色美食,本地人好这一口,却大都不会做,只有到回民街解馋了。以前我每年去买一两次,前两年就站在店门口偷师学艺,学成后回家试做,一举成功。给好几个亲友推荐了,都觉得太麻烦划不来,兴趣不大。最大的难点在于柿子和面,面团不能硬,硬了口感差,但面团软了就沾手,也包不住馅。诀窍是把和好的面放在一个装干面粉的碗里,在碗里包馅。但是灌汤包子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里头讲究太多。做不来就自己安慰自己——灌汤包子油太大,老年人不宜。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回民街的柿子饼

西安人很少去回民街,但是回民街最早却是西安人撑起来的。往早里说,60年前的回民街就是普普通通一条街,与其他街道不同的是回民较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街上开始有了小摊小贩,数量很少,直到九十年代回民街还有502路小中巴经过,现在想都不敢想。当时吸引嘴巴的是烤肉、孜然炒肉夹馍,以及羊肉酥饼、带馅油糕等,食客都是本地人,吃出了回民街最初的局面与人气。直到新世纪初,小有气候的回民街终于引起旅游行业的目光,开始有了少量外地及国外旅行团。2010年后,回民街旅游进入高潮,经营品种除了西安回民特色之外,增加了国内各旅游点的通吃商品与服务,比如珍珠手串、椰子汁、炒酸奶以及淘耳朵、鱼疗、画像等,也给回民街添了不少人气。到了这个节点,本地人渐渐疏离了回民街,散落到全市各个角落的夜市里,几乎每个夜市都能吃到烤羊肉串、水盆羊肉,还可以吃到火锅,火锅最受年轻人追捧,而年轻人又是西安各个夜市的绝对主力军——本地人去回民街吃夜市的人渐渐少了。顺便说一句,外地散客往往找不到回民街,其实回民街最好找——先找钟楼,看见钟楼就看见了西边的鼓楼,鼓楼下面便是你要找的地方了。

回民街 外地游客如潮西安本地人能去几次

夜晚的回民街

西安本地人打开了回民街最初的场面,近两年却又对另一个小吃汇聚点吸引了目光,那就是小东门附近的永兴坊了。永兴坊少了民族特色,多了陕西各个区县的味道,比如陕南的白石汆丸子,比如陕北的羊肉面。永兴坊在东,回民街在西,相距五六里,遥遥相望,相得益彰。永兴坊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发现近两年外地旅游团渐渐多了起来,生意红火,而且又在高新区开了分店。由此倒说明了一个道理:永兴坊可以挪窝,回民街不可复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