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市管局高压整治农资市场秩序

2020年是宣汉县脱贫摘帽后的第一年,如何稳定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宣汉县市场监管局借力“春雷行动”,以强化农资农产品监管为突破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助推全县春耕生产,确保贫困户和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形式多样 宣传到位

一是发挥农村“一会两站”(“一会”是消费者协会分会,“两站”是消费者投诉站和 12315联络站。)阵地堡垒作用,宣传农资农产品识假方法,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惠农政策,深入田间地头搭设假劣农资展台,向农民朋友现场讲解农资商品的识别知识,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期间我局“一会两站”累计组织宣传活动30多场次。

二是利用LED显示屏、横幅、宣传单、微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有关农资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农资农产品质量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农民自觉从正规渠道购买农资,期间累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三是积极引导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通过正规渠道采购使用农产品,主动了解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源头信息,并索取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采用群众易学易懂的方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质量思识,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氛围,以保证广大群众吃上放心农产品,目前已宣传指导大中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共117家。

严格执法 检查到位

一是严把农资农产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在春耕之前,结合企业注册、年报和档案清查等工作,我局集中人力物力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资格是否合法,对营业执照或行政许可过期的限期办理;对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执法打假与厂家联手打假相结合,消费者投诉与抽检结果应用相结合,单个部门办部门案与多部门协调办案相结合等多项措施,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促进农资农产品市场监管到位。重点对无照从事农资经营,经营主体资格超期、超出经营范围,销售假农药、假种子等涉农违法经营行为,以及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误导农民消费的行为,绝不姑息,坚决查处,以高压态势遏制和杜绝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恶劣事件及现象发生。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畜禽肉类,重点加大对经营病死肉、兽药残留超标、来源不明肉及掺杂掺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水产品,重点加大对药物残留超标及鲜活水产品暂养过程添加使用违禁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时令果蔬,重点加大对农药残留超标及销售过程添加使用违禁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制度健全 落实到位

一是网格化监管制度落实到位。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市场监管所所长为辖区农资农产品市场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各所按照网格化管理责任区的分工,将农资农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管责任落到具体责任人,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清晰,追责到位。

二是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农资农产品经营主体坚持“两票两帐,一书一卡“制度、种子留样备查制度。各市场监管所责任人结合市场巡查,督导检查经营户“两票两账一书一卡“的执行情况,采集市场主体农资商品信息。

三是“一会两站”制度。利用一会两站及时了解农资农产品市场各种信息,迅速处理消费者纠纷,提供案件线索,降低农民选购农资商品的风险。

自“春雷行动2020”开展以来,全局共出动执法车辆650台次,执法人员198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230户次,农产品生产及经营户908户次,检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各类市场1362家次,整治重点区域5个。联合查办农资案件3件,结案1件,处罚没款5000元,查封涉嫌农资产品10余吨;查处农产品案件9件,案值0.32万元,罚没6.1万元;抽检农资产品2批次,农产品50批次。(本文作者:杨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