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在五百萬光年外的賽博坦星球上,外星文明十分發達,他們派遣使者來到地球,引導歷史的發展,因為距離問題,每次派遣人員時間間隔總是不同,不過大多都在兩百多年。死後這些來自賽博坦星球地使者將會回到母星上,同時也會把地球上地情況開一個會作為總結。(這段全瞎編)

此次會議主持者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此人便朱元璋,他坐在正上座,下面坐著的都是曾經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兄弟,這次會議的主題便是李善長等人向賽博坦母星控訴朱元璋濫殺功臣之事。——(1)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朱元璋畫像

李善長打了個顏色,首先出場的是胡惟庸:我從1355年就跟你打天下,25年的時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2)

說著愈發的激動起來,語氣也變得高昂。“況且我已經有了功勞,中書省的事情要不是我一手操辦你能在那個位子上做的那麼安穩,哼,你若是覺得我不行,打聲招呼不就好了,何必如此?把我按個謀反的大罪,說我結黨營私,前後誅殺三萬餘人,還說你不是個儈子手?——(3)

你不就是想廢丞相嘛?想大權獨攬嗎?我死的是真的冤枉啊!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旁邊的藍玉附和道:是啊,是啊,陛下你怎麼可以這樣?

李善長也是暗暗頷首。

朱元璋沒看胡惟庸,反而看了一眼李善長,不帶任何感情的聲音從上方傳來: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4)

俺是想罷相,是要找個由頭讓天底下都說不出反對來,畢竟是千年的規矩,俺雖然是皇帝也不能隨便更改,俺利用了胡惟庸案達成了目的,殺的人頭滾滾讓所有人都不敢反對,但是胡惟庸你就真的一點錯就沒有嗎?

胡惟庸大喊道:我做錯了什麼?我做錯了什麼?要說我錯了就是當年不該跟你。兔死狗烹啊!兔死狗烹啊!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朕,天下共主,手握生殺大權。

胡惟庸大喊道:沒有我們你哪來的這天下?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胡惟庸

朱元璋微微動容,說道:我若不殺你,俺的中書省就快變成你的中書省了,你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是也不是?——(5)

胡惟庸有點洩氣:那看在這麼多年的情分上,你就不能暗示我下?

朱元璋道:其實俺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廢丞相,就想殺那麼多人,可是你們太讓俺失望了。想當年咱們一起打天下,那是過命的交情,等俺坐了天下對你們不好嗎?你們這些有功之臣,陪俺打天下的難道俺就沒有獎賞?就如此小氣?皆為公侯之家,享萬世富貴。當年咱們都是布衣之身,不過是想討口飯吃,後來想著能驅除遠虜,讓人們過上好日子,現在人們好日子沒過上,你們卻忘了初心,只顧得爭權奪利,眼中哪還有黎民百姓,有朕這個皇帝?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朱元璋

當年徐達任中書省右丞相,李善長為中書省左丞相,但是徐達經常領兵抗擊北元,經常在南京屁股都坐不熱就又要北上,但是中書省李善長大權獨攬而且又時不時的問朱元璋要權,這是君權和相權之間的固有矛盾,我也想過解決這個問題,曾破格提拔楊憲、汪廣洋來制衡李善長,但是這兩個都是不爭氣的貨色,楊憲被俺一氣之下殺了,汪廣洋被俺貶到了廣東做參政去了。——(6)

李善長雖然被罷免,但是離職不離權,中書省都是他的人,李善長推薦胡惟庸,我知道胡惟庸是李善長的人,但我還是同意了,因為俺知道胡惟庸不是一個甘於屈居李善長之下的人,事實上我猜對了,但是有一點俺沒有預料到,那就是胡惟庸竟然成了第二個李善長,俺只好再次任汪廣洋為右丞相,者汪廣洋還是不爭氣啊,俺曾經多次告誡他,讓他好好幹,結果還是沉浮於位。——(6)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朱元璋和李善長

真的是氣死我了,一口大吃貨帝國國罵鬱悶於心,所以我把汪廣洋又貶到海南,後來越想越氣,將他賜死。

汪廣洋死了,他的小妾陳氏哭哭啼啼,我一問才知這竟然是沒入官家的女子,汪廣洋如何能夠把她收入府中的?這是我才知我派汪廣洋去平衡中書省,結果最後他也跟著胡惟庸了,胡惟庸,是也不是?——(7)

胡惟庸不說話,低下頭算是默認了。

朱元璋又開口道:雖然在很久以前俺就有廢丞相的想法,但是從那一刻我才下定了決心。

此時站在朱元璋身後的朱由檢嘀咕了一句:對,對,這些文臣只會欺上瞞下,文武皆可殺。——(8)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朱由檢

朱元璋氣的鬍子都要翹起來,恨不得打他一巴掌: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這時候大將軍藍玉站了起來:就算這些文臣欺上瞞下,那我們呢?哪次我上前線我不是衝在在前面,我們武將為大明朝流了多少血,你最後把我剝皮,何其殘忍。——(9)

朱元璋怒道:剝皮是輕的了,你是最可惡的。你搶佔民田,無視國法,不尊上位,結黨營私,即使朱標不死我也不能留你這個禍害,除了打仗厲害全是缺點。你們那個小團體還有誰?——(10)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你們覺得自己無過,只是因為覺得自己立功太多罷了,這天下是姓朱的,朕最痛恨貪官、在朕登基之前就每天教導你們遵守律令,你們做到了嗎?可還記得胡大海?他兒子在軍中吃酒,我要殺了他兒子你們說胡大海在前線拼命殺敵,讓我繞過他兒子,還記得我是怎麼做的嗎?寧可胡大海反了,也不能違背禁令。——(11)

你們有沒有把我說的話放在心上?你們以為那些法律條令只是約束小民的,與你們毫不相干,你們驕恣橫暴,為所欲為,當真以為我不敢殺你們嗎?——(12)

胡惟庸道:你要殺就殺,何必以謀反的罪名呢?

朱元璋說道:我已經說了,你們以為那些法律條令只是約束小民的,我如果以這樣的說法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為你們求情呢?我還怎麼治罪,你們是利益既得者,只會抱起團來反對我,只有謀反做成鐵案才能讓所有人都閉嘴。——(13)

藍玉大叫道:好啊,你殺吧,我不就佔了些民田,打了幾個人嗎?殺光了我們北元來了,看誰給你打仗。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朱元璋笑道:你以為我封那麼多藩王幹嘛的,我的六兒子楚王鎮西南、四兒子朱棣鎮北平、寧王鎮大寧、遼王鎮廣寧,我的兒子們都是驍勇善戰之輩,無論是北方還是西南,沒有你們一樣安全。——(14)

朱棣聽了這段話,差點笑出了聲,還好忍住了。朱允炆大喊道:皇爺爺,就是四叔奪走了我的皇位。

朱元璋大怒道:那是你活該,還好意思哭。

這時賽博坦星傳來厚重的聲音:”好了,這次先到這裡,天色不早了,你們明天再聊吧”。眾人告退,賽博坦星又安靜了下來。

明朝滅亡後,開國功臣開了一場對朱元璋的批判會,老朱如何辯解?

筆者言:

朱元璋仇恨壓迫,勳貴,而且依法治國非常嚴厲,當朋友轉變成對手,他是不會留任何情面的。朱元璋曾說:奈何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所以說厲法是朱元璋定下的國策,朱元璋雖然不是胡亂的殺,但是錯殺的依舊是不少的,比如說傅友德,在早年間朱元璋殺人理由還比較充分,到了晚年就變得有些乖張了,比如李善長就完全是自己疑心病,朱元璋像是患上了偏執型人格被害妄想症。

朱元璋早年血海中拼下一片江山,這一輩子經歷了太多的精神壓力,也見過了太多的陰謀詭計,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朱元璋會更有信心駕馭群臣,但是老了,精神狀態、身體狀態就都不行了,偏偏廢丞相後工作壓力又太大,馬皇后,朱標都在他之前離世,或許這是造成朱元璋晚年性格大變的原因。

下面這段是對上文的解釋,可以不看。


解釋部分:

(1)明史稱朱元璋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所以不是鞋拔子臉。

(2)胡惟庸在龍鳳元年(1355)投靠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死,剛好二十五年

(3)朱達多次北伐,雖不提胡惟庸的功勞,但後勤糧餉,統籌之功,胡惟庸做的非常好。

(4)罷相這段出自《皇明祖訓》

(5)《明史》胡惟庸傳

(6)這段來自於我早期文章的分析,感興趣可以看下。

(7)出自《明史》:未幾,賜廣洋死,廣洋妾陳氏從死。帝詢之,乃入官陳知縣女也。大怒曰:沒官婦女,止給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給?乃敕法司取勘。於是惟庸及六部堂屬鹹當坐罪。

(8) 崇禎皇帝的話在《石匱書後集》和《燕都日記》當中可以看到。

(9)《明史》: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而藍玉受剝皮之刑,所留受女婿朱椿供奉。

(10)明史:玉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乘勢暴橫,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帝數譙讓。

(11)明史: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關住覆被殺,大海遂無後。

(12)《明太祖實錄卷二十八》:每御西樓,召諸臣賜坐,從容講論律義。這時朱元璋還是吳王,在戰亂紛爭的時候他就很注重律法了。

(13)《明實錄卷七十》:時諸勳臣所賜公田、莊田多倚勢冒法暴鄉里,而諸功臣亦不禁戢,上乃召諸勳臣諭之曰:“莊佃之家,倚汝勢、挾汝威以凌暴鄉里,卿等何不嚴戒之?彼小人耳,戒之不嚴,必漸自縱,自縱不已,必累爾德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時多次警告過的。

(14)朱元璋的兒子確實都是驍勇善戰之輩,比如洪武十八年,西南吳面兒作亂,號二十萬正是楚王領兵平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