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大学,想跟几个同学在进入大学前到日本旅游一趟,我该不该支持?

门前一蔸树


孩子考上大学,确实值得庆祝。要出国旅游应该支持。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考上大学,去旅游出国看看也挺好的。


春水儒林


别去日本,换个地方让孩子去旅游。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想要去日本,日本对核辐射的不作为,导致它城市的饮用水可能已经被污染了。核污染有多严重,大家心里没谱的话,去看看《切尔诺贝利》纪录片好不好。再者,B站上的UP主像冒险雷探长、我是郭杰瑞等都曾前往探险,揭示切尔诺贝利的现状。

为什么日本的核辐射大家不上心呢?

因为它没发生爆炸,没有苏联当时那么惨烈,而且偷偷排放污水进海洋,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日本这种做法是非常没有道德的,严重损害了海洋生物、全球人类的生存利益。

201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刊登了一则冲绳海岸惊现“核燃料棒”的新闻,日本官方调查后各种解释。但就凭它福岛核电站能隐而不报,我都不信这个“核燃料棒”是学校里的模型。

2019年11月,日本称,台风“海贝思”将装有91个核污染的土壤的袋子冲进了河流里。目前获悉有25个袋子是空的。这个新闻在抖音上也有,点赞量达到几百万,你们动手搜搜就能看到。而这件事传到国内后,还有人居然为日本辩解,我也是想不通了。

2019年9月,日本承认将112万吨核污染废水倾倒太平洋,理由是他们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而排放的核污染水量每年还在递增。

韩国媒体更是报道,日本的核污染已经扩散到全球。

如果大家对这件事保持关注,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新闻看看。我自上大学后,就再也不吃日本的东西,不用日本的护肤品了。而且,针对每一个护肤品牌子是否在日本开生产线,我都要先查一遍,就是为了避免无知的伤害。

这则答案说实话是救人,能渡则渡。


小贰去旅行


很不赞同在录取通知到手之前让孩子离开居住所在城乡。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在家为主,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做一些适当准备。录取之前的事,难以说清楚,一旦生变,当事人不在是很麻烦的事情。我们以前就有学生遇到过。~~~至于录取通知到手以后出国旅游,那是不错的主意,但要讲点效益~假如孩子有意今后到美国发展,何不这次直接到美国来体验一下?我每年暑假期间,在美东几所名校都看得到国内一些家长带了初高中模样的孩子来参观游览的,尤其是哥大,哈佛,麻省,大都市地区方便一点。


牛小歪


条件可以的话,应该支持。前提是安全,定制好路线和攻略。可以适当指引,多沟通多交流。学生都是以性价比的游玩路线为主。我也是刚刚和几个朋友到日本大阪自由行7天,做好路线规划,大概人均6000多,旅行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取长补短,用心去感受。智者筑桥,愚者筑墙。




騰騰震震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间隔年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工作假期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
又称打工度假签证,是一种旅行工作许可。它允许签证持有人在签证颁发国合法地受雇,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用于弥补其旅行资金。大多数工作假期签证是在相关国家之间签订互惠协定来保证的,鼓励与促进双方国家的青年公民以打工游学的形式进行文化交流。大多数是倾向于提供给年轻的旅行者,因此有年龄上的限制(一般是介于18岁~30岁)。持有中国大陆护照,可申请新西兰、澳大利亚工作假期签证。

从这两个概念看,孩子大了,走出去看世界是对的。各国政府也扶持这样的旅行。

您儿子的想法是值得支持的。

  • 我们终究要长大,孩子和家长都得成长。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他们都要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这只是一个开始。

  • 人生有几个这样的间隔年。上了大学,忙学业,忙考研,忙就业。没有哪个假期比这个假期更无忧无虑。

  • 十八岁意味着步入成人社会,而孩子对这个世界了解多少。更多的认知才是对他以后应对更多选择状况的负责。
  • 大学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前去看看世界,感受不同的的教育、生活、思维方式和环境,以及引起的思考和反思,对大学以后乃至人生都会有帮助和方向指引的意义。

天下父母心,担心是一定的。

  • 从小在自己的庇护下长大,没有家人陪同,和几个都缺乏社会经验的同龄小伙伴同行,确实让人担心。但是成长都会有点痛。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这会让孩子以后做事更有信心和勇气,而不是知难而退。

  • 在出发前,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做好准备工作。做好攻略,安排好行程。与家长时刻保持练习,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一方面自己解决,一方面求助家长和当地的相关部门。当地的应急电话或相关部门以及异国的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基本规则等方面的差异,事先了解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如果实在不放心,有可能的话,可以选择家长代表陪同。

“建天下之大事功者,全要眼界大,眼界大则识见自别。”

我赞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支持孩子们走出去。


李姐的理解万岁


题主的担心我清楚,主要是怕孩子一个人去异国他乡会遇到不测,现在游客在外国遇到安全事故的例子太多,另外是花费上边的问题。

另外,能不能去?

可以去,不过有几道坎,您可以和另外几个同学的家长联系通通气。

我建议题主可以这么做。

1、如果还在担忧孩子的安全问题,可以给孩子一个任务,让他和几个同学将行程、注意事项、花费的具体数目等做一个详细的方案交给你们几位家长审核,方案通过之后您就可以答应了。

2、花费上的事情,和孩子约法三章,去日本旅游的花费您可以报销50%,另外50%由您借给您的孩子,在他在大学期间分期还给您,比例由您和孩子协商好。

3、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忧和考虑,这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两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来进行的操作,也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


广西巴马寿乡旅游


应支持啊。

孩子考上大学,是经过十几年来的拼搏进取,特别是高中,虽然充实,但是紧张,繁重,思想压力很大。现在终于考上大学, 也真的应该让孩子放松一下,出去旅游,渐渐世面,是很好的活动啊。所以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完全可以让孩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既放松心情,又见见世面,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何乐而不为啊。

去日本,也花不了几个钱。还可以看看一海之隔的、高度发达的日本的风貌,体会一下异国情调,让孩子体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和不足。也许更能让孩子在旅行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支持!!!


世问


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是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还是经济方面的考虑?如果经济状况允许,那就应该支持他去旅行。

首先他已经是成年人,要学会独立,懂得照顾自己。又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在这个阶段去旅行也是送自己的一份礼物,很有意义不是吗?

旅行的目的地并不重要,只要在路上你的眼界与认知就会得到提升,何况日本是个特别严谨的国家,人们遵守纪律,而且还有很多的规定,每一条规定都值得去感受与学习。


仍在侣途


如果条件允许,让孩子在辛苦多年后,出去看看世界的不同,不算坏事。


去看看别的地方,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日后的交友谈资。


总得来看,不算坏事。


游说游听


您好! 分享供您参考。

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不支持呢?这么大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出去自己闯闯吗?一直在您庇护下,他怎么才能“翅膀硬”呢?

首先,他考上了大学,也知道得分了,那肯定是结果不错,和同学们一起出去就当庆祝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每当完成一件事儿或者自我超越的时候,都可以适当的给自己一份奖励,好更有动力继续加油。


其次,去的是日本,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那里除了严谨之外,还有秩序和干净。其实日本男人们生活的很压抑,每天都需要去应酬,即使没有应酬,也要装着很晚才回家,否则在家里的妻子会认为她的老公很没有本事。了解了他们的文化,才会比较出 国内的生活要好很多。

最后,您既然犹豫,肯定还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或者怕万一有事儿他不能应付。但是,他还有同学,有问题可以一同解决。旅行的话,一周也就回来了。我发现毕业生好多都会选日本旅行,我光听见的就已经有7,8个了,估计迪士尼、环球影城、日料、动漫都是最让人期待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