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提督”是什么级别? 比“山东巡抚”高吗?

脑洞外星人


这个问题也是要具体时期具体分析的,九门提督在康熙、雍正、乾隆和嘉靖前期都是正二品官阶,但是在嘉靖年间的话又被提高成为从一品官阶,而山东巡抚则是正二品官阶。如此看来的话,九门提督在嘉靖帝之后是比山东巡抚高半头,但是,清朝的山东巡抚有时候则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官阶。



只看题目,你就会发现为什么会只让九门提督和山东巡抚去比个高下呢?九门提督只有一个,而全国那么多省,为何单单选山东巡抚呢?

大家有了解清朝的,都知道地方官员,职位最高的当属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了,官职都是正二品,但是恰恰山东巡抚夹在这两者中间,也就构成了所谓的“地方三巨头”,早在明朝时期,山东就没有设立地方总督的“前科”,所以在清朝建立后,清朝也是“清承明制”,没有给山东按地方总督,山东一直是归直隶总督管理的,但是后来随着直隶地区范围的扩大和地方性事务的繁琐,如果再将山东划分给直隶总督的话,那样不但行政效率会降低而且极易导致直隶总督的权力膨胀。

所以在公元1644年,顺治帝亲自设立了山东巡抚一职,专门掌管山东一省。但是山东巡抚的官阶可是不容小觑的,它竟然和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的官阶同等,也就是正二品,而其它地区的总督,巡抚都是从二品。由此观之,山东巡抚的确是可以和九门提督这个从一品一较高下的。


第一点,开头提到了,在嘉陵帝之前,九门提督的官阶是正二品,而顺治帝首次设立山东巡抚一职也是正二品,所以说,这段时期这两个官职是相同的。

第二点,根据清朝官位级别的规定来看,山东巡抚是正二品官阶,如若在山东巡抚的官阶上在兼任一个六部尚书的官阶的话,那就是从一品了,如此看来,从一品的九门提督如果和“兼职”了的山东巡抚比起来,也是平等的。但是清朝也是继承了前朝的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从这一点来说,九门提督是京城步兵统领,当属武官。而山东巡抚一职在是文官的基础上,既是巡抚又是总督,一个官阶担任着两个官阶的任务,所以说,在平级的基础上,山东巡抚的确是要比九门提督更高一些的。

第三点,九门提督毕竟是管理京城皇宫的事务的,他们直接对皇宫安全负责,而且长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活动,九门提督的担任者大多数是皇亲国戚或者是皇帝极为信任的个别汉人,另外一点,九门提督手下掌握三万精兵禁军,战斗实力是远远强于地方武装力量的。


反观山东巡抚,单单掌管山东事务,历代长官大都是由汉人担任,而且地方武装力量大多是战斗力较弱的绿营军和民间乡勇。如此看来,远在天边山东巡抚比起近在眼前的九门提督,皇帝的信任和重视度也是会偏向九门提督的。


小镇月明


不到京城,不知官小。九门提督再厉害,京城比他高的官多了去了。而山东巡抚,却是真正的土皇帝。

虽然,九门提督可能比山东巡抚更受皇帝恩宠和信任。但是,在官员们看来,肯定“山东巡抚”这个职位更吃香。

先说九门提督和山东巡抚的品级问题。

九门提督,通称"步军统领衙门",掌管着京城九门和京城内部的治安部队。其品秩最初为正二品,到嘉庆年间后,升为从一品。

(袁世凯也当过山东巡抚)

清朝时,一般巡抚为从二品。但是,山东不设总督,巡抚为山东最高长官。山东巡抚又加了兵部侍郎衔,品级达到正二品。后来,又加了各种兼职:清关事务,盐政事务,品级达到从一品。

再说两者“高低”之分。

两者按照品级来说,是平级。按照以文制武的制度来说,就算是平级,但文官地位应该高于武官。不过,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安全,一般都是皇帝亲信之人,甚至是王爷担任。

例如,雍正的“舅舅”隆科多,“溥仪的姥爷”荣禄,郑亲王端华,肃亲王善耆等等。也是因此,在皇帝面前,肯定九门提督更受宠。

不过,九门提督跟山东巡抚不在一个辖区,基本上没有来往,双方谁也管不着谁。九门提督虽然受宠,但是,京城的王公贵族多了去了。那些个皇子皇孙们,可不是好伺候的。除非你这个九门提督有“王爷”身份罩着,要不,见了京城那些多如牛毛的皇室宗亲,也就是一个奴才!

但是,山东巡抚就不一样了,标准的土皇帝!那可是统管山东全省军政事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尤其是到了乱世,绝对是割据一方的大员!这么看,当山东巡抚的权利远比九门提督大,也比九门提督舒服!

所以,我觉得山东巡抚应该更吃香!在朝廷和百官心目中的地位更高。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九门提督顾名思义,就是守卫北京城九个城门的,这是清朝独有的官职

九门提督是清朝的禁军统领管辖着包括八旗步兵、绿营步兵在内,京城周围的军队。九门提督的军队,除了负责军事行动外,更重要的是维护京城治安

北京常年居住大量人口,这其中有旗人、王公大臣、本地原住民、到北京城讨生活的人。这当中,鱼龙混杂,经常容易发生治安问题

朝廷又希望北京的水平有足够好,可以供地方效仿。因此,处理治安问题,成了九门提督日常事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除了要守卫要九座宫门以外,还要负责巡夜、抓赌、救火、缉捕、断狱等事务。这些事务,看起来都很繁琐,但对于北京城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在京城地面上,九门提督说话极有分量。如果是九门提督出入街市大道,沿途街道都要清扫,行人必须让道,下级官吏要亲自拜迎

这种威严庄重的礼仪,即便是亲王,都达不到这个地步。

而且九门提督这一职位只能由皇帝亲信大臣担任

至于山东巡抚

。在清朝初期,这一职位大多由旗人官员担任。到清朝中后期汉人官员任山东巡抚的比例才逐渐升高。因为山东地区没有设立总督只设立巡抚

所以,山东巡抚成为最高级别的地方掌管在辖区内管辖事务极多。除了一般巡抚所需要处理的筹集粮饷、考核官员、安抚百姓外,山东巡抚还负责漕运、盐务,以及军务。晚清时,黄河改道,山东境内的河道事务,也交给山东巡抚负责

这个是比较特殊的,通常而言,漕运、河道会设立专职总督军务也基本由总督担任较多。也就是说,

山东巡抚是同时担负起督抚的实权

一般巡抚的官阶,都为从二品,而山东巡抚的官阶,却是正二品。这个官阶,就等同于一般总督的官阶水平了。

九门提督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正二品官阶,后来提高到从一品官阶

官阶提升后的九门提督,就比山东巡抚高了。


老虫


不管是从品级还是从实际的权柄来说,九门提督的地位都远远高于山东巡抚。

按照清朝官阶,普通的提督是从一品,是京外武官里的最高品级。而巡抚,只是从二品,是京外文官里的第二品级,仅次于总督。

若是普通的提督和普通的巡抚相比,品级高一级。

但因为一个是武官,一个是文官,一个只管一省绿营兵,一个总管全省,所以在不打仗的时候,提督的实际权柄当然比不过巡抚。但若是打起仗来,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题目中山东巡抚只是一般的巡抚,而九门提督,却不是一般的提督。可以说,即便是封疆大吏的总督们,在九门提督面前也要客客气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九门提督必然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手下有两万多兵马,而且驻扎在京城之内,直接关系到皇帝的安危。

清朝时的北京城是有城墙的,进出京城,只能走开在城墙的九道城门。城门一关,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要想进城,就得硬攻。

而这九门的守卫,就是由九门提督负责——这也正是九门提督这个俗称的由来。

试想,如果九门提督作乱,关了城门,进宫捉拿皇帝,单凭大内侍卫那一千多人,能挡得住吗?所以说,九门提督一定是皇帝的心腹之人。

而九门提督的权力,不止于此。他还负责维持京城内的治安,统领着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可以说,京城内的大小事情,都难以逃出九门提督的耳目。他的消息是最灵通的。

基于九门提督这种特别的地位,山东巡抚当然是难以相比的。


趣谈国史


九门提督只是一个简称,全称是“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其地位是要高于山东巡抚的!


其掌管着维护京师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手握“步军衙门”中、南、北、左、右五大步兵营,又称“皇家禁军”,合计三万人左右. 。

“九门提督”的“九门”,代表着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这九个出入紫禁城的重要关口。



九门提督的责任除了负责把守这九道“关隘”之外,还有统御外敌、内镇朝臣的作用,另外紫禁城中的巡逻、救火、安检、监视朝臣也是由九门提督负责。

可以说九门提督“当爹又当妈”,既是皇帝身上的“软猬甲”,也是皇帝手中的“青锋剑”。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九门提督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局长兼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兼中央卫戍区司令,是一个拥有很高实权的国家干部。

九门提督的工作职能在紫禁城中颇为重要,自然在官位方面不会太低,九门提督是在康熙当政时期设立的,起初为正二品官职。后来又被升为从一品!



清朝对官员的品级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从一到九设立了九个品位,每个品位都分为“正、从”二级,人称“九品一十八级”, 第一级官吏为“正一品”如军机大臣和珅、第二级官吏为“从一品”如大学士纪晓岚, 正二品便是九门提督为列“第三级”。

陕甘总督,直隶总督这一类的封疆大吏都是正二品衔的官职。(当然了,一般总督都会有兼职,比如大学士,尚书衔什么的,那么他们的官衔就普遍会高上一些)



而巡抚本来是“从二品”官衔,但山东巡抚比较特殊,由于山东地理位置特殊,临近京城,又监管海防,所以要比一般的巡抚高一级。也是正二品!

而且在清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文官比武官大半级。


因为雍正皇帝当政时期,大将军年羹尧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所以在此之后武官的地位受到打压,毕竟武官掌兵有很大的实权,如果将其抬的太高难免会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如此看来,官阶其实和九门提督差不多!

官场有一句俗语,叫做“官大不如管大,管大不如冠大”, 山东巡抚相当于现今的山东省省委书记,省级干部。

九门提督掌管京师治安,是个市级干部,省大于市,这就是所谓的“官大不如管大”。照这么说,山东巡抚不是更大?


显然不是这样!

山东属于“地方”,而北京是行政“中央”,地方受中央管理无可厚非 。

且九门提督的任命向来是非皇帝心腹不选的,比如隆科多是雍正皇帝的舅舅,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亲家。

在皇上的眼中九门提督要比山东巡抚重要的多,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九门提督伺候在皇上身边,自然要比山东巡抚办事更加方便。



经过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我认为九门提督独一无二的政治特性与守卫中央的军事职权,要比掌管“地方行政”的山东巡抚地位大的多。


白话历史君


提问者为什么要将“九门提督”与山东巡抚进行对比?山东巡抚与其他各省巡抚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不明白提问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问题:一、何谓“九门提督”?二、“九门提督”到底是什么级别?三、巡抚到底是什么级别?



何谓“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是清王朝特有的官职,在清初及清王朝之前的历代王朝都没有出现过。民国北洋时期短暂保留过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九门提督”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九门提督”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名称,其正式名称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在乾隆年间形成定制之后,“九门提督”的正式名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清王朝的步军统领一职很早便已经出现了,但是彼时的步军统领并不具备“九门提督”职能,只统辖八旗的步兵营,没有守卫北京内城九门的权限。康熙十三年,清圣祖将原来由兵部管辖的“提督京城九门事务”职能转交步军统领,这才有了后来“九门提督”的雏形。康熙三十年,步军统领又兼管了巡捕三营事务,于是便有了“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这个官职名称。雍正七年,步军统领衙门正式挂牌,“九门提督”自此被纳入清王朝的正式编制之中,不再是兼职或者临时设置!乾隆四十六年,巡捕三营扩编为五营,“九门提督”的正式名称也更改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并形成定制,直到清亡。



“九门提督”到底是什么级别?

步军统领最初为武职正二品,嘉庆四年调整为武职从一品并形成定制。武职从一品是个什么概念呢?清王朝各省绿营提督以及军事重镇的八旗驻防将军、都统在形成定制之后都是武职从一品。换言之,步军统领和绿营提督、驻防将军、都统属于同一级别。因为制度完全不同,我们无法将其与现在的具体职务挂钩。如果非要进行对比,个人认为清王朝各省绿营提督的级别大概其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正军职)。那么,“九门提督”差不多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正军职”。实际上,“九门提督”麾下的兵力恐怕还未必比得上现在的一个集团军。



清王朝对武职普遍采取了高级别、低职权的配置。以最基层的把总为例,把总下辖四百人上下,充其量不过相当于现在一个营的规模,但清王朝的把总却是武职正七品!那么,清王朝的文职正七品对应什么职务呢?知县。这个很好与现在挂钩——正县处职(套改后的一级调研员)。在我国现行体制内、甚至包括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地方正县处级与军队系统正团级是基本相当的,远高于正营。而这,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国民党战犯进行等级划分时所谓“县团级”的由来。换言之,“九门提督”虽然类似于“正军职”,但实际级别恐怕比“正军级”要高出不少!



巡抚到底是什么级别?

巡抚是清王朝省级行政区的主官,总领一省事务,同时还拥有监察职能和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的权限。巡抚的编制品级为文职从二品,加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者为正二品。虽然是文职正二品、甚至从二品,但巡抚却有权节制武职从一品的驻省绿营提督!当然,这种所谓节制更多地是侧重于“监视”而不是指挥、调动。各省绿营驻军的指挥、调动权归兵部,没有兵部的正式手续,巡抚也无权随意调动。



那么,巡抚到底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呢?因为其辖区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大体一致,这个相对比较好对比一些,清王朝的巡抚大概其类似于现在正省部职。但是,清王朝巡抚的职权范围要远大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和/或省长,巡抚几乎囊括了现在四套班子加两院的所有职权范围!



“九门提督”为从一品,巡抚只是从二品,有加衔者也只是正二品而已。于是,有人就此认定“九门提督”比巡抚级别高。如果非要这样说,倒也无可厚非。清王朝虽然武职品级与文职品级属于两个系统,但有明确规定:总督与驻防将军并列时以驻防将军为尊。换言之,清王朝对武职还是“给足脸面”的,在礼仪上从一品的“九门提督”级别高于正二品的巡抚也无可厚非。



但是,礼仪归礼仪,实际权力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清王朝的巡抚总领一省事务,而且拥有监察和节制驻军的权限。换言之,在一省之内,巡抚是绝对权威!反观“九门提督”,他的权限说白了就是给皇帝“看大门”!负责北京内城九门的防务,顺带着办理内城缉盗、救火、维持治安等事情,其手中的实际权力根本无法与总领一省的巡抚相比!



不过,“九门提督”看的这个大门是皇帝、宗室王公、驻军八旗眷属所居住之北京内城的大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能够出任“九门提督”一职者几乎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满臣,其他人根本无权染指。正是因为责任重大,“九门提督”经常会由更高级别的官员、甚至宗室王公兼任,清高宗的宠臣和珅就曾经兼任过“九门提督”。如果从这个层面而言,巡抚恐怕远远比不了“九门提督”。清王朝出任巡抚的汉臣多如牛毛,但出任“九门提督”的汉臣一个也没有!别说是汉臣,连汉军都没有……至于说“九门提督”和巡抚谁的级别更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九门提督为从一品,山东巡抚为从一品。九门提督与山东巡抚二者官阶等同。

九门提督是一六七四年由康熙皇帝所设立留守在京城的武官。山东巡抚是顺治元年,由顺治皇帝在一六四四年所设力的山东巡抚一职。巡抚由中央派往住地方的最高直属行政长官。官阶正二品,实际上大清山东巡抚职权管辖众多又为从一品。而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是整个京城的治安与皇帝的保卫工作等。

1、九门提督职权范围



①、九门提督介绍:

九门提督指守卫京城的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皋城门、德胜门、安定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这九门,故称为九门提督。

②、九门提督的职责:

❶、九门提督负责这九门内外的守卫及城防工作。

❷、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缉捕、稽查、巡夜、禁令、审理案件、监禁人犯等要职。

❸、九门提督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好皇帝的人身安全。

❹、九门提督处大清重要一职,权限非常大,统领三万多人精锐,担任九门提督的一般为皇帝亲信。



2、山东巡抚

全称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营田,驻济南,官阶为正二品,并成为定制。

康熙四十年,管理山东河道。

康熙五十三年(1714)兼办理临清关事务。

乾隆八年(1743)兼提督衔。

道光十七年(1837)兼理山东盐政事务。

由于有以上兼职,实际上清朝山东巡抚为从一品,是代表中央统管山东全省军政事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另设其办事机构“巡抚衙门”,又称“巡抚部院署”或“巡抚院署”,是全省最高行政机关,驻济南珍珠泉院内。衙门内部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只有“六房书吏幕友”和一些附属职员,“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各房,分掌其事;书吏幕友掌管文书案件。

二者官阶一样,谁也官不了谁,所以没有大小与高低之分,同属皇帝直属人员。


奚譽贤


九门提督这个官职是清朝独有的,但是不同时期其所对的品级是不一致。在设立前期,九门提督为正二品,他主要的职责就是维护京城的秩序 ,守卫主要的九座宫门,而且还要负责巡夜、抓赌、救火、缉捕、断狱等事务。这些事务,看起来都很繁琐,但是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城市,里面有着各种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所以能在位置做好的人也是不简单,而且一般担任此位置的不是皇帝的亲信就是八旗子弟,可见这个官职的重要性。



下面来说山东巡抚,其实按照清朝的官职制度巡抚一般为从二品,但山东省比较特殊,因为山东巡抚除了负责一般的本职工作还要负责漕运、盐务和军务。在晚清的时候,因为黄河改道,所以山东境内的河道事务也由巡抚负责。所以导致了其品级变成了正二品 。这样看来,两者的官职是平级。其实不然,要知道清朝实行的是文治武的制度,所以身为文官的山东巡抚自然比九门提督地位更高一些,九门提督见到山东巡抚要主动行礼。



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嘉庆时期京城出现了叛乱 ,叛军轻而易举的攻入了紫禁城等叛乱平息后皇帝也意识到了九门提督的重要性,直接把品级提到了从一品 ,这样九门提督的地位就凌驾于山东巡抚之上,这次变成了山东巡抚见到九门提督要主动行礼。


米兰城的蓝先生


简单来说,看具体时期。

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也称步兵统领,是清朝独有的一个官职,创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

清朝时北京城有内九门,九门提督的职责里边最重要的就是提督这个九座城门,防卫城门不被攻破,所以称为九门提督。除此之外,九门提督所部还有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职责,相当于今天北京市公安局长和武警北京总队总队长的综合,属于军警合一武职。

这个职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清朝两百多年间经历了数次变迁,其前身为顺治帝设置的步兵统领,管辖八旗、绿营的三营步兵,属于京城的巡警部队,即巡捕营。

到康熙十三年,康熙帝将原属于兵部的提督九门事务交给了步兵统领,由此步兵统领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考虑到防卫京城的重要性,康熙帝给九门提督定衔正二品,而且之后九门提督的职权不断扩大,巡夜、救火、缉捕等等都有权插手。


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设左、右两营,形成中、南、北、左、右五营的局面,所以官职里的三营变成了五营。

到嘉庆年间,发生了千年未有之事——一伙天理教徒摸进了紫禁城,要对清朝进行斩首行动,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嘉庆帝吓得够呛,不得不加强经常的防卫工作,九门提督的品衔提升到从一品。

山东巡抚则是山东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管一省军政,可谓封疆大吏,而且山东巡抚上面没有总督,又接近京城,职权要比一般巡抚大,品级也更高。一般巡抚的品衔是从二品,山东巡抚则是正二品,与偏远地区的总督相同。

从级别上来说,九门提督和山东巡抚在嘉庆年间是平级的,在嘉庆年间之后九门提督高一级。虽然山东巡抚是文官,九门提督是武官,平级时文官地位较高,可九门提督非皇帝亲信不可担任,一般都是大员兼任,级别和地位反过来碾压山东巡抚。


平沙趣说历史


清朝时期,各省提督的权力、地位普遍不如巡抚,很多时候,提督们都是直接被巡抚们压制的,但是如果把这种状况放在九门提督和山东巡抚身上的话,情况就又有所不同了。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了解一下清朝的九门提督和山东巡抚。

清朝的提督

提督这个官职大家基本上都是听说过的,不过听说过并不代表大家一定了解过这个官职,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讲一下清朝时期的提督是一个什么样级别的官职。

首先,清朝的提督是一个武将官职,位列从一品,单纯论品级来说崇高无比,不仅在品级上超出了巡抚半级、更是和权柄滔天的总督持平。

在清朝的设定中,提督是每个省份绿营军的最高长官,简单点说就相当于现如今一个省的军区司令。

不过由于清朝朝廷在外派总督、巡抚时给予了总督、巡抚们太过于巨大的权力,所以虽然提督的品级崇高无比,但却处处受到了总督和巡抚们的压制。


超凡脱俗的九门提督

至于九门提督在级别上和其他省份的提督是并没有太多差别的,一样是从一品的品级,只不过由于他们镇守的地方是皇城所在地北京城,所以地位才发生了不一样的转变。

九门提督从简单点来说就是现如今的北京卫戍司令,专门守卫着北京城的安全、保障着皇帝在皇城里的安枕无忧。

至于为何不叫北京提督而叫九门提督,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的北京城一共有九个城门,所以在设置这个官职的时候,才采用九门替代了北京,来象征九门提督的管辖范围。


作为保障皇帝安全的重要官职,九门提督拥有着远超其他总督许多的地位,就像所有权力巅峰者都会把重要机关职位安排给自己最信任的人一样,九门提督的人选基本上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这点我们从清朝历代九门提督担任者的身份就可以看出来,在清朝的历任九门提督中,除了隆科多、和绅、福隆安等重要人物,其余担任过九门提督的人大多数是诸如亲王、贝勒这样的皇亲国戚。

亲王我们就不必多说了,在清朝是超品品级,如果九门提督的身份加持在亲王们的身上,不要说是山东巡抚了,这天底下的所有总督都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地位比其高。

和珅等重臣就更加如此,他们担任九门提督期间身上也担任着其他诸如军机处大臣之类的重要官职,在这种种辉映下,就更加衬托出了九门提督的辉煌。

山东巡抚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山东巡抚。

清朝山东巡抚本身的官职不是特别高,只有从二品,不过由于他们一般会加上兵部侍郎(国防副部长)的加衔,所以清朝山东巡抚的官职普遍在正二品。

在乾隆之后,因为山东巡抚兼管了山东提督的工作、被加授了提督职衔,所以清朝中后期的山东巡抚实际上是从一品的品级,在品级上跟九门提督差不多。

至于要说到山东巡抚的本身职责,其实就有点类似于现如今我们所说的省委书记,手中另外掌握着山东的最高民政大权。

从以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山东巡抚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了,简单点说,就是省委书记加上省军区司令的一个重要官职。


如果从具体的权力范围来说,山东巡抚的权力确实是要比九门提督大上不少的,只不过在地位上因为九门提督太过于超凡脱俗了,所以山东巡抚在地位上是根本比不过九门提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