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既然虧,你為什麼還要攬?還要幹?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工程領域已經是一片紅海,並且是滾燙的紅海,競爭之激烈無以言表。於是很多時候,經常看到這種對話場景。

承包商(包工頭):業主爸爸,我這個項目本來就是虧的,您看您拖了那麼久的款項能不能...?

業主:誰信呢?既然虧,你為什麼還要攬?還要幹?

承包商(包工頭):我......

包工頭,既然虧,你為什麼還要攬?還要幹?

我們也經常聽到工程人無奈的感嘆,如今幹工程就像是走鋼絲,一不留神就會掉進虧損的無底洞。有一些更慘的,則直接佛系的說,現在的工程越來越難做了,不虧能保本就已經算是賺到了。

當然了,也許在很多業主爸爸們的眼裡,他們不這樣想。他們經常奉行的一個觀念就是:既然虧,你為什麼還要攬?還要幹

那麼對於這個撕開傷疤帶著血的問題,很多人哽咽了,一時不知如何應答。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和分析下。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為了積累經驗和人脈

工程是一個需要人脈/關係/管理經驗行業,很多時候,對於某個項目即使是虧了,也只能當是經驗的積累,為以後更好的提升做鋪墊。


為了誠信也為了不上業主的黑名單

自己籤的合同,一諾千金。很多時候承包商(包工頭),即使自己虧了,也要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該借高利貸的你得借,工人工資你一分不能拖欠,材料款你必須得清...

所有隻是為了當初自己的承諾。當然了,如果你敢跟業主一哭二鬧三上吊,那爸爸們有一百個辦法讓你上黑名單。


為了企業的品牌、聲譽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品牌非常重要。工程領域經常遇到最低價中標,因此很多項目都是從中標開始就意味著虧損的開始。然而很多時候從公司整體利益考慮,為了打響品牌/拓展某個區域,或者高技術高難度的標誌性工程,更是為了聲譽,同時也為了以後的發展著想,只能忍痛默默承受虧損。


為了獲得相應的業績資質

我們都知道,你要承攬更高一級的業務,必須要有對應的資質,而這就需要你積累申辦高一級資質相應的業績。所以很多時候,可能明知某個項目做下來會虧,但是為了這個業績,也只能咬牙繼續。

包工頭,既然虧,你為什麼還要攬?還要幹?

希望中途能夠扭虧為盈

雖然有些項目也許前期成本測算的時候,就無利可圖。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為了維護自身的誠信、招牌,很多建企都會強忍著淚水簽下合同,希望能夠通過經營過程中提高管理、提高效率、材料補差等其它辦法實現扭虧為盈。


為了穩定隊伍

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底層包工頭,都要養活固定的一大批人員。為此,即使極薄的利潤或持平的狀態下也要去賭一把簽約,履行合同。

當然也並不是說所有項目都是明知虧的,還要硬著頭皮去幹。有一些投標前/進場施工前經過測算,是有微薄的利潤的。但是由於一個工程的工期比較長(PPP的更不用說了),少則兩三年,多則三五年十來年的,所以中間的變數很大,會出現的一些不可預見性的因素。比如業主拖欠款項、環水保、工程地質(隧道)圍巖突變、安全事故、原材料價格的暴漲、政策風向突變等,導致很多項目會從原本測算是微利到最後出現鉅虧的原因。

另外就是甲乙方合同關係,乙方總是處於不利的弱勢地位,特別是出現不可預見的風險時,乙方很難通過變更索賠取得甲方的補償的。這樣一來,本來幾乎沒利潤的工程到完工驗收交付時,由於條件的變化,工期的延長等原因。無論是人工,還是機械折舊,還是銀行貸款利息造成的財務費用等都會增加。不用說,這類工程鐵定是虧的。

而很多時候,明知虧你也得繼續做,可能只是為了養人養隊伍,因為如果不做,隊伍就散了。如今很多年青人都不願意從事工程這個髒累差的行業,因此能夠聚集一幫誓死追隨且不怕髒不怕累的隊伍十分不易。所以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一個包工頭來說,隊伍散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


開頭說了,如今工程領域競爭激烈,再低的價格,你不接還會有別人接。而對於很多老闆來說,能夠來一個項目已經是非常不易了,根本由不得你挑三揀四。外加大多企業手裡不止一個項目,其他項目可能急需錢,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所以很多時候,

明知項目可能會虧也要攬也要接,因為這錢都是一環套著一環,你不接,可能這現金流就要斷了。只要咬牙還能堅持,他們都也會去堅持,只要做下去,就可以養活工人,拿來的錢可以形成現金流暫時週轉,再加上項目持續在增加,至少就能維持現狀,材料商也放心,不會來阻工討錢什麼的,一切還能運轉下去了。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工程這條路就如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樣,你會被裹挾推動著往前走。

而很多時候建築企業都是在賭博,賭業主支付工程款比較及時、賭材料價格不會大漲、賭工地都是平平安安的...


政治使命、責任擔當


對於重點項目(鐵路、國防工程)、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形象工程之類的,一般都是央企承擔建設,對於這類項目,不管是虧是賺,你都得義無反顧的去承擔,因為你是共和國的長子,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