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魏國把秦國按在地上猛踹


《資治通鑑》魏國把秦國按在地上猛踹


咱們上回說到了,魏文侯魏斯喝酒喝的很開心,但是他還是要進山。

對魏斯這樣的人來說,異於往常,必有所圖。他解釋說:“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

這話的意思是:“我與虞人約好了一起打獵,雖然這裡很快樂,但也不能不遵守約定!”

魏斯說完之後,進山親自告訴虞人,由於下雨,取消打獵。這是在說明什麼啊?這是說魏斯的信義。對,咱們現在也說,自己約的自己打。這也是講信用。

信義是道德的基礎,沒有信義,一切都是扯淡。沒有信義的社會,就如同孔雀開屏一樣,看著挺美好的,實際上屁眼已經漏出來了。

咱們不用說什麼大事,就說明天約了一個人,說好幾點碰面。結果在碰面地點、等到花兒都謝了,他卻遲到三年。這個事情還怎麼玩?

信義真的很重要,所以孔子說:“民無信不立。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他們這是在努力的維護,人性中的最基本底線。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覺得我不講信義,反而過的更好,比如說那些老賴。

在這裡我給一個答案,這是因為這個世界還有人在講信義,你是在抽取人性光輝的力量,抽取朋友的耐心,抽取自己氣運的架構。

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公平和博愛還是大多數人的心之所向,你的假面一定會被識破,最終再也沒有人願意和你一切玩耍。如果這個世界上公平和博愛消亡了,你又能騙誰?因為叢林世界,沒有人是安全的,不管你是不是騙子。

不久之後,韓國和趙國鬧了矛盾,就邀請魏國一起出兵攻打趙國。

魏斯說:“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意思是就是說:我與趙國,是兄弟之邦,不敢從命。


《資治通鑑》魏國把秦國按在地上猛踹


趙國也來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仍然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兩國使者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覆,都怒氣衝衝地離去了。你這個魏斯,簡直就是狗咬皮影子,沒一點人味。

後來兩國得知、魏斯是為了讓兩家和睦,就覺得很慚愧。你看人家魏國多地道,沒有乘機讓兩國打起來,自己撈好處。於是兩國都來朝拜魏國。

魏國漸漸的就成了魏、趙、韓三國的老大,魏、趙、韓三國一旦聯合,那就是晉國復生,天下諸侯誰是敵手?

對於韓國和趙國,他們的目很容易分析出來,趙獻侯趙浣的目標是分化韓、魏,從而各個擊破。

魏斯很直爽的告訴趙浣,魏國和韓國比較弱,聯合起來對抗趙國,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你挑撥也沒有用。我們都清楚,聯合你們趙國、攻擊對方是自取滅亡。與你們平分土地的想法、不過是痴人說夢。你們不會放過剩下的那一家。我和你們聯合,那就是脫了褲子攆老虎,既不要臉,也不要命。這種事情,咱不幹。

魏斯也告訴韓武子韓啟章,你也不要因為擔心趙國,就想要聯合魏國進攻趙國。滅國之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趙國的實力太強了,即便我們聯手,也不一定打得過趙國。勉強硬拼的話,必然兩敗俱傷。最終好處、可能會被靠近我們的齊、秦兩國所得,所以我們三家要聯合在一起。

雖然大家對魏斯的說法不見得很認同,但是魏國的態度,卻讓三家暫時和平了,都走上各自發展的道路。

只有強大自身,你才有資格質疑別人。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去質疑博士後。只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個是被人嘲笑,第二個人家不尿你。

李悝在魏國搞了變法,首先改革了政治,廢止世襲貴族特權。然後獎勵耕戰,興修水利,加強君主集權,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這個時候魏國的內力,是非常強大了。內力夠了,接下來就走兩步瞧瞧了。這就是刀磨快了,就需要滿世界找豬了。


《資治通鑑》魏國把秦國按在地上猛踹


周威烈王七年、魏文侯二十七年(前419年),魏國西渡黃河,在少梁築城,建造進攻秦國的軍事據點。少梁就是今天陝西韓城的西南。

這個地盤是秦國的,秦國和晉國在春秋的時候,因為秦國扶立過兩代晉國國君。在這期間,秦晉之間的領土有一些進退。但是基本確定是以黃河為邊界。

你魏國西渡黃河,自然就是侵略了。秦國覺得,納尼?你剛才走的那兩步,是個什麼意思呢?挑釁嗎?

秦國在秦穆公之後、商鞅變法之前,就是一個褲衩,什麼屁都得接著。怪誰呢?要怪就怪自己弱唄。

秦國的反應其實並不小,他們派出很多軍隊。當質量不夠的時候,數量就會被人認同。

可是這都什麼年代了?一點無恥的意識都沒有。人家都變法了,早就顛覆了過去的溫情社會,你還玩梭哈?你鬧呢?

話說回來了,秦國也確實沒有辦法,面對這個局勢,選擇其實不多。秦國面對魏國,和麵對作業的學生是一樣的,寫作業渾身難受,不寫作業心裡難受。

秦軍一面圍攻佔據少梁的魏軍,一面在黃河沿岸建造防禦工事,阻止更多的魏軍渡河。雙方暫時就進入了一個相持階段。

所謂的相持,其實是魏國還沒有準備好,而秦國則是無力主動進攻。

這就好比,女追男,隔層紗,男追女,隔車,隔房,隔她\\媽。以為對等的事情,其實真的不對等。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勢均力敵。


《資治通鑑》魏國把秦國按在地上猛踹


六年以後,也就是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李悝率領魏軍在西河戰場戰勝秦軍,衝破秦軍的西河防線。這是秦國挨的第一個暴擊。

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魏國的世子魏擊、率軍攻打繁、龐二地,將當地百姓遷入魏國境內。繁、龐二地大約在今天陝西韓城的東南。這是秦國挨的第二個暴擊。秦國也就納悶了,這晉國一分為三了,為毛還這麼厲害。

其實這真的不怪魏國,是你秦國弱雞,自己長個包子樣,就別怨狗跟著。

接下來可怕的人出現了,戰爭奇蹟出現了。魏國的相國翟璜向魏斯推薦衛國人吳起。

吳起是一個有超能力的人,只要不被頑固派給壓制住,他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臣子。他就是蒂花之秀,造化鍾神秀,一秀傾人城再秀傾人國。

魏斯對吳起這樣的人,自然是愛不釋手的。周威烈王十七年、魏國任命吳起為攻打秦國的主將,這是魏國的幸運。

人要是運氣來了,貌似天上鳥拉了一坨,落你頭上都是金幣。吳起就那個大個的金幣,落在了魏國的頭上,魏國幸福的天旋地轉。

吳起上任後,魏、秦在西河的僵持局面,徹底傾斜了,魏軍是節節勝利。

吳起指揮渡河的魏軍,對秦國在西河地區的軍事據點進行清除,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在這裡修建了城池。這是秦國挨的第三個暴擊,還是一個大暴擊。

臨晉在今天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臨晉鎮。元裡在今天陝西澄城縣的南部。河西地區大約是今天的陝西洛河、黃河與渭河間的大片三角地。

周威烈王十五年、魏文侯三十五年(前411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這是秦國挨的第四個暴擊。鄭縣可能在今天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

面對魏國的猛烈進攻,秦國舉國震動。褲衩馬上就丟了,沒了遮羞布,咱們還混個毛線啊?如果吳起攻破了鄭,進入渭河平原,就控制了秦國的糧食基地。

渭河平原無險可守,吳起甚至可以一路向西,兵臨秦都的都城雍。這樣的話,秦國就會有滅國的危險。雍是今天的陝西鳳翔。

秦簡公嬴悼子面對這個尷尬的結果,一方面調集重兵防守鄭,一方面派遣使者請齊、楚兩國出兵攻打魏國,減輕秦國的壓力。秦國的這一波看似很騷的操作,得到了怎樣的結果呢?咱們就下回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