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中,“载营魄抱一”的“营”是什么含义?第十章为什么都是疑问句?该怎样理解这一章?

禅观位衍


营,可以在中医营卫之说理解,应指身体,魄指精神。

让精神安于肉体像道一样,能没有分离吗?保持呼吸平和柔顺能像婴儿一样吗?保持心灵纯净像幽深的黑镜一样一尘不染吗?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利用智谋吗?心灵启动,可以永守宁静吗?心灵明白四达通于道,不能依靠智慧。生养万物,不占有她。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他,这是最深厚的德。

♛从本章我的注释来看,比较艰涩难以理解。前半部分六个“能...乎”后半部分讲“”玄德“”。而且六个“能..乎.”一会讲营魄,一会爱民治国,一会讲天门。本篇逻辑性关系在哪里呢?这些和本章最后玄德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也是很迷茫,我查阅了一些书,也只是琢磨了一点,姑且言之。本章前两个问句讲自身修养,中间俩讲人事也可以说是政治,最后俩讲学问和体悟道。最后引出玄德。由身及事再及道(心)。

♛“能.乎”两两一组,由内及外,是彰显内为外因。只有做到精神内守化而为一,外向表现呼吸道才能像个婴儿一样柔顺,身体具备婴儿一样的生气。把心灵之镜涤荡干净,幽深平静没有私心,做事情,就会仁爱人们,治理国家不需要凭借智慧制定机谋。把心灵打开永守宁静虚空,就能做到体悟天道,通达天地之道,哪里还需要利用智慧去思索。这就是所谓的最深远的德,它生发,它广蓄万物,不从中占有什么,不去支配什么,却完成通达了一切



玉刚Lotus


《道德经》第十章怎么理解?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译文(大意):

能把灵魂和肉体融为一体,永不分离吗?能把精气调和到致柔的状态,象婴儿一样纯朴吗?能清除思想上的尘垢,让心像明镜一样一尘不染吗?热爱百姓,治理国家,能保持无为的境界吗?能不受五官的困惑,保持安静、守住柔弱吗?能通晓天地万物,明察秋毫而放弃智慧吗?

生养了万物而不自夸,帮助了万物而不居其功,成就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就是所说的深刻而广远的品德。

简单解读:

这一章,老子用了六个问句,涉及“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民治国”等诸多内容。强调人生修养,重在修身。如何修身?老子在问中作出了回答,答案就包含在问中。老子认为,灵魂与肉体,即“道”与自身必须合二为一,紧密结合,不能分离。必须把精气调和到致柔的状态,象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朴。人生活在世上,难勉受到世俗的侵染,因此要不断地清除杂念,清除私欲,使心灵如同一尘不染的明镜一样。爱民治国,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什么功劳,而是要把自己置于无为的境地。做人要甘于“守雌”,处于柔弱。能够明察天地万物,也要自觉地摒弃所谓“智慧”。从根本上说,这是老子从“道”出发,对人们特别是对统治者提出的“修身”的基本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章的最后一段,从“生之畜之”到“是谓玄德”与第五十一章重复,可能是错简或传抄造成的。这里对这段文字只做译文,不做解读,有机会解读第五十一章时再说。


布衣闲人10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我的读解:载,车载。这里指身体这个载体。营,营卫。指营气和卫气,营气为阴,卫气为阳。魄,魂魄。魂为阴,魄为阳。营魄:表示阴阳。抱一:阴阳和而为一之道,即太极阴阳之道。专,纺锤。柔,柔软的线。玄谓之同,假为铜。览,观也。玄览:铜镜。疵:瑕疵,毛病。天门开阖:天门开是日出,天门阖是日落。雌:雄起雌伏,引申为顺从。智:不是智慧,而是伪智巧诈,搞阴谋诡计。玄德:道德。天为道,地为德。天玄地黄,玄为天,故而玄德是道德。我的译文:侯王身体力行太极阴阳合二为一之道,能做到行阳道与积阴德不分离吗?用纺锤捻线时气息平稳,手指能够像婴儿一样柔软吗?清除铜镜上的灰尘,照见形象没有毛病吗?以爱民为出发点的治国理念,能做到无事之先作为(无为)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够顺从这种作息时间而不怠政吗?以明白四达(正大光明)理政,能够做到不搞伪智巧诈(阴谋诡计)吗?天生万物,地养万物。天地生养万物而不拥有万物,无事之先作为而不恃才傲物,为万物的尊长而不主宰万物,时今将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称作道德。本章开篇就是六问,这是问侯王能否做到这六条做侯王的基本标准。后面六句话,是讲做侯王的最高标准,就是像天地那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就是道德。


朱清国1


章曰: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 1,《道德经》第十章编目:识〈有无同一〉规律知的灵魂。

解读:〈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对人及人类本质的髙度概括。载营魄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灵魂者:是大脑机能的表现,大脑能通过感觉对存在进行认识,以此分辨事物;此事物为此事物彼事物为彼事物,不能混淆更不能混乱。这要靠事物存在之特殊性与以分辨。事物和认识一样也是从无到有,有无相生,的认识过程。

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无限性,“抱一”之〈一〉是存在认识论“有无同一”规律之〈一〉。一个一个存在的事物是认识之源,与认识论是不能分离否则就会产生唯心主义的错误,为宗教迷信开方便之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在这宇宙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毎个事物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构成这种特殊性的因素就称之为专气。(有点像现在所说的基因)专气决定了 鸡蛋能变成小鸡而石头则不能。。致柔:柔弱,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事物这种专气致柔的生命性,就如婴儿成长一样伴随,事物的终身。你能这样认识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涤除:不用。玄:有无同一。 鉴,:鉴别。不用“有无同一规律来鉴别事物能不发生错误吗?。

23

爱民治国,能无为

爰民治国 。厶

 


老乔218152046


本章是【老子】中最为难解的一章。但通过对【老子帛书】的研究,我们还是能够对其进行完整解读的。关于【老子帛书】,可以参阅本人的付费专栏【老子帛书原旨】。

具体到本章,通行本一般写做: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也, 是谓玄德!


而帛书则写做:

戴營袙抱一,能毋离乎?

槫氣至柔,能婴儿乎?

脩除玄藍,能毋疵乎?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 是谓玄德!


首先,对比本章的第一句。

通行本写做【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帛书原文曰【戴營袙抱一,能毋离乎】

戴,《说文》曰:分物得增益曰戴,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又与「载」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载。營,《说文》曰:环绕而居也,军垒曰營。營,即今字「营」,引申为环绕而居,营卫君主的亲军,即军队。袙,pà,《说文》无此字。《集韵》曰:帐也。帐与营,形成对仗。故引申为行营帐内,辅佐君主的近臣,即官僚。毋,禁止也。


所以,帛书之【戴營袙抱一,能毋离乎】,意即:

分享物品与军队和官僚,以换取拥戴,并且抱持民心,团结一致,就能禁止离心离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和下文之【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也是存在呼应关系的。

——为什么答案是否定的呢?

——老聃马上解释到【槫氣至柔,能婴儿乎】?

——凝息聚气,使身心达到可曲可直的柔和状态,就能是婴儿了吗?

这显然同样是不可能的。


因为【婴儿】是一种自然状态,而【槫氣至柔】则是一种人为的扭曲状态。

因为【民心不离】是一种自然状态,而【爱民栝国】则是一种人为的扭曲状态。


统治者一切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要巩固权位,禁止离心离德。

通过分享利益,换取军队官僚的拥戴;

通过施行仁爱,爱民如子,换取民心;

通过控制国家,把握机关,掌控权力;


然而:


一旦利益开始发生冲突,军队和官僚,就会叛变离心。

一旦仁爱开始破坏公平,民众和民心,就会分崩离析。

一旦控制开始钳制自由,机关和权力,就会背道离德。


所以,老聃以为,应当舍弃这些人为的,有意识的东西。所谓分享利益,施行仁爱,控制机关,等等,这些政策,所能换来的,只能是一种扭曲后的结果。


天下之治道,在无为治也。统治者,真正要做的,应该是:


——停止军队与官僚,对民众的压迫与盘剥。


——放弃仁爱与私心,还民众以真正公平公正的环境。


——淡忘机关与权力,和民众之心,同文明之向,使天下复归于自然,复归于自由,复归于道德,复归于无极。


所以,老聃后文曰:【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叶培盛


289《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承载。

营:行动,目标。

魄:精神,价值观。

一:真理。

柔:生命的特征。

涤:洗涤。

疵:瑕疵。

玄:根本,本质,空虚,奇妙。

玄德:道本来的秉性,原来如此。

导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跟(天地)真理保持一致吗?心中那种最纯洁,最纯真,最原始的生命气息,能够保持婴儿一样自由自在,纯洁无暇吗?在心灵的最深处,在最本质的心思意念中,能够消除一切私心杂念保持单纯吗?热爱人民,治理国家能够像大道一样公平,公正,公义吗?天门开合,自然造化,怎么可能不是刚柔并济,阴阳共生呢?日月星辰运行有序,春夏秋冬不时而至,世间万物没有一样可以离开规律而独立存在,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被遗忘,这难道不是最智慧的知识吗?真理生规律,能量充满规律,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天地因真理而立,万物因能量而生,善良从来不因为自己有功而桀骜不驯。天不隐奸,地不藏私,播种而不收割,施恩而不图回报,从善如流,这就是大道本来的秉性啊。


裘承信微读道德经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习道德经需有宏大的视角,有敢于俯视全世界的魄力。缩短历史,放大事物的方法论。不可局于当下的具体事情形势中,不可拘泥于前人的解释。亦不固滞于一词一语的释义。

正像道德经所言,世人皆谓我道大不肖,若肖不为道也。

由此种要求与状态,才能够以现实存在的事物为目标,找到其中激烈变动的因子,放大,解剖,研究,最后以现实存在运动形式加以表达。

整句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找不到合适的的解释,只能大概说说。就是下决心做某一件事物为已任,做到至善,就要时时照拂,发扬光大。

就象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际,就是党委制度,但不能只是说说,浮在空中。必须团有党委,连有支部,班有小组。大事必须通过党委,一票否决制。也是高压线,底限。

就像君子慎独,人多的地方是君子,人少怕地方也要君子,清夜独处,问心也要无愧。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时时勤照拂,莫使惹尘埃。

士不可以弘意,任重而道远。

孟母三迁,断机柕。

用人不疑。

虽领城不同,但可类此,意会于此。

象易经里说的,游魂为变。

也有圣经传教士圣保罗说的,你觉得你看懂了,你就看懂了。

为道之人,怀玉衣褚。心里觉是这么回事情,但又往往讲不出来。不能保证完全正确,是否为人承认。不如不语。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美好的结果总是证明你是正确的,现实不是这样的吗。


董事长慢慢懂事慢慢长


老子该章节内容,应该不是疑问句,而是反问句。

营为动词,本义是四周垒土而居,可以理解为围绕着某个中心构建固定不变的状态(围绕而居、营谓周垣)。如营业、营造、营运、营养……等等。中医也有“营卫之气”,行于脉中为营,行于脉外为卫。

老子所言“载(承载、背负之意,帛书为戴,覆之于上为戴,可以引申为是敬奉)营魄(依赖身体存在而表现出的精气神。帛书亦写为袙,袙为帐,所喻与魄相同)抱一,能无(帛书为毋,禁止之意)离乎?”,其大意是:敬奉(背负)以中心构建某种具体形式为而固守不变,能否禁锢背离的情形出现呢?抱一,岂能忘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此句之后的“专(抟,凭借、专注于)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能毋以知乎“,也都是以举例的方式,阐释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修身治国之理。世事时移,能固执一端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 是谓玄德!”应该是老子在本章节所要表达的主旨,如何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意是:事物产生与成长的发展过程,生而不违逆其根其本,长而不妨其修其制,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奥难以理解的修为。


李培军


个人见解,读古书,尤其老子的书,不可过度拘泥于对字、词、句的对应解读,而应着眼于全段全章,可能的话,最好是将全篇的逻辑关系理清楚,弄明白作者写作全文的本意和大义,之后,再折返回来,逐字逐句一一解读。其间,也许有些字词难予理解,不妨绕开。毕竟,看清了全文的概貌,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理解不了的,一时弄不明白的,放一放再说。不是不想究真,毕竟相距一两千年的时空距离,即便所谓专家学者们至今都在争论不休呢。

本章老子连发六问,是想强调六问之下,其实人类无一能做到,所以人类必须学习道(宇宙时空及其运行规律),必须尊祟道的法则。

以下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对老子《道德经》第十章的理解,供参考。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意译解:

肉身与灵魂合为一体,能不再分离吗?通过最极致的柔韧锻练,能回复到婴儿的状态吗?

内心若是明镜,能涤除所有尘埃吗?爱民治国,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不乱作为)吗?

当天门(百会穴)开合推动阳性(雄)物质能量运行时,能同时接受阴性(雌)的信息能量吗?通晓时空世界明白宇宙法则之后,能放弃智巧不再自做聪明吗?

宇宙时空(道)生养万物,从不据为己有,也不恃为己功,更不会主宰万物,这才配称玄德。


刘怯之


要解釋這句話一定要全章理解,全文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營”是“營衞”的簡稱。黃帝內經中營衞指的是精氣,“魄”是魂魄之意,營魄就是人體的精、氣、神,全句的意思是: 承載精、氣、神的身體能身心不分離嗎? 調息呼吸能像嬰兒般至柔順和嗎? 心境能像鏡子常保清浄而不擦拭嗎? 愛國治民能無爲而治嗎? 開天眼神通能守雌低調嗎? 通達智慧之後還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嗎? 只有身具“道”才能做到。而“道”生萬物、畜養萬物、從不將萬物生養的功勞據爲己有這種無私的作爲叫作“玄德”。 老子用六個問句的目的就是要説明“道”的修爲法以及得到“道”之后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