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東北大學,一所值得銘記的實力高校!

一年時光說長不長,回首東北大學每一次前進的腳步都歷歷在目;一年時光說短不短,365個日日夜夜的收穫何其之多。每一個為之驕傲的成績背後,都浸潤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投入。今天,讓我們透過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數字回憶關於

東北大學的2019年,用數字看東大成果,用數字讀東大未來。

1. 遼寧省計劃向東北大學投入10億,支持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2019年,遼寧省政府下發了《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方案》,遼寧將籌集資金70億元支持"雙一流"建設,其中向東北大學投入10億元,支持東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方案》指出:

目前,東北大學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居於國內前列和國際前沿,其學術影響力被國際公認;"冶金工業流程"學科群在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國際上和行業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學校將以"控制科學與工程""冶金工業流程"學科群作為創一流突破口,帶動其它學科創一流。

2. 東北大學以獎項數量591項,總分93.62分,位列全國第10,遼寧第1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佈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結果。在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TOP300)中,東北大學以獎項數量591項,總分93.62分,位列全國普通高校第10名,遼寧省普通高校第1名。

東北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近年來,學校以拔尖"三創"人才培養為目標,以"重教育、重實踐、重成效"為原則,以"專創融合" "賽教融合""產創融合"三融合為特色,協同打造理論教學、創新實驗、雙創競賽、成果對接、創業孵化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積極構建以"兩分""三創""四化"為核心的育人體系,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鍛造創業精神、造就創新人才,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創新創業教育生態。

僅2019年,東北大學累計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競賽國際級特等獎1項、國際級一等獎15項、國際級二等獎45項、國際級季軍1項、國家級特等獎6項、國家級一等獎41項、國家級二等獎58項、國家級三等獎82項等。

3. 東北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5.5%,位居全國前列

東北大學2019屆畢業生總數共計8520人,其中本科畢業生4783人,碩士畢業生3392人,博士畢業生345人。在全國各大高校公佈的2019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軟科彙總了其中26所一流大學的相關就業數據,東北大學以95.5%的就業率位居全國和東三省前列。

2019年,東北大學進一步推進"校、院、專業"三級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建設,結合學科專業發展特點,持續提升畢業生就業市場規模與質量。2019屆畢業生中到中高層次用人單位就業比例約50%。大批國內重點行業和領域內領軍單位已與東北大學建立了穩定的人才合作關係,每年均會前往學校招收東大畢業生。下圖為東北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重點單位TOP30。

在升學方面,東北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的升學比例為49%(包括國內升學和留學),較2018屆提升3.3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畢業生國內升學高校主要為"雙一流"大學,留學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下圖為東北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升學高校TOP20:

4. 東北大學獲2019年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直接經費1939萬

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佈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立項名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柴天佑教授牽頭申報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直接經費1939萬元。

工業製造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實現發展升級的國之重器。中國製造業如何由大變強,發展工業人工智能毋庸置疑。柴天佑教授牽頭申報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有望實現智能製造的遠景,即將企業原來的ERP/MES/PCS(DCS)三層結構變為由人機合作智能優化決策系統和裝備(過程)智能自主控制系統組成的兩層結構。具有了感知、認知、決策功能,解決無法實現ERP、MES、DCS(PCS)無縫集成優化的難題,實現企業決策與控制一體化,從而實現製造流程全局優化。在典型重大耗能設備取得引領我國新一代智能製造的示範應用成果,使智能系統的決策水平優於優秀的知識工作者,使先進企業的重大耗能設備節能效果顯著,單噸能耗指標達到國際領先。

5. 東北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獲批立項,獲中央財政經費2627萬

2019年,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印發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立項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據通知,東北大學牽頭的"分佈式信息能源系統的智能進化機理和設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獲批立項,

項目中央財政經費2627萬。

"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屬於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領域。專項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以解決重大共性科學問題為導向,圍繞可能產生變革性技術的前沿交叉基礎研究進行戰略部署,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東北大學牽頭的這一項目針對分佈式信息能源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的重大國家需求,以信息能源耦合建模和立體協同智能進化算法為基礎,突破傳統能源孤立分析模態和阿爾法零算法侷限,研發自學習智能終端和自適應立體協同管控系統,實現"人-機-信-物"的群智優化和"自-互-群-雲"的協同進化。

6. 東北大學以11718.61萬元的合同金額,位列全國高校第9位

2019年,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聯合召開《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8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新聞發佈會暨研討會。東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入選該報告,且多項指標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其中,在2017年高等院校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三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排行中,東北大學以11718.61萬元位列第9名。

(節選前15名高校)

多年來,東北大學在技術創新、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了學科、人才、科研、產業良性互動發展。學校入選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及國家發改委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2016年東北大學輸出技術成交額全國第一,2017-2018年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額直屬高校排名第5位。學校堅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命健康和交叉科技前沿等領域,推動大學科學園建設,為東北大學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礎。

一個個數字的背後凝聚著東大人自強不息的堅定信念,蘊含著東大人孜孜以求的遠大夢想。從科研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從學科建設到人才培養,東北大學身體力行地交出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答卷。面向未來,東北大學正堅定地走"創新型、特色化、開放式"發展道路,為建成"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錚錚誓言,字字鏗鏘:"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奮勉乎吾曹?"

瀋水之陽,南湖之畔,歡迎廣大優秀學子關注、報考東北大學,在這裡開啟全新的人生旅程,在這裡感受無窮的學術魅力,在這裡廣結天下的良師益友!

素材來源:東北大學官微、東北大學官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