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打开任意门

动画片《哆啦A梦》里有一个频繁出场的著名道具——任意门,它可以将主人公送达“以地球为中心的10光年任意空间”。这个有趣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另一种形式的展现。

高校的返校日程仍在延期,空旷的教学楼没有昔日的热闹景象,但在摸不着的“云端”,无数电子字节跳动构架出一间间虚拟教室,实现了一堂又一堂跨越物理空间的云中课堂。于是,我有了一个穿越云教室“任意门”的机会,来一场“超级旁听”。

周一早8点,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于冰沁老师的《风景园林简史》开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和法国园林有什么不同?历史文化、民族性格都能在庄园园林的格局、纹模中明显找到影响痕迹。10点,赵冬梅老师的《建筑史纲》娓娓道来,谁是世界上第一位建筑师?埃及金字塔是怎么演化的?精妙的建筑构造揭示着古埃及人数学、天文、地理智慧,一切是那么令人叹为观止。周二傍晚,曾经24次参与极地科考的上海交大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教授带大家“走近海洋”,科考船载着多学科交叉“编织”的“网”,在大洋中摸索着蔚蓝深海的无数奥秘……此外,“任意门”还打开了华东政法大学最热门的刑法课、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课、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心理课……

云听课是愉悦的,不同学科的课程打开不同“新世界”,风景甚好。这让我回想起青葱的大学时光,新知的乐趣在于好奇心、求知欲的满足,以及对更多未知的探索冲动。

大约在2012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创办了一个公开在线课程项目,要将全球好大学的好课程通过互联网开放给愿意学习的人,包括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和社区里的居民,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世界最高教育水平”,以改善个人生活和社区。这场星火燎原让“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成为2013年的热门词之一。中国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各高校的努力,目前各专业课程平台上开放的在线课程已经多达2万门。而在B站等年轻人喜欢的视频平台上,也汇集了各式各样有趣的学习视频。

这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旁听生。这扇任意门,触手可及。

易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