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么?

黄草原上的教书匠


乡村教育缺的东西很多,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由于地处乡村,经济不发达,所以他们的硬件措施不好,校舍不好或者活动教学的设施不齐全。当然他们的师资也是很欠缺的,这一切的软硬件设施都是遏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现如今最制约乡村教育的我认为应该是学生的家长们,也就是乡村的成年人。硬件条件不好,孩子们和老师都能克服,并且这几年国家也加大了乡村教育的投资。老师师资差,这些年也有太多的大学生下乡扶贫。这些都在逐渐的变好,那为什么乡村教育还是不好,甚至越来越差呢?这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深入思考。

当代农村虽然比以前富裕了,但是对孩子教育却不如以前了,可能很多人也重视了,但是以身示范性差了,督促少了,只是口头上的重视,在行动上差远了,这也是乡村教育落后,发展不起来甚至越来越差的原因所在。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得说,但现如今的乡村,你看看,孩子们大多都在干什么,几乎人人都抱着一个手机玩游戏,没有节制,甚至都能玩一整天,他们的父母此时在干什么?也许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没精力时间管孩子,但那些成天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也很多如此啊?所以,父母不仅要督促监督孩子,更要有高质量的陪伴,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听你的,才能使孩子成才成长。

乡村教育缺失的不是校舍,也不是师资,应该是陪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不应缺少的就是父母亲人的陪伴,没了陪伴,他们把时间精力都干什么了?手机反而成了他们的唯一伙伴和精神寄托,在虚拟的世界里迷失自己。这样的乡村教育能发展起来吗,不可能。

而要解决这一现象,是我国的以后发展的长久问题,现在我们精准扶贫,其实就是要让农村更多的人富起来,只有富裕了,可能才会有更多的人有时间有精力陪伴孩子。富起来只是物质上的,还要对他们精神扶贫、文化扶贫,让农民开阔眼界,让他们解放思想。物质上、精神上、眼界都提高了,乡村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漫步在乡间小道,诉说着生活点点滴滴,谈论着一些国家大事。

乡村教育任重而道远,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