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蓝玉、胡惟庸、李善长一起造反,能扳倒朱元璋吗?

唯美短句精选


答案就两个字:做梦。

权臣想要造反扳倒皇帝,无非是政变、兵变这两种方式,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他们没有政变的基础

建国初期的朱元璋,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是个什么形象呢?毫不夸张的说,是驱逐异族、解救万民于水火的大英雄大豪杰!

百姓对视自己为低等人的元朝有多痛恨,对朱元璋就有多敬爱。

此时蓝玉、胡惟庸、李善长要是敢站出来说:“乡亲们,你们都被骗了,老朱是个大坏人!”

不等锦衣卫动手,百姓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们。

诚然,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是很残忍的,或者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对贪官污吏最狠的皇帝,犯事的要么斩首示众,要么剥皮充草,受尽酷刑,不得好死。

但老百姓对此喜闻乐见好吗!在他们眼里,这才是真正为民着想的好皇帝。因为他出身于草根,所以特别明白草根的喜乐痛苦。

也就是说,朱元璋有民心,造他反的都是乱臣贼子。别说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面对的也是天下人的反扑。

那么,朱元璋对百姓是很好,会不会因为太过严厉而不得臣子之心呢?不会。

任何一个推翻腐朽旧政权的新势力,最初那一拨人必然是怀着崇高理想的,私心最少,公心最强。虽然也会考虑个人得失,但以大义为重。

只要朱元璋做事出于“大义”,在他们看来就是明君。个别人想要为私欲而发动政变,破坏好不容易得来的天下太平,必然会被他们所阻拦。

所以光凭蓝玉、胡惟庸、李善长三人,是无法动摇朱元璋的,除非所有大臣凝聚成铁板一块共同对抗朱元璋,但那是不可能的。

二、他们没有兵变的实力

政变是不行了,兵变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三人有什么权力。

胡惟庸是最先倒台的,就先说他。他官至左丞相,是百官之首,理论上可以管辖百官,但自古兵权都是另一个体系,丞相可以过问军事,却没有权力调动兵马。

蓝玉是第二个倒台的,他是大将军,有实打实的兵权,也有忠于自己的将领,如果他起兵的话,的确会给朱元璋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他还没来及起兵就被锦衣卫告发了,即刻下狱。

因此案而被杀的公侯伯、文武官员约有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有许多是被株连的。换言之,蓝玉的死忠不足一万五千人,听起虽多,但在国家层面上来说,少得可怜。

至于李善长,和胡惟庸一样是个文臣,根本没有兵权。

总之,哪怕蓝玉、胡惟庸、李善长三人一起造反,也不可能扳倒朱元璋,因为当时压根就不存在造反的土壤,这也是他们始终没有行动、只敢在私下搞小动作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虽然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上杀心过重,牵连了许多罪不致死的人,但从客观上来说,这的确清除了不安定因素,保障了初生的明朝不至于成为像秦、隋那样的短命王朝。

天下不起战乱,百姓也能成为太平人,这是他们的幸事。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绝对不可能,虽然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这也只是说的想法,并不是说,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这三个臭皮匠绑在一起,就是朱元璋的对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朱元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都知道,除了李善长是明初开国六公以外,蓝玉和胡惟庸都是小一辈的人,胡惟庸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胡惟庸能够成为左丞相也都是靠着李善长的提拔,而蓝玉更是侄子辈的人。


而之所以会说他们三一起造反,基于一个前提就是胡惟庸在1379年被告发要造反的事实。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1379年,题目中这几个人都在干嘛。

李善长

公元1376年,朱元璋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生病了,刚刚成为皇亲国戚的李善长竟然不来探望朱元璋的病情,这让朱元璋十分生气,李善长也因此获罪,尽管如此,不久之后,李善长还是和曹国公李文忠一起统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这个时候的李善长虽然手上仍然掌握大权,而且是朱元璋亲自允许的,但是因为之前的事情,已经地位有所下滑了,再不是开国之初那么风光了。

胡惟庸

胡惟庸在杨宪被朱元璋杀掉之后,地位逐渐升高,后来更是成为左丞相,名副其实的文官之首,生杀大权在握,有些事情甚至不向朱元璋禀告,自行解决。

而且还因为日渐膨胀,慢慢的有了异心,联系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在外私自收集兵马。

蓝玉

蓝玉也是在朱元璋起兵没多久就开始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1374年,蓝玉带兵攻克占领兴和,复活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在1378年,蓝玉又和母婴一起征讨西番的叛乱,因为在第二年,也就是1379年,蓝玉因为得胜还朝,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

蓝玉在军中的威望变得更高了,而且还获得了世袭侯爷的封号。

朱元璋

其实我说朱元璋,主要是为了说他的身边还有谁。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初期,开国六公中只有李善长是文官,其他五个人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除了邓愈是在1377年去世了以外,其他四个人可都是活的好好地啊。

这几个人,都是在军中的地位无比高大,很多士兵都是跟着他们出生入死的,蓝玉他们想要命令所有士兵一起造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能够呼应所有士兵谋反,那何谈扳倒朱元璋呢。

所以我说朱元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三个人本来就干不过朱元璋,更何况朱元璋还有这么多武将在身边呢,不说那些文官,这些武官就足矣灭掉三人的合力反叛。

朱元璋的锦衣卫

要知道,朱元璋的锦衣卫可是明朝初期人人生畏的机构,他们可以抓捕任何人,并且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之初是为了监视自己身边的大臣的一举一动,影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身边跟随自己十多年的随从都被发展成了锦衣卫,厉害之处可见一斑。刘伯温身边都会有锦衣卫的存在,更何况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了,虽然说胡惟庸在谋反之初,可能朱元璋并不清楚。

但是如果自己手下三位大臣同时谋反,而且还是一起的,朱元璋手下的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谋反的火苗刚刚兴起还不到燎原之势的时候,就会被朱元璋掐灭在摇篮里了。

朱元璋本人

我们就算不说朱元璋身边的大臣和锦衣卫,仅仅朱元璋自己,就不是一个轻易能被扳倒的人。

朱元璋手下,功劳最大的不是蓝玉,而智谋最高的也不是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哪怕杨宪、刘伯温也被朱元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徐达,汤和等人也是俯首帖耳,不敢造次,所以说朱元璋的手段非常。

不然朱元璋如何从一个放牛娃或者说化缘的和尚成长为一代开国君主呢。

所以说,哪怕是名相李善长、胡惟庸和悍将蓝玉绑在一起也不能是朱元璋的对手,更别提要扳倒朱元璋了。

你们觉得呢。


小太阳D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李善长、胡惟庸、蓝玉三人。

李善长(1314年-1390年),今安徽定远县人,大明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朱元璋曾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李答:"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李善长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从不差缺。朱元璋招贤纳士时,李善长起草文告并负责考核,郭子兴曾想夺人所爱,为已所用,被李善长坚决谢绝,李善长提出专卖两淮之盐,设立茶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制使国强民富。

朱元璋对他加官晋级,赏钱封地,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嫉妒如仇,待人苛刻。李饮冰、杨希圣,中丞刘基等人,只因鸡毛蒜皮小事,被其上表陷告。

胡惟庸(?-1380年),与李善长同乡。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被朱元璋处死。

胡惟庸因同乡李善长举荐,平步青云,后因多年为相,遂忘乎所以,有事不奏自行决断,热衷功名之徒等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水深数尺,别有用心之人争相说是祥瑞之兆,更有人说胡惟庸祖坟晚的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从此有了异心。

胡惟庸暗中招兵买马,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经多次诱惑后的李善长答应加盟,万事已备,不想坑爹的儿子坠车而死,胡惟庸报仇心切,怒杀车夫,欲叛逆之事逐年败露。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株连蔓枝,前后株连竟达十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列洪武四大血案之一(另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

蓝玉(?―1393年),与李、胡同乡,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作为太子妃舅父,成为朱元璋给儿子朱标组建当时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的核心,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预备。不料朱标早亡,皇孙年幼,老朱为了皇孙,将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屠戮干净。

蓝玉在遇春帐下效力,有胆有谋,拿昆明、占大理、征元太尉纳哈出,逢战必胜。特别是在1388年,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朱元璋对其优礼有加,蓝玉便日渐恣意骄横,蓄养庄奴、强占民田,驱赶御史,纵兵毁关,强暴元主的妃子等。

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从上可以看出,胡、李曾经达成同盟,但并未成功,如三人联手,也肯定不能成功。

自从盘古开天地,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字国瑞,出身贫寒,家徒四壁,父母又亡无钱无地埋葬,小时候靠给地主家放牛勉强度日,后因生计所逼沦为和尚、乞丐。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后改名元璋,1368年朱元璋称帝。

元末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朱元璋在那种动荡、战乱不堪的局势下一登大统,可见朱元璋的政治、军事才能都不是盖的。

朱元璋出身草根,深谙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恨之入骨,所以对其惩治手段非常强悍严厉,最有名的就是“人皮食草”,他在位的31年,是中国封建王朝最清廉最高效时期。

朱元璋在位期间,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还富于民,抑豪强,解放奴婢等等,绝对是勤政爱民的皇帝,他当政期间被誉为“治隆唐宋”。

朱元璋手下高手如林,文臣有前知五百年、后知百载的刘基等,武将有:徐达、常遇春、冯胜、朱沐英、邓禹、李文忠、汤和、胡大海等人。

朱元璋驱除北元,一举洗刷了汉人百年耻辱,可谓是汉人心中的英雄,况且天下苍生经历多年兵荒马乱、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苦难,刚刚天下太平,过上点好日子,谁又想战争呢?纵观中国二千年的封建历史,哪次改朝换代,不都是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发生的呢?哪次不是在人民的支持下成功的呢?

综上,可以肯定的说,即使三人真的一起造反,不过是螳螂挡车、蜉蝣撼树,自取灭亡罢了。


美丽青春您真痘


看看毛主席对帝王军事才能的排名,李世民第一,朱重八排第二,老朱是从小兵,一仗一仗打成皇帝滴,战略眼光更是NB,手上又掌握着皇权和民心,和他怼,只要健康状况没有问题,这几位死得早,这也是那些开国牛人们只能伸起脖子,等着老朱灭族原因。


追风去的火


朱元璋确实很害怕这么些个人搞到一块的,特别是文臣和武将,他们若是勾结在一起的话皇帝会很难受的。但是若想扳倒朱元璋那就是白日做梦,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为何蓝玉、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并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其一、朱元璋威信太高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做到皇帝,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而且他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大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是朱元璋一手给提拔起来的,他们之所以可以位高权重都是朱元璋赐予的,但是朱元璋若是想给他们撸了,那也是找个理由的事情。

他们三个若是勾结在一起确实会令朱元璋很难受,而事实上胡惟庸、蓝玉等人确实让朱元璋很难受的,而且他们党羽众多,结果呢,朱元璋振臂一呼他们一个个不都死翘翘了?他们说是斗朱元璋的儿子们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和朱元璋都确实还太嫩。


其二、朱元璋掌握着军权

在大明已经是君主权力高度集中了,再厉害的将领也只有打仗的时候皇帝派给他们兵他们才可以出征,若是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们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所以他们不仅威望无法和朱元璋相提并论,仅仅没有兵权就让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扳倒朱元璋。

即便是他们在朝堂之上把朱元璋一直蒙在鼓里,但是凭朱元璋之心机迟早会发现端倪的,到那时候他们无论多少人勾结都是朱元璋的刀下亡魂。


朱元璋的锦衣卫情报很厉害

朱元璋为了了解他的臣子们的情况,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务机构,那就是锦衣卫。锦衣卫其实就是朱元璋对大臣们的监视,由于朱元璋比较多疑,所以他不相信任何人,而锦衣卫就是要把大臣们的所作所为都告知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的情报这么厉害,他们三个若是勾结到一块的话只会早早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情报加上权力足以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唐朝的长老


造反成不成时机是第一位的。

胡惟庸没啥威信,淮西中级官僚,能有地位,朱元璋给机会。除了拉关系该人没啥真才实学。

蓝玉,洪武后期第一名将。太子朱标的班底。能力可以。

李善长明朝第一功臣,朱元璋的萧何。

但是,就算这些人绑在一起对抗朱元璋,绝对秒怂。先不说能不能拉起队伍,就算能,朱元璋登高一呼就做鸟兽散了。

朱元璋靠邪教,反动会道门起家,早已牢固树立起了在民众,兵士间的威信。经长期战乱民心思定,乱个屁。


挑战一切613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古往今来,造反的人很多很多,但要选一个最最专业的人,无疑就是朱重八!

首先朱重八是真正的一文不名,从乞丐到皇帝,这个难度,显然远远高于亭长出身的刘邦!而且刘邦面对的只是一个各类游戏里平均智力水平低于60的对手项羽。。。

朱重八要面对的是百万蒙古铁骑,狡猾的陈友谅等人!

而且大明建国后,朱元璋依然本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原则,向丞相制度,贪官污吏开炮,一手制造了胡惟庸案,郭恒案,空印案,蓝玉案等等,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但依然无人敢反!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人对朱元璋的恐惧,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内阁制度造成文官结党,密谍制度造成阉党横行,但这些实际上是取决于皇帝的能力,比如嘉靖,弘治,万历,天启都是玩的转的高手,当然成化,崇祯这些玩不转的,自然大权旁落,朝局不稳。。。

朱元璋最厉害的还不是自己,而是把自己的造反基因也传给了后代,他的儿子朱棣也创造了历史,推翻了一个新建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完美推翻了几千年孔圣人建立的君君臣臣的规矩!并开创性的诛了反对者的十族!说明朱棣家学渊源,继承了朱元璋的造反学!并发扬光大!

最后,朱元璋的孙子朱高熙,朱宸濠,都玩过造反副本,可见,造反的血液,是老朱家骨髓里的,你认为这几个点心能对付朱元璋?


小山村的狼哥


这个问题蛮有意思。但提问者忽略了重要一点,这三个人谁当老大?蛇无头不行。当年刘邦就是给手下推为老大,赵匡胤也是给手下黄袍加身。

几个人一窝蜂去造反,估计两下给朱元璋收拾了。



不花钱降温工程


可以肯定的回答,扳不倒。

首先,朱元璋是什么人?是从一个乞丐,一步步成长到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这在整个中国五千年历史都是独有的。这样的人物,别的不说,光是个人的威望,就是非常难以被撼动的。

其次,李善长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开始只是负责为朱元璋掌管文史书籍,后来随着朱元璋势力的扩张,地位水涨船高,负责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可以这样说,在朱元璋自身成长的同时,他的部下也在跟着成长,李善长也不例外。

胡惟庸是李善长举荐给朱元璋的,其人能力很强,特别擅长处理政务,因此在后面能接了李善长左丞相的班。蓝玉,原是常遇春帐下的人,后经常遇春举荐,从而崭露头角,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

观察这三人的起家之路,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未追随朱元璋之前,李善长和胡惟庸只是寻常文人,蓝玉则更是普通小兵。三人在进了朱元璋军中后,才一步步跟着朱元璋登临天下。

而后,在明朝开国后,朱元璋何等人也,一开始在制度上就限制了将领们的兵权,将调兵之权收归中枢,并把自己的儿子们封为塞王,统管边境精锐将士。在文官方面,一方面压制丞相权力,使其难以结党,另一方面设立锦衣卫,监察天下。

在这样的局面下,李善长、胡惟庸和蓝玉不要说一起造反,就是私下密谋,都会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告发。即使他们躲过了锦衣卫的耳目,蓝玉想要调动军中将士,也是难上加难,若是蓝玉公开鼓动军中造反,恐怕还不等集结军队,就先被忠于朱元璋的将领们给干掉,拿着蓝玉的脑袋请赏去了。

朱元璋是千年不遇的豪杰,这样的人物,要想撼动,何其难!


流年排队


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朱元璋其人,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为了吃口饭才被迫投入军营,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别看他没有任何文化,但是有头脑。有一种人某些方面是天生的,跟学识没有任何关系。而朱元璋属于这方面的能人。朱元璋从一个马前卒一步步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神一般的跳跃,那可是用命换来的。

而蓝玉、胡惟庸、李善长都是一轮跟随喏小的朱元璋打过来的,明面上胡惟庸、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谋士,但是真正做主制定战略的都是朱元璋一人包办,朱元璋简直是军事天才。

而蓝玉是明朝大将军常遇春的妻弟,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官拜破虏大将军,凉国公。

朱元璋的雄才大略

虽然说登基之后的朱元璋性情暴虐,革杀功臣,但是那个功臣能干净呢?朱元璋起兵之时,胡惟庸就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跟随朱元璋平定天下,常伴身边的谋士。朱元璋生性多疑,心思缜密,你谋士想不到的地方,他能够想到,并且能够超前想到。所以用刘伯温的话来说,朱元璋做了天子真的太可怕了。

意思谁都不能在他背后有小动作,根本瞒不住的。还在你准备萌芽状态时候,他已经决定向你动手了。

胡惟庸在杨宪被朱元璋干掉以后,地位逐渐上升,官拜左丞相。朝中没有对手的他,渐渐的失去初心,开始对权利的阔张迷失自己。天大的事情胡惟庸都能瞒报,最终逃不过朱元璋诛灭九族的惩罚。而李善长由于受胡惟庸案子和胞弟李存义谋反的影响,在76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没有安全下庄,也被诛灭三族。

蓝玉在贝尔湖与北元交战,直接摧毁元朝的有生力量,从此名震天下。如此大的功劳,依然没有逃脱朱元璋之手。也是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可以说,所有被朱元璋诛杀的功臣都是在位后代铺路。论手段、谋略他们三人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