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打后金为啥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地去送死,光在辽东就损失了四五十万人?

人文驿站


后金政权建立于1616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讨伐明朝,1636年,皇太极改“金”为“大清”。截止1644年明朝灭亡之时,明朝的东北防线仍旧没有被后金攻破,固若金汤。

1616-1644年间,明朝与后金将近28年的战争中,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为——1619年萨尔浒之战。当时明军约88000人(一说8.6万、8.7万),朝鲜军13000人,女真叶赫部几千人,合计约11万人,号称20万人。朝鲜军几乎是出于观望状态,明军主力失败后回撤,实际参战明朝军力尚不到10万。

明朝与后金最大的一次防御作战是洪承畴率领13万明军的救援战——1640-1641年的松锦之战。

这是明朝出动军力最多的两次,其余的战争中,明军根本出动不了很多军队,大多时间处于防御状态。

因此说明朝动辄派遣十几万部队进攻后金是不太可能的。

明朝对后金战争及其策略的变化。

先梳理一下明朝与后金的几次主要对战,如下:

1、1618年的后金抚顺进攻战。

这一年努尔哈赤誓师讨伐明朝,第一个攻击点是抚顺。抚顺被顺利攻下,并消灭明朝援军约10000人,毁掉抚顺城而归。接着发动一连串进攻,拔除明军的诸多小据点,兵峰直抵沈阳、辽阳,明朝朝野上下震惊。

2、1619年萨尔浒之战

这是明朝对后金进攻做出的第一反应,调集军队约11万人,意图一举一优势军力全歼后金军队。明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军队采取只进攻一路的打法,解决一路再解决第二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明军四路人马只有一路安全撤回,损失了45870人的军队,其他军事物资不计其数。趁着明军大败的机会,努尔哈出占领开原、铁岭,并将依附明朝的女真叶赫部兼并。

3、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

万历皇帝、明光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原来防守辽东的熊廷弼被无缘无故的免职,派遣袁应泰负责辽东防务。

袁应泰志大才疏,放弃防守策略,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导致明军军心涣散。努尔哈赤趁机起兵攻占辽阳、沈阳。各个小据点的明军面对后金军队的进攻纷纷投降,先后有70多座城堡归顺后金。

4、1622年的关外据点拉锯战。

辽阳、沈阳失守,明朝派熊廷弼、王化贞被紧急调往辽东防线。熊廷弼本意是采取防守策略,然后利用明朝在天津、山东半岛登州的水军伺机进攻后金的大后方,采取袭扰战略,使得后金首尾不能相顾。

辽东巡抚王化贞取得辽东实际的军队指挥权,将军队一字摆开,分兵把守,严重违背了军事常识。1622年3月,努尔哈赤攻占广宁,明军的两位总兵战死,明军军民全部撤退到山海关。

孙承宗和袁崇焕具体负责辽东防务之后,在这一年又将防线推进了200里,收复了被后金军队攻占的不少地方。

5、1626、1627年的宁锦防线之战。

明朝由于党争,1625年,孙承宗被撤换,换上了不懂军事的高第。高第要放弃关外所有的防守据点,由于袁崇焕的力争,宁远保留了下来。

1626年,努尔哈赤得知消息之后全军出动攻打宁远,后金军队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中炮去世。

1627年,皇太极平复了朝鲜的威胁之后,再次发兵攻打锦州和宁远,失败而归。

6、1629年和1638年的后金劫掠战。

后金军队始终打不开关宁锦防线,于是绕道蒙古进入明朝的腹地进行劫掠,深入到山东、山西、京畿等多地劫掠,使得明朝上下风声鹤唳。

7、1640年的宁锦防线进攻战。

经过十几年的准备,皇太极觉得可以和关宁锦防线上的明军决战。1640年,皇太极派遣主力围攻宁锦防线,洪承畴率13万明军援救,历时两年,明军战败,关外精锐全部丧失,山海关外的据点全部丢失。

明朝的策略在开始阶段始终处于进攻策略,经过几次大的失败之后,明军采取防御策略,依靠城池、堡垒,和后金军队作战,避免与后金军队野战,效果比较好。起码在明军宁远大捷之后,一般不敢进攻明军驻守的宁锦防线。

趁着明朝内部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时,皇太极进攻宁锦防线的军力、物力都准备好了,才于明军在关外决战,即便如此,也是经过两年才夺取宁锦防线。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清楚了解,让明军真正送死的仅仅只有1621-1622年的战事,丢失了辽阳、沈阳等大片明军控制区域。这是明朝辽东主要军事负责人的盲动,明明知道明军野战打不过后金军队,仍然命令明军主动进攻或者分散兵力把守导致的恶果。

不小小看投降的明军和汉人的作用。

后金建立之后,有很多明军和当地人投降后金,他们很快被后金的掌权者所用,有的出谋划策完善后金的制度,建立类似中原王朝的制度。也有很多人让后金统治者了解了明朝内部的很多情况。同时也有大批汉人成为后金军队中的一员。

很多归顺的明军和当地汉人充当后金的间谍,明朝廷内部大变动、辽东军事策略变动、更换将帅等消息很快就传到后金统治者的耳中。明军在辽东的一举一动几乎都逃不过后金政权的眼睛,几乎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譬如,萨尔浒之战中,有投降后金的明军伪装成明军,诱导东路明军刘綎前进,这些冒充明军的人都是汉人,拿着已经被消灭的杜松部的令牌,诱导这一部明军前进,最终被消灭。


在军事指挥和策略上,后金军队一以贯之,而明朝军队作战策略或战或守摇摆不定,军队指挥官也是走马灯式的变换,非常不利于作战。两相对比之下,明军在辽东的控制区域,逐渐缩小,最后只剩下了山海关防线。


穿越再现彼岸


“只派十几万兵马”这个提法引人发笑。

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和宁夏之役,从公元1592(万历二十年)达到了公元1598年,这两战基本耗尽了帝国最精锐的九边野战部队,李成梁的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之中阵亡,同时也宣告着震慑女真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辽东铁骑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间到了17世纪后,明帝国已经没有能力短时间能组织起来经验丰富的精锐野战军团,这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也就是前文提到的16世纪末的一系列战争的损耗巨大,新的野战部队并没有及时补充上来,第二,就是万历朝的党争开始出现,张居正十年变法付诸流水,朝廷财政陷入空前危机,养军队那是需要钱的呀。

明代的军队,实际上能打的精锐,都是将官们养的效忠于自己的家丁,比如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估计有3000人,虽然只有3000人,但是在李成梁时代,足够让女真诸部听话,那是想打谁就打谁的。

战争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一般也就是精锐的那么几万人而已,其他的大多随着精锐丧尽而溃败。而具体到明朝,还存在卫所兵的问题,当然卫所兵很多时候,就是摆样子,凑人数,真正作战的都是维持在不超过10万人的九边精锐部队。

然而到了万历三大征结束后,边军精锐不在,帝国的财政窟窿也填补不上,而且边军卫所的糜烂也不可收拾。到了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能够凑出来的总兵力,合计11万人,这就是帝国最后得老本了,之后20多年的战争里,明军再也没有这么多稍微能打的野战军了。

然而,这一战,由于杨镐的四路出击战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死在了萨尔浒,帝国也就只能转为守势,真的就没有再派军队跟后金野战了。

后来打的那些仗,并不是明军一波波去送死,而是基本上被围点打援了。老奴带着八旗兵攻击明军辽东的城池,总是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屡试不爽,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明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守土有责”,丢城失地,处罚是极其严厉的。

而这些派遣的援兵,本身也不是精锐野战军,大多都是守城部队,野战经验不足,毕竟自萨尔浒之后,明军不但失去了野战精锐,也失去了跟八旗野战的信心。

所以从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基本没有什么野战军了,可能存在一部分精锐家丁部队,比如传说中的“关宁铁骑”,规模大概也就3000人,战力如何不知道,但就战斗意志而言,是大明最后一支可以正面炕清兵的部队了。

之后爆发的战争,除了宁锦之战、宁远之战,这两场是因为袁崇焕依仗坚固的城防,加上犀利的大炮,打赢了守城战以外,其他的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等,基本都是被八旗围点打援干掉的。

朝廷最后一次组织大规模军队出征满清,是崇祯十三年的松锦之战,军队大多来自于跟高迎祥、李自成作战的军队,结果也是在崇祯的逼迫下,总指挥洪承畴放弃步步推进的战术布置,急忙赶去救援锦州,最终在松山被努尔哈赤围点打援歼灭。而这一次左闸安明军总计出动了13万人马,这已经是帝国出兵的极限了。

或许有人会说,明朝以前,不是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大会战么,怎么到了明朝就只有十几万的军队作战了?要知道古人在记录的历史的时候,对于数字向来不怎么严谨,有时候为了壮声势,就报个夸张了好几倍的虚数,战胜了之后的歼敌数目也往大了说,(为了军功)。

超过10万人的军队,对于古代的后勤水平而言,差不多是极限了,10万指的是战兵,为了保障这10万人能够正常作战,至少还需要超过20万左右的辅兵和民夫,来承担后勤。

再者而言,即便明廷有能力派遣几十万正兵作战,在辽东地区,面对后金八旗这种行踪不明,飘忽不定,不需要后勤保障,机动性极强的部队,根本没有机会掌握主动,一旦露出破绽,就会被人家分而击破。总不可能几十万军队一起行军吧,


江畔初见月


十几万人马很少?后来清军下江南,攻下南京,最初的兵力也不过三四万人而已。


兵力的投入是有物理学限制的。粮草补给、道路交通、指挥能力等等都是巨大的障碍。


仅以萨尔浒之战为例,十万明军分四路进兵,其中中路的杜松兵马最多,有四万人。但杜松从抚顺出兵,30里外就是萨尔浒。前队都已经开战,后队还没出抚顺的城门。



古代的道路可不是现在的大马路,泥泞土路并排走四个人就已经是极限。一万军队带上车辆辎重,队伍至少要十里长。要是十万明军全从抚顺这路出来,估计这一路的拥堵将不堪设想。


所以说,所谓一个战场涌进几十万大军,只能是荒野大平原这种“四处都是路”的地方,地形稍微复杂一些的就做不到了。像东北地区这样,四处是山岭和密林,中间还间隔有不少沼泽湿地,根本不可能让几十万人一股脑钻进去,只能分兵出击。



另外,不要小看几万人的作战能力。中国古代大多数战役,都是几万人就搞定的。兵力数量太大,指挥传讯都会是巨大问题。在一个战场内的参战人数超过十万后,作战效率就会随着人数增加而下降。所以,古代战争几万人大败几十万的例子,比比皆是。


真正能够让20万人以上的军队在一个局部战场实现充分的指挥调动,只能是进入20世纪了,甚至在19世纪的近代都很少见到。(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明朝之所以愿意把军队一波一波的送到辽东去送死,是因为明朝和满洲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对于明朝来说,位于山海关以东、辽河两岸的辽东地区在地缘上相对独立,这是因为明朝和辽东的陆地连接只有山海关一条通道,所以明朝为了方便管理辽东,只能由海路相对较为方便的山东来管理。但是问题是,从地缘上来说山东和辽东是两个版块,这种控制方式只会非常脆弱。所以,由于地缘的疏离导致辽东对于明朝的认同非常淡泊,反而在满洲人崛起之后尤其是在皇太极继位后,辽东汉人反而同满洲人特别亲近,这帮人也构成了清朝汉军八旗的主力。

明朝时候虽然没有地缘政治的概念,但是也知道辽东版块的重要性,因为控制辽东可以进而控制东北的女真各部以及朝鲜,同时也可以制衡蒙古。虽然蒙古因为北元的解体而衰落,甚至退化,但是谁能保证蒙古不能再出一个成吉思汗呢。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隋唐之所以拼了命的要打高句丽,获得地缘上的优势就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北宋失去了辽东,导致其北部边防大幅内缩,战略上陷入了被动。

所以,明朝明知打不过满洲,也要拼了命的多回辽东。只不过满洲人太强,明朝又太弱,满洲人在入关前至少消灭了三十万明军,其中包括了明朝全部的精锐部队。松锦大战之后,明朝仅剩的精锐野战军团被清军消灭,满洲已经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此时清朝入关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另一个方面,满洲人的崛起让明朝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而且明朝惊恐的发现,原来的体量优势已经转变为劣势。其一,满洲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每个满洲
壮丁都是优秀的战士,只要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其二,明朝庞大的官僚集团将明朝的行政效率严重拉低,而满洲凭借小而灵活的八旗制度则提高了行政效率,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战争,不仅可以依靠战争收回成本,还能赚一大笔,从而削弱明朝的力量。

所以,明朝对满洲人战略意图的判断就是满洲人一定要入关,其实明朝也判断对了。满洲由于小冰河全球性降温造成粮食减产,国内甚至人相食,再者清初八旗贵族之间剧烈的内部矛盾需要摆平,所以战争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努尔哈齐在位时期,通过薅被征服的辽东汉人的羊毛
方式来转移内部矛盾,以及国内的粮食危机,毕竟不养活本族的人员就没人给他卖命了,之后是通过和朝鲜的互市以及抢夺明朝的粮食来缓解粮食危机。皇太极继位之后调整了一下老爹的政策,虽然本族的满洲人依然能够享受到政治、以及经济上的优先权,但是已经不在薅汉人的羊毛,通过发动对明朝的战争来缓解粮食危机以及内部矛盾,同时利用汉人的文官集团打击、制衡满洲实力派贵族,并塑造皇太极大汗的权威。

如果满洲想要彻底的缓解内部矛盾并且压制实力派贵族,那就只有入关一条道,因为满洲大汗可以通过入关灭亡明朝的武功来强化君主的权威,进而彻底堵住实力派贵族的嘴,从而达到压制实力派贵族得目的。从而,内部矛盾也可以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入关还可以解决满洲国内的粮食危机,毕竟关内的花花世界土地更多、人力资源也更多,所以满洲的粮食危机如果放在关内并不叫事。
我们可以往后看,小冰河最冷得时候实在康熙执政时期,但是小冰河并没有打倒康熙,也没有打倒年轻的清帝国,反而康熙开创了康乾盛世这一延续百年的盛世,把古典中国推向了巅峰。所以,皇太极把入关作为毕生的夙愿,只不过他死的早,他的夙愿由他弟弟和儿子要成了。

可以说,明朝得战略判断完全正确,所以从萨尔浒之战开始就想要消灭新兴的满洲。只不过彼时的满洲虽然仍然是小部落,但是已经不是明朝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因为努尔哈齐将女真大部分部族都纳入到了自己的满洲,并通过八旗制度来对人员进行管理。虽然满洲依然人少,努尔哈齐起兵前只有十七八万人口,清朝入关前也不过是七十万左右的规模。
但是满洲人凭借八旗制度的优势
,足够把化解劣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普通攻击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而明朝空有一个庞大的体量,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洲人日益强盛,自己的优势却逐渐丧失。

所以,明朝一次一次把军队派到辽东,但是每一次都重复着送死的动作。反而大量的明军剃头投降满洲大汗,而且还成为劲旅。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权利实在是太可怕了。说起霸占处女的故事,就很容易联想到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清朝的禁书《南渡录》的作者是非东林人士李清。《南渡录》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据《南渡录》记载,朱由崧是被马士英勾结宦官黑的。弘光皇帝的荒淫根据李清《南渡录》所记载并非是真实的,据记载马士英勾结宦官把那些接蹱而死的宫中女人(估计是被马士英一伙虐待死的)都说是弘光皇帝干死的,抓蛤蟆的事也是马士英制造的谎言。\r

根据李清《南渡录》所记,弘光皇帝整日以泪洗面,很少接近女色但是很爱喝酒。有一次马士英告诉他要是不听话,就把他皇帝位置废了,弘光皇帝听了以泪洗面,痛哭不已,从此一切权力都任由马士英把持。\r

南明时期马士英借皇上选皇后和妃子的机会,大肆搜刮美女,在传统戏曲《桃花扇》中,都有所反映,由于他只要没有结过婚的美貌少女,很多被抓进宫的少女,都被糟蹋死了,害得少女人人自危,有的投井自杀,连这些少女的母亲也自杀了,有的到处拉郎配找男人。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从历史上看,有了权力的人找女人还真是不得了。\r


e_listen141814398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拜托啊,什么叫只派十几万兵马啊?

十几万兵马还少吗?也不看看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才多少人呢。

明朝在萨尔浒战役的时候,攻击军卒11万人,这是最大规模的一次了。

此后,明朝主动出击,也再没有这么多军队了。

为什么说萨尔浒战役是明朝对女真的战争走向下坡的转折点,那是因为萨尔浒战役出动的这11万人已经是大明帝国的老本了。

萨尔浒战役如果歼灭了猖狂造反的努尔哈赤,那么明朝的江山至少还能多延续20年,李自成或许也没有机会再打进北京城了。

但是萨尔浒大明帝国败了,还是全军覆没这种损失最大的惨败,败的大明帝国不但在辽东奄奄一息,在帝国境内都是捉襟见肘。

后期的辽东,也就靠两座坚城和明军的火炮,在顽抗满清的一波波进攻。

明朝在辽东的军事行动完全陷入了被动。

而且打仗并不是单纯比拼人数的数字游戏。

萨尔浒战役,虽然明军分成了几路大军进击,结果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

但是说实话,任何一路明军的人数都不容小觑,都占优。

但是努尔哈赤凭借优异的战术,以及明军自身的战斗力不强,已经临阵畏敌等等诸多因素,最终打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即便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军的数量再翻一倍,结果未必会有变化。

战场,诡谲!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明朝和后金之间的战争年代,恰恰是明朝衰落末期和后金崛起上升的时期。明朝内忧外患,卫所制度崩溃,国家财政困难,能调派的兵力和兵源质量远不如前中期。而且和后金的战争,并不是兵力数量大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的。明朝自己的内部问题是根本原因。

一、明朝财政日渐困难,无力在辽东维持大量且优质的兵力在外征战

并不是明朝就真的每次派去十几万人马送死,也不是明朝不知道兵力多的优势好处。但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战争,刚好就是发生在明朝晚期。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的税收制度变得日趋不合理,卫所制度崩溃加上土地不足,明朝开始大量募兵。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时期,所募之兵,战斗兵员的响银达到每人每年10两之多。万历年间,一个士兵平均花费18两白银,而大同、宁夏、甘肃等地也同样有大量募兵存在,这些也非常需要钱。崇祯年间,明朝一年岁入也不过四五百万两白银,但辽东的堡垒群战术所需要的白银每年花费也能达到这个数。所以明朝打后金能调集的兵力也只能约摸在十几万,想再多财政真拿不出钱组建。辽东防线的驻防兵力也大多只在11万-18万之间,这其实就是朝廷军费的制约所致。

二、明朝打后金,兵力占优势,战斗力呈劣势

明朝打后金,往往占据绝对兵力数量优势。萨尔浒之战,明军11万对阵后金约6万人,被后金快速机动各路击破,损失近五万人,后续还丢掉辽沈。广宁大战,明军14万,后金6万,明军几乎被歼灭,熊廷弼被处死。明朝后期,虽然明军有大量火器,但和清军骑兵的快速机动作战相比,战术上真的先天不足。加上朝廷衰败的风气和社会连绵起伏的灾难和起义,连年的军饷不足,导致明军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呈现断崖式下跌。野战不可能击败后金。

明朝后期能在全国调集十几万人,已经是其国力可承受的极限了。这也就不奇怪为何进攻后金总是派十几万去。


静听竹林风


首先明朝自从明英宗土木堡战败后,武将及功勋集团团灭,军官集团受到文臣打压,军队编制一直未得到恢复。张居正改革也只是政治经济方面的,虽然有戚继光等名将出现,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整体军事力量由于朝廷没有成建制的发展一直十分羸弱,万历三大征又掏空了明朝的家底,到后金时期,明朝与后金的军事实力差别不大,没有相对较大优势,所以派去围剿的兵马人数都不是很多。

第二,明朝后期朝廷腐败严重,但又盲目自大,根本不把后金放在眼里,朝廷被文臣把持,国内又有李自成作乱,不可能集全国兵力去围剿后金,武将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第三,古代行军打仗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数从来不是首要因素,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后金军队战力本来就十分彪悍,明朝前期都是轻敌造成战败,后期则都是前线武将受朝廷制约,在加上技不如人才失败的。


足下三尺


对于明朝和后金来讲,双方军队数量的多少绝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不是单纯的组建几十万的兵马就能够击败后金。

一、对后金的军事政策失利,备战不足——大家没想到后金真没难打

很长时间以来,明军的战略重点都放在防御北方的蒙古,对于女真族确实防范不够。后来有人逐渐认识到女真的危害,但是当时明朝廷内部争斗激烈,等到女真族各部统一以后,已经来不及了。

二、战略防守的战法——再想彻底打败已经来不及了

萨尔许大战之后,明军就处于被动防守的姿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就是每次都是十几万军队,疲于应付。在当时,明军已经没有力量彻底击败女真了。

三、国力衰落,人心丧失——根源在于内忧外患

明后期,明王朝内忧外患,内部人民起义不断,外部援朝抗倭战争加剧,对蒙古、女真的战争都让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辽东人们身上附加的负担沉重,无法负担太多的军队同时用兵,这就更一进步说明了真正的战争实际就是后勤战。

总之,在明代后期,朝廷一方面要对付女真族,另一方面更要对付农民起义军队,实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次性的组建四五十万的人马。再加之军事策略严重失误,到最后再想集中全力一举歼灭女真,已经是幻想了。


驸马君


最主要的是两个原因,第一,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崇祯皇帝想要打仗没钱只能够找自己的岳父去见,而自己的岳父好说歹说才给了一点儿银子。

国家实力颓废,综合国力下降,国家难以拥有强悍的凝聚力,这这是当时明朝没有办法一次性派出大量军队的真正原因。

但是这个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其实有一项原因很多人都会选择性的忽略掉,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很难理解这个东西,那就是通讯条件。

拿破仑战争时期,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在军事领域,通讯设备开始进入战争之前的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便是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虽然武器可能已经接近于近代,但是那个时候的通讯条件还是跟古代没有什么差别,还是依靠的那些简单的通讯是物件进行通讯。

也就导致了拿破仑战争期间各大市里下辖的军队人数大致是10万左右,超过了这个数字,军队的指挥质量就会下降,一支军队的指挥的秩序将无从保证,所以我们看到的便是拿破仑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来讲法国军队可能有几十万人,但是事实上真正规拿破仑指挥的也就那十几万人,其他的军队都会交给其他的将军去管理。

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在明代的时候条件也差不多,至于有的东西还可能更差!真的要打仗,当然人数越多越好,可人数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制,那极有可能会出现通讯不畅或者是指挥官下达的命令,根本就传达不到不对,这也就导致了一旦大规模的部队一起行动,尤其是几十万人作为单位一起活动的话,很有可能前后不得相顾。

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因为前线的部队向后撤,结果后线不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喊了一嗓子说前面失败了,后面的部队呼啦一下子全部跑光了,连带着前线的部队也一起逃,最后整个战争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失败了。

如果在当时的中国东北没有任何补给条件和通讯条件之下,贸然的派出几十万左右的军队以此为单位进行活动的话,会造成两个重大的后果。

第一军队的补给条件跟不上几十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而且还要算上来回运输粮食的民夫,这里面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当时的民政府没有办法负担得起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第二,当时军队的通讯条件太差,几十万人一起进入到当时尚未开发完全的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作战的话,那么,条件极差的环境再加上极其差的通讯条件,将会导致整支部队最终会被敌人分割包围或者直接不战而逃。

所以几十万的军队一起进入东北,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必须要进行分兵,也就是第一次攻打后金的时候,是的,民政府将自己40万大军兵分四路,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是上面阳奉阴违,军队里面互相想着如何吃回扣,这样的军队不失败,那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