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严控“打卡”教育做错了什么

据2020年02月25日中国教育报分享: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

事实上,“打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升到需要纠偏的程度,恐怕也是难言之痛。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个寒假无限延长,而学生的授课方式也转为了线上授课。但是在如何做好学生线上教育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学,不仅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还要“打卡”,如果“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被处分。或许“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教育是否落实到位,恐怕得到的结果会南辕北辙。

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这不难理解,但如果每个学校都以“打卡”论成效,以“打卡”论得失。当学校和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打卡”的方式来证明学生确实都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我想这就是在以“打卡”的结果而非学习的效果来代替教学的呈现。而这种看似对每一个学生都很负责的“打卡”行为,真的是对学生的负责吗?这种“打卡”的行为也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意识,只要我每天都打卡了,那么也就向学校证明我完成今天的学习了,同时通过打卡的方式,也会让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间接给学生的心灵加压。甚至连家长都会有如此“认同感”,而这些家长则会在这次寒假期间每天以督促孩子完成“打卡”来完成一天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么能真正的完成学习呢。

在由于疫情不能返校上课的困难之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这次寒假期间,要做的更应该是为孩子心灵松绑,而不应该为孩子心灵加压。怎样给孩子心灵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使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便面对困难也是勇于挑战而不是逃避,这才是教育之根本。学生作为被教育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做的是怎么去引导最合适的学习方式,如果把有利于自我学习的手段、方法、途径运用好,也就成为内在动力,那么,当今家庭、学校教育中面对的诸多问题都将大大减少,同时也更能确保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如果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即便学到多么重要的知识技能。也不管掌握多少奇招妙法,都是难以让孩子的自我成长奏效的。而教育的环境因素尤为重要,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甚至毁掉一群人,这就是教育的染缸效应。今天的学校90%以上的教育内容以及时间都是知识系统的培养,也因此导致当今诸多教育的失败,而以“打卡”结果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呈现,更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所以,就当前的学校教育方式而言,则越发的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必须承担父母的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终极责任的承担者,父母如何培养出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孩子及未来的有用之才,父母必须对教育儿女的结果承担终极责任。百年树人,是家庭教育持续几代人的共同耕耘的结果,前三代人决定或影响后三代人的前途命运,乃至影响未来100年,家庭教育革命刻不容缓,父母的教子思维革命更是刻不容缓!责商理论创始人谭焱心院长历经40多年探索实践与研究的责商家庭教育已经造福20多万家庭,受众达百万人以上,其研究和实践成果为父母思维革命提供了保障模式!为父母培养优秀卓越的儿女提供了保障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