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日記:2020—03—15

王大姐,熱心腸。

鄰居,同小區,不同樓。

最初是她找我娘,問我們家車位租不租?

我娘讓問我,把我手機號碼給了她,她順藤摸瓜,加了我微信。

加了微信後,說看到那個車位沒停車,問我租不租?

我告訴她,暫時不租。

她勸了我半天,意思是閒著也是閒著,多浪費?

我也沒做過多的解釋。

直覺,不是她要租,而是她幫別人轉問的。一年租金兩千塊錢,今天這事,明天那事,不夠麻煩的,沒什麼意思,何況我哪天有錢了,也許再買輛車呢?

王大姐是幹嘛的?這麼熱心。

她就是小區門口菜店的老闆,我們彼此都屬於社區“名人”,自然不需要客套,上去就可以很熟,彼此都能對上號。

去年,也就是這個時間左右,我去鋼琴學校接孩子,正好遇到了王大姐,她過去給孩子交什麼費用,她家孩子比較大了,要參加高考了,在接受一對一的藝訓,主要是聲樂,我還調侃了一句,我就是音樂系畢業的,這事可以找我。

她竟然當真了。

我就順手給推薦了個老師,山藝的,資深老美女,後來王大姐帶閨女專門去濟南接受了老美女的一對一培訓,老美女的培訓是速成型的,半天就可以了,就是從評委的角度來看看你有什麼問題,從而給一些建議。

其中有個建議是這樣的。

要唱外文歌。

小語種的最好,理由是什麼?

評委聽不懂。

人只有在熟悉的領域才能發現瑕疵,例如發音是否標準,是否跑調,你唱了一個很偏僻的歌,那……

當然,不止這些,還有髮型、服裝,王大姐家的閨女有染髮,老美女的建議是染回去,同時把波浪改為短髮,根據臉型建議參考的形象是《不能說的秘密》裡桂綸鎂的形象,評委不喜歡網紅裝扮,喜歡很素的裝扮,就是有一種天然美的感覺,純潔、端莊,從而聯想到正派,例如《中國好聲音》裡的張丹丹,唱了一首《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她穿的就是“類正裝”,拔高了她的氣質,因為她是一名大學老師,遠比她穿超短裙更迷人。

實戰後,成績還不錯,但是也不算太突出,最大的短板還是文化課,勉強本科線,上了師範院校,二本。

報考時也諮詢過我。

我覺得很好。

為什麼?

體育生、音樂生、美術生,這些都屬於特長生的範疇。

對於特長生而言。

能成名的?

那都是億裡挑一,絕大多數都是炮灰,例如跟林丹同期的山東省冠軍,理論上牛B不?全山東近億人口裡羽毛球打的最好的,但是遇上了林丹,連名字都沒留下,沒有人能記得他是誰。

有天賦不?

有!

刻苦不?

刻苦!

退役後呢?

當個羽毛球教練!

游泳領域更是如此,你去濟南那些游泳館看看,隨便摸出來一個教練都拿過金牌,要麼拿過省運會的,要麼拿過全運會的。

能當上教練的,這還是不錯的。

大部分人,連教練都沒資格當,因為教練還需要考試,對於體育生而言,一考試就頭大……

大部分體育生,應該說九成以上,連“退役”這個詞都沒有資格使用,就是默默無聞,成了炮灰,炮灰是最準確的。

大象公會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就是《運動員的下半生有多難》,裡面有這麼兩段話:他們只能進入對他們來說陌生的社會,從事保安、生產線工人等技術要求較低的職業。/在多年中小學、業餘體校、專業隊、國家預備隊、國家一隊、冠軍這樣的升級打怪之路上倒下的,是無數學業荒廢又無人過問的青少年。他們的下半生或許剛剛開始,而早在多年以前,他們就走上了一條註定很難成為普通人的道路。

成為普通人都很難。

音樂生呢?

情況差不多,但是要稍好一點,畢竟能當音樂生的,先天條件都不錯,長的好看,穿的好看,從校園裡開始就是萬人迷,你有沒有發現抖音上能劈叉的女生特別多?甚至人人都能劈,根源是什麼?

很多就是特長生出身。

昨天,我還遇到了一位老音樂生,跟我這麼老了,現在依然單身,離婚兩次了,我問她這些年征服了有上百個男人了不?

她想了想,說,不到,也就四十來個。

我問,你都是在什麼平臺上找的他們?

她說,就是上學的時候,同學帶著出去玩,認識了一個就認識了一圈,覺得不錯的,就單線聯繫,都是這麼認識的。

我問,你同學呢?

她說,她厲害,她只交往有錢人,誰捨得花錢她就跟誰玩,現在混的很好,嫁了一個有錢人。

我說,你應該多跟她學習。

她說,那個時候傻,總覺得吃點拿點就很好了,不想要錢,覺得要錢就變了性質,現在想通了,男人變狡猾了。

她說,就是,女人越來越賤了,一約就出去。

多久時間交往了40來個?

讀大專,三年。

參加工作後,就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了,她覺得這些事關鍵是看圈子,我理解的就是一群專門去學校泡妹子的,她進入了那個圈子。

長的也不錯,現在還能打70分。

長的太漂亮,而又沒有其它本事,很容易最終就混於男人圈子了,40歲之前都沒問題,每天都有人排隊請你吃飯,一過40歲,很難受,就是突然沒人搭理了,再也沒有那種公主的感覺了。

落差太大。

所以,對於特長生而言,你也別心比天高,想成為韓紅,成為孫楊,那種概率太小太小,幾乎為0,若是能把特長生的優勢轉化為當個老師?

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甚至,最完美的!

當然,即便當了老師,這些特長生也是最不省油的燈,更有意思的是,他們最終都找了最老實的人結了婚,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學校裡的體育老師音樂老師都嫁給了誰?

我姐經常講,不要讓孩子成為特長生,那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成功的概率太小,完全靠賭,賭成了,從此享不完的榮華富貴,賭輸了呢?連普通人都不如,畢竟你沒怎麼讀書,基本就是個文盲。

孩子成長過程中,充實大腦是最重要的。

教育是不可逆的。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慢慢就明白了,人這個玩意,最性感的就是大腦,至於什麼高富帥,白富美,若是沒有腦子?玩一次兩次還行,時間久了,坐在一起你都覺得煩,沒意思。

言歸正傳,繼續說王大姐。

疫情爆發後,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需要持證才可以出入,我要上班,所以我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單位給我開過證明了,那麼家裡買菜的任務就落我身上了,有時我下班的路上買,有時我會提前發信息給王大姐讓她幫我準備好,我過去拿上。

過去拿菜時,偶爾我會站一會,聊幾句。

只能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她今年生意比往年都好,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縣,很多人過完年沒走,所以需要的菜量比平時大。

這麼一家小店,一年能賺多少錢?

30萬左右。

純的!

而且,現在店面輻射半徑越來越大,美團可以下單,他們本身也有客服微信,你發個微信,直接就找跑腿給你送去了。

是一個積累型的小事業。

就是太累,從早忙到晚,幾乎一停都不停,晚上忙到十點多,凌晨三四點就要去菜市場搶菜,每天只能指望空閒時間補個覺……

最近,也是略鬱悶。

為啥?

隔壁的隔壁,也要開一家菜店,牌匾已經裝上了。

她覺得市場就這麼大,越來越多的人進入,豈不是亂了套?

我安慰她,不該這麼想,進來的人越多,越能體現你的優勢,他們是來給你搞陪襯的,你的和氣,你的豁達,菜的新鮮、實惠,以及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這些都是你的軟實力。

說的深奧一點,他是來幫你發現問題的,從而讓你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就是更優秀了。

我問,房東沒免房租?

她說,沒,問過房東,房東說,你們這生意又不受影響。

她也沒計較。

昨天,我去理髮,聊起房租,小夥很是委屈,因為房東不僅僅沒給免房租,還給加了2千,意思是你愛幹就幹,不幹就走。

小夥生氣地說,媽的,他就拿住了我剛裝修的,走不了。

乖乖地交!

牛哥有套房子,也在小區南門,也是租給了理髮店,牛哥今年跟我一樣的套路,萬達剛推出那個減免政策時,直接主動免了兩個月,但是有個前提,先交,後退,先交的意思就是我們該多少就是多少,後退的意思什麼?這是我送你的。

客戶很感恩。

我自己的也是這麼操作的。

我媳婦管理的呢?我給她這個建議,她不聽,深圳兩套房子是她在管理,前天我又問了,答案是:全都沒交,理由就是沒回去,也沒住,怎麼交?

反而,鬧頂了。

鬧頂了你也沒辦法,你又過不去,也不可能找到合適的租客替代。

最初,我給她的建議就是先收後退。

把情面都具體化,數字化,看,這些是我送你的。

牛哥的那個租客跟牛哥相處的特別好,每個月都主動給牛哥打電話,提議該理髮了,每次理髮還給準備一些小禮物捎著。

什麼關係都怕潤滑劑。

最近,資本市場血雨腥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歐股跌了30%,全球富翁資產普遍縮水,國內也是如此,這些呢,很殘忍,但是離我們老百姓還是比較遙遠的,畢竟我們又沒有上市公司,也不怎麼炒股,資產相對是比較平穩的。

只是,危機是不斷朝下傳遞的。

最終的體現是什麼?

失業!

我們本地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我那套商鋪就在那裡,前幾天我步行過去溜達了一圈,有六七家貼著轉讓的,過去你盤個店光轉讓費就是天價,現在?什麼都不要,你願意接手就好……

都認賠了。

青島有個小BOSS,退休後在我們這邊搞了一個農業綜合體,集旅遊、農業、酒業於一體,很前衛的模式,有點類似歐洲的酒莊,我記得我發過一組南非的照片,包括大家今天搜南非遊記,很多人用的照片還是盜的我的圖,南非的酒莊普遍也接待遊客,跟歐洲的沒啥區別,為什麼黑人也能做出這麼出色的莊園?整個莊園就是一件藝術品,既有時間的沉澱又有現代的美感,柵欄都全部是用木頭手工製作的,莊園裡的路都是桃核鋪設而成的,水渠都是石頭的,旁邊的大樹300多年了,一整套歐式建築,是他們的HOUSE,老闆還收藏了數百輛跑車,注意,是數百輛,包括參加過F1的法拉利……

莊園裡的草坪剪的整整齊齊的,跟悉尼大學似的。

當時我寫過一句話,就這樣的莊園,中國100年出不來,那種渾然天成,那種世外桃源,那種貴族氣息,現在的主人是個年輕人,哈佛大學畢業的,是他爺爺的爺爺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白人,南非有錢人基本都是白人。

還有自己的馬場。

門口還有兩輛路虎衛士,白色的。

你知道香港為什麼比我們發達不?

你知道南非為什麼比我們發達不?

我是說的,過去。

原因,需要你認真思考。

1871年12月,日本派出以右大臣巖倉為首的龐大使團考察了歐美12個國家,使團得出的結論是不但要引進新技術,還要引進新的組織模式和思維模式。

差不多100年以後,中國也派出了以谷牧為首的龐大使團考察西歐國家,得出了幾乎相似的結論。

日本學的比較徹底,我們有選擇性的學習了。

青島BOSS做的這個莊園,一看就是仿歐的,說明,他去過,研究過,並且堅信這是一個前衛的項目,就是葡萄酒的品牌最終一定是自品牌,某個莊園出品的,現在寧夏就有不少類似的酒莊,小眾,有屬於自己的粉絲。

例如寧夏的巴格斯酒莊。

不是廣告。

這個BOSS為什麼選了我們這裡呢?

第一、我們這裡旅遊比較成熟,縣級而言,在全山東都是數一數二的,可以借力推廣,例如作為贈品景點送給旅行社,只要人頭就好。

第二、他有個徒弟在這裡。

算是一拍即合。

年齡大一點的人,多有土地情結,就是自己的夢一定要落地……

原計劃,這個春節開始接客。

預計2020年,光旅遊這一塊帶來的附加收入不低於1000萬,現在看?至少上半年是沒戲了。

BOSS是不能彎下腰來找我的。

徒弟找到了我。

徒弟找我,也跟喊孫子似的。

我褲子都沒提上,就跑去了。

他不懂互聯網,只是聽說網紅賣貨很厲害,就打聽,本地有哪些網紅?有人就推薦,說懂懂就是個網紅,還在XX單位當臨時工。

那找來,問問。

我就這麼被召見了。

他的意思是,網上有哪些網紅賣紅酒很厲害?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我也不能亂說。

我怕嚇著他們。

例如牛肉哥、醉鵝娘這種,都是隻身一人能PK一個品牌的,他們倆若是聯手?就是張裕也幹不過他們。

這些網紅太瘋狂了,現在連青島啤酒都跟牛肉哥合作了。

徒弟問我,能把他們喊來不?

我說,不能。

因為,我見他們,也是跪拜模式。

沒有發言權。

主要是,他們不會跟這些無名品牌合作的,砸了自己的招牌,現在粉絲超過1000萬的網紅帶貨,基本都是李佳琦模式,只跟大品牌合作,相互背書。

至於說硬抗一個陌生品牌?

容易翻船。

關鍵是,你給不起出場費。

他們要價可能就是千萬起,咱整個盤子才這麼大,不可能把這麼多錢給他們,除非是豪賭模式,例如當年的秦池酒業,就是砸錢把CCTV最黃金的時間段買下來,酒呼呼的賣。

一般人不敢賭。

為什麼現在這麼著急?

就是疫情打亂了節奏,本身就是貸款套貸款,多重槓桿,承壓能力太差,所以想著急變現。

拿酒給我看了看。

我覺得設計的太LOW,太土,用的那種大瓶,瓶底很深,關鍵是瓶子封的特別醜,一層厚厚的蠟。

這酒多少錢?

零售280,批發90。

問我這個價格有競爭力不?

我說,還好!

但是,我內心是怎麼想的?去掉一個零我都覺得貴了。

現在市場主流紅酒基本都是進口酒,進口酒就是1歐的成本,你聯繫一下進口商就知道了,你知道酒與酒的價格是怎麼標的嗎?1.1,1.2,1.4,1.9……

歐!

咱這兩瓶酒,口感、品質差別很大。

有多大呢?

這個是1塊1歐的,這個是1塊9歐的。

整個零售市場,50元就是分水嶺了,超過50元就是高價酒了,年前我們遇到了一款很好的張裕酒,懷舊版的,市場上不流通,算是體驗酒,我還特意買了十箱,貴嗎?

一箱不到200塊錢。

所以,當徒弟說出定價時,我覺得賣不了。

我把網紅帶貨的情況大體跟徒弟講了講,徒弟表示理解,又問了一句,若是讓本地這些網紅來推呢?

我覺得,也不大合適。

因為,紅酒,還是非剛需產品,需要輸出文化,否則沒人買單,輸出文化是需要一個火力壓制的問題,就是網紅必須對粉絲具有絕對的碾壓力。

小網紅,沒有這個能力。

大家關注自己,只是因為自己很卑微,自己一直在博大家一笑。

至於說給粉絲們洗腦?

他們還洗不了!

臨走,送了我兩瓶酒,讓我回去品品……

我表示了感謝。

既然拿了人家的,咱也就說句掏心窩的話,若是為了“避險”,現在賣貨不是最佳選擇,因為酒水消費對應的是節假日或聚餐,現在沒有這個窗口,若是為了緊急回本,不如賣股份。

也可以跟這些網紅合作。

把股份進行大面積的稀釋,例如切割成500份或1000份,然後再找網紅一推,大家積極認籌,這樣的好處是什麼?

人人都可以自詡,自己有個莊園。

而對於最初的投資者而言呢?

解套了!

本地網紅玩這個,都很溜,你看,網紅為什麼開了店,不久就轉手了?不是轉手了,而是金蟬脫殼了,大家積極入股,網紅把自己的股份稀釋了,原先投入的回本了,依然是大股東。

我要是把我們家書店這麼玩一把,1000萬瞬間就洗出來了。

因為大家都有這個情懷。

看,懂懂的書店,盈利多好,財務報表也很好,1萬元就可以入股,還可以跟朋友講,自己也開了一家書店……

徒弟握了握我的手,說了一句:其實,這個思路我們也考慮了很久,只是不知道分割成多大比較合適,還有就是從什麼渠道開始推廣比較合適,你若是有興趣,咱可以合作一把。

我說,那是我的榮幸!

在所有的割韭菜模式裡,這個模式是最狠的,也是最隱蔽的,以帶你飛的名義解套,小到公司,大到國家,都在玩類似的遊戲,參與者幾乎都是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奔赴前程。

例如,我有這麼一個計劃,我計劃把自己提前賣掉,把自己拆分成2000股,一股1萬元,共2000萬,這2000萬我先揣起來了,怎麼回報大家呢?從2020年到2050年,懂懂日記的收入,每個月平分為2000份,匯出,假如現在每個月是20萬的收入,肯定是持續增長的啊?

你覺得能賣掉嗎?

我認為,能!

繼續回到王大姐的話題,上週,王大姐送了我個大禮包,有排骨,有牛肉,還有梅花肉,並且連配菜都給搭配好了。

我也不好意思要。

她說,特意給你留的,這個肉不常見。

好吧。

總覺得人家做生意不容易,咱大包小包的提回家了,不合適,她總覺得欠我個人情,就是閨女藝考的事。

其實,我早就忘記了。

媳婦把肉炸了,做成了西餐炸豬排,還發到了朋友圈。

肉的確很好吃。

那我覺得,可以這樣,我要上30份,給我們本地的朋友分分,包括一些親戚,騎友、球友、車友。

每份200塊錢的標準,你幫我搭配。

大家都在家憋了太久,這真是雪中送炭……

王大姐覺得我在故意幫她。

我說,還真不是,因為今年春節我就沒出門,該送禮的也沒送,用這種方式關懷一下大家,平時都是他們關懷我,他們買到了口罩都先問問我需要不?

口罩,消毒液,我開個工廠都用不了了,光蟬禪就送了我100瓶消毒液。

我也有點類似那些音樂生,就是上天賜予了一些優越感,從而被眾人呵護,噓寒問暖,只是我不知道40歲以後,是否依然有人這麼對我。

我是很懂那些音樂生的,前幾年,我請過大一的音樂生吃飯,按照咱的理解,還是個孩子,沒見過世面,非也,非也,點咖啡很專業,點雪糕也很專業,請她吃飯喝咖啡就花了近千元,這些都是誰給培訓出來的?

眾多,男人。

關鍵是,她們形成了潛意識,覺得男人找她們就是想好事的,所以吃點拿點是應該的,不拿白不拿……

繼續說梅花肉。

我把小區、姓名、電話,留給了王大姐,王大姐聯繫了跑腿,挨著一一送達,很快我也接到了朋友們的一一反饋。

很是感激。

灰貓,專門給我打了個電話,聊了一會,說自己略不好意思。

啥不好意思?

我們倆交情還是可以的,我有個5位的QQ就是他送我的,他喜歡搗鼓這些,還送了我一個4位的抖音號,大家沒發現我抖音號很牛B嗎?不是申請的,也不是註冊的,朋友送的。

現在能值好幾萬塊錢。

他內疚的事是啥?

去年,他一直建議我定投比特幣。

他是看多比特幣。

認為2020年肯定是個大牛年。

而這兩天呢,比特幣直接腰斬了,他越想越內疚,感覺自己做錯了事,不該隨意給任何人建議,初衷是好的,覺得是財富翻倍的機會,也許好心做了壞事呢?把別人拉入了懸崖。

前幾天,我在群上分享了一個觀點。

就是今年,不要借錢給任何人,因為今年資本市場劇烈震動,要麼大跌,要麼大漲,散戶是什麼時候賠錢的?

大漲或大跌的時候。

所有的風險產品都是如此,包括石油、黃金、比特幣、股票。

你壓根不知道你身邊人投資了什麼,用了幾倍的槓桿,可能依然開著大寶馬呼嘯而過,實際上呢?

他已經負債累累了。

追漲殺跌是人之本性,中國股民也可以買美股,通過的是跨境ETF,就是在二級市場直接交易,我定投了三支跨境ETF,最近普遍溢價,特別是納指ETF,動不動溢價20%,什麼意思?

100塊錢的東西,現在賣價120元。

過去一天成交額不到1000萬的盤子,如今動輒日成交兩三個億,根源是什麼?

前段時間,是美股漲的太猛了,大家是去追高了。

最近呢?

又是去抄底的。

你只有親歷過這些,你才看明白,中國股民,十足的賭徒,我在證券公司的VIP群裡,我看大家每天在討論行情,跟賭徒有什麼區別?

這一波,天台可能真的要排隊。

這東西才是殺人於無形間。

我安慰了灰貓,首先呢,我不認可數字貨幣這個玩意,這純粹是賭博遊戲,就是去博傻,巴菲特是睿智的,一定要相信這一點。

所以,當時我滿口答應,但是我並沒有去買。

其次呢,我認為自己是個很合格的投資者,合格的投資者首先要有什麼意識?

安全帶意識。

安全帶是什麼時候用的?

瀕臨死亡的時候。

在資本市場,有兩種情況是,暴漲,暴跌。

我都是有預案。

有誰能想到,幾天的時間把一年的漲幅抹平了?

黑天鵝本身也是認知的範疇,就是看你準備好了沒?有沒有系安全帶?所以我跟灰貓講,即便我進了比特幣這個領域,也請你放心,我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我一定會採取去賭性的方式去玩這個遊戲,例如定投。

我覺得這種事,我們一生中能親身經歷幾次,是非常好的,可以切身感受一下,原來黑天鵝如此的真實,在金融領域,沒有什麼是絕對保值的,包括地產,在中國家庭裡,地產充當的是蓄水池的作用,當家庭資產流動性出現問題時,地產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變現方式。

我們總喜歡拍著咪咪說,絕對會漲,一定的,放心吧!

我覺得他成長了。

至少以後的日子裡,他不會再推薦任何人任何理財產品了,也不會輕易給任何人建議了,很多人怎麼給自己惹的麻煩?

手太長了,建議太多了。

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這就如同我媳婦天天建議我去搞個定投培訓班,帶著學員一起定投,我心想,你這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追漲殺跌是人之本性,我連我自己都管不住我能管住他們?真漲的時候,他們偷著加倉,真跌的時候?他們偷著割肉,過去我們總覺得巴菲特的那句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很好理解,不就是反向操作嘛,跌的時候買,漲的時候賣,最近跌的這麼瘋,你再問問你自己,沒恐懼嗎?買了嗎?

買個P!

所以,你以為你與眾不同。

沒啥不同。

為什麼股票類的的文章打賞率是最高的?

這跟澳門賭場的小費多是一個道理,賭贏了,見者有份,感謝老師,我今天買了這支股票,賺了多少,我的一點心意……

賠的時候呢?

嗷嗷的!

我媳婦花錢聽課買的半導體基金。

我也沒好意思問收益如何了,只聽她在跟其他學員語音,說了這麼一句話:我都嚇的不敢看賬戶了。

不看就不跌了?

那你還不如拔網線呢!

看吧,不跌了吧?!

股票市場不缺好老師,缺的是好學生,有無限子彈、嚴守紀律、有安全帶意識,這種人買什麼都不會賠的。

使我想起了于謙去新疆,想吃大盤雞了,一時想不起菜名了,就問服務員,你們這裡有那個什麼雞來?

服務員做了一個噓的動作:小聲點,我就是!

………………………………

特別說明:

A、文章非紀實文學,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對號入座!

B、文章為有償閱讀,單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