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娛樂大推薦


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覺得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誠然現在說的都是寒門再難出貴子,作為普通人家的孩子,和有錢人家的孩子比起來,接受的教育,擁有的資源,孩子的眼界等等可以說是被全方位碾壓,人家富人家的孩子還真不是紈絝,他們大多有錢還勤奮。但是望子成龍這算是每個家長的心願,自己的孩子,自己看著怎麼都好,哪哪都順眼,聰明活潑,學東西又快,興趣班也學得還不錯,全方位發展,怎麼能不對他(她)的未來給予期盼呢?但現實往往會擊碎我們的幻覺,孩子讀書年級越高,就越會發現其實孩子只是學習中上,性格平平,各方面並沒有表現出類拔萃的傾向。360度全方位觀察後不得不說:娃就是一個普通孩子,沒有天賦異稟,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咱們也沒有那麼多家底砸各種補課遊學。

面對這種現狀,只能默唸著親生的親生的,含著淚也得養下去。不管怎樣,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會叫你爸,會跟你撒嬌,會和你頂嘴,作為父母,就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的現實吧,畢竟咱們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接受了孩子是個普通人,咱們就該降低對孩子的預期,作為普通孩子,很難門門功課考高分,也很難出口成章,下筆有神,他們會上課走神,要花很長時間背古詩、背單詞,寫作業慢的蝸牛似的,你教的口乾舌燥,他(她)就是反應不過來,這都是正常的。我們需要降低預期,接受這些現實。甚至還需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步調,協調老師的期望,免得期望變壓力,讓孩子過於負重前行。

那是不是我們普通家庭普通孩子就只能認命了呢?也不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培養孩子!

1. 毅力。當高智商孩子笑傲起跑線時,普通孩子就只能靠毅力。要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毅力是最重要的品質,對長遠目標付出的激情與堅持是普通孩子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堅持的時間,可能是1年、5年、10年、20年或一輩子。

2. 激勵孩子堅持。單純的付出和堅持是件困難的事,在堅持的過程中是需要獎勵的,獎勵才能讓孩子繼續。獎勵可能是對長遠目標的憧憬,亦或是短期成功的反饋,還有來自他人的獎勵。我的做法是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提出鼓勵,或者給他買個想要的玩具,吃想吃的東西或者出去玩一趟。

3. 分解目標。對普通孩子而言,老師佈置的任務有時是有難度的,孩子不能按要求完成,如果一味強制,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討厭學習。這時可以把任務分成多個步驟來完成,降低每一步難度和孩子牴觸情緒。兒子初學英語,老師佈置的單詞默寫完成不了,催促後還跟我發脾氣,一開始我也生氣,但思考後發現孩子可能不會默寫所有的,這個難度有點高。於是跟孩子商量改成默寫一半,一天的任務量分解成兩天,最後他也能順利默寫出來。

綜上所述,作為普通家庭的父母,首先要能接受孩子的普通,然後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改進。最重要的是這些改進不是以天衡量,而是以年為單位的。養娃是重複的,幼兒期、大童、青春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寧二可


挺感慨的。小時候我家也挺窮的,雖然爸爸是教師,媽媽是會計,但那個時候都窮,記得爸媽工資加起來一個月也才一百出頭。

那時候我們住平房,爸爸媽媽養了幾隻雞,我也幫媽媽在園子裡面也種了韭菜和山藥。有一次爸爸下班買了一塊錢的蛤蜊,我們一家人吃完還剩下了幾個,媽媽就埋怨爸爸為什麼不買九毛錢的。這件事我們現在聊天的時候,爸爸還會拿出來開玩笑。

雖然窮,但是一家人過得也很樂呵,我想要什麼,爸媽也會盡量滿足,當然那時候也就要個風箏,要只小金魚什麼的。

事情大約發生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吧,記得那時還沒上學前班。媽媽想買一個多功能的鍋,我記得她經常帶我去商店看那個鍋。然後她和爸爸省吃儉用了好久,終於攢夠了錢。

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去了商場,結果路過玩具櫃檯的時候,我被一個玩具吸引了,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那個玩具,是一個綠色長方形盒子,有幾個不同按鍵,裡面收錄了幾首唐詩,乘法口訣,一個故事(從三到萬的故事)還有一首歌,是《濟公》的主題曲。那是我第一次見這種玩具,當時就趴在那櫃檯上走不了了。

那個玩具真的很貴,具體多貴我沒有概念了,總之,如果給我買了玩具,就不夠錢買鍋了。媽媽跟我商量說,給我買一套24個顏色的橡皮泥(那時候我最喜歡的玩具就是橡皮泥。)但是我拒絕了,那時候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眼睛裡只有這個玩具,好像沒有它我就再也不會有快樂一樣。售貨員不停的勸爸媽說這個玩具對孩子好,還可以講故事還可以教算數。最後爸媽拗不過我,媽媽說讓爸爸決定,而爸爸決定給我買這個玩具。媽媽一生氣自己騎自行車走了。

由於唯一的交通工具被媽媽騎走了,我和爸爸只能走路回家。一路上我抱著玩具,跟在爸爸後面,爸爸一句苛責的話也沒有,只是幾次嘆氣。而這時我已經開始後悔了。

回到家,爸爸去臥室安慰媽媽,我自己坐在院子裡玩那個玩具,我不敢進屋,怕媽媽罵我。

過了一會,爸爸從屋裡出來了,他說,你媽媽哭了,你進去安慰她一下吧。

聽到這話我也開始大哭起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為止唯一一次把媽媽氣哭。

爸爸說,你看,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玩具,但是媽媽卻沒有買到那個鍋,本來如果可以買到那個鍋,她以後下班就不用那麼累的去做飯了。這樣的結果你會開心嗎。

我不知道說什麼,就是一直哭。那個玩具也成了我心口上的疤,我沒有再碰它,一碰我內心就產生一種恥辱感。很多年過去了,我始終後悔當初沒有要那盒橡皮泥。


看圖說


我從一個清華學生家長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家庭教育經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觀點

教育子女應該做到四個方面:親情陪伴,榜樣帶動,賞識教育,嚴格管教。

我的做法

我從事教育及教育心理研究二十多年,培養出了一批批品學兼優的學生,也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積極、快樂、健康的男子漢,送進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在二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實踐中,本人主要做到了以下四點:

第一,親情陪伴。只有經常近距離陪伴孩子,才能給孩子以溫暖,及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糾正其不良習慣。在孩子年幼放在老家的時候,我們總是每週抽時間去陪伴孩子,給予親情溫暖,觀察孩子的成長狀況,適時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因為父母年邁又沒多少文化,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們再忙再累也堅持親自帶孩子,無論外出求學還是工作的幾年,都把孩子帶在身邊,從不撒手不管,所以也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二,榜樣帶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孩子的教育切忌只說不練。如,要求孩子早起早睡,不玩電腦,多讀書等,我事事堅持做在前頭,影響、帶動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第三,給予賞識。人天生都有向“善”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誇讚、甚至獎賞。所以,我對於孩子的進步一定給予合理賞識,大大激發他的榮譽感、成就感,激發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最終使得孩子始終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成績越來越好,成為本市高考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第四,嚴格管教。俗語說,棒打出孝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堅持教育孩子以嚴格管理為主。制定合理規則,引導孩子說了辦、定了幹、按期完;制定獎懲措施,達不到目標或者違規就要接受事先講好的懲罰;教會孩子勇於擔責,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

個人建議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家長的自身修為,只要做到親情陪伴而不事事包辦、榜樣帶動而不空洞說教、嚴格管教而不體罰責罵、合理賞識而不挫傷自尊,相信將來您孩子的成功會超出您的想象!

【歡迎關注“教育心理專報”,與您分享更多青少年教育心理理論、優質教育經驗、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






教育心理專報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只用八個字,“愛嚴並進,獎懲分明“。

4、愛嚴並進

孩子我們要給予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裡的愛我們要排除溺愛,溺愛既害,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很多時候我們實施起來,很多家長便嬌慣自己的孩子,無限制的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甚至是無理的要求,其實我們如果以這樣的方式愛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驕橫跋扈的性格,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在愛孩子的同時,我們還需嚴格要求他們的行為習慣,使用愛嚴並進的方式對他進行培養。

2、獎懲分明

孩子的認知面畢竟是有限的,在他們的成長中,很多時候不會辨別真假對錯,這就需要我們鼓勵加批評的方式進行教育。孩子做得棒的我們要給予肯定並適當獎勵,孩子非常渴望大人的認可,對於他們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們要提出來進行批評,如果犯錯誤較大,我們就要適當的加以懲罰,讓孩子在獎懲中辨別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

最後我覺得孩子的教育主要的還是要我們花心思多交流,發現孩子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羅羅老師生活錄


普通家庭如何定義,如果單從家庭經濟條件上來講,那麼大家一定聽過“寒門出貴子”的故事。

其實,教育於家庭條件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存在決定性的關係。筆者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位父母是做生意的家庭,權且稱父親為B君吧。因為生意關係,B君與妻子將大部分時間放在了生意上,而對兒子的教育則是“有求必應”。現在,B君的兒子已經讀初一了,在家中吃飯,都需要爺爺奶奶喂,且不說幫忙做家務了。不僅如此,成績一直位於班級中等及偏下水平。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對環衛工夫婦,權且稱父親為C君,膝下有一對兒女,家庭的收入全靠夫妻兩人的工資。2015年、2017年,一對兒女先後考取了本科院校。

上述現象,只是個案,不足以代表整體,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整體的規律——教育,不僅僅藝考家庭條件,而與父母觀念、素質,家庭教育等因素有關。

兒女是父母的升級版,是父母夢想的延伸,儘管現階段家庭條件不夠好,但在教育和指引小孩時,只要父母身體力行,用純樸、善良、勤奮、耐勞的觀念,去啟發並教育小孩,就一定能夠收穫滿滿,最終達到“一本萬利”!


德尚公考


我聽過最多的一句回答是,爸爸愛媽媽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教育好孩子,要全面關注關心自己的孩子。眾所周知,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難教育的,但是也不是沒有方法可循。

青春期的孩子的獨立意識剛剛覺醒,很多東西他都明白,但就是不願意“屈服”。

當孩子提出一個特別誇張你不能接受的想法是,對孩子最好的做法如下。

比如孩子說自己不想上學了,要去網吧上網,要去做生意,這時,你回答,哦,嗯,然後呢?你不想上學,要去做生意?當你把他所說的話,重複一遍給他自己的時候,他就開始用心想了,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比起你一聽到這個想法,就用批判性的語言說,不行,堅決不行,要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麼。

以上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的一個簡單事例。

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要隨著孩子的年齡變化而改變。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帶孩子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是對孩子一生收益的事情。


枸杞養生愛好者123


我的觀點是: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引導者、教練員、好朋友的角色,在孩子小的時候,傾向於引導者,向孩子分享和呈現家長的經驗,孩子自然會模仿;當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經驗的時候,家長便扮演教練員的角色,效果和目標便成了孩子的動力,而教練,更多的是引發孩子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最後,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及以後,家長便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自此之後,若非極個別原則問題,家長便不再參與更多,只有當孩子需要的時候,家長僅以朋友的角色給建議。

此外關於子女教育,我從以下三個維度再分享我的看法: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家庭親子教育的基礎和核心,品格,是孩子未來行為準則的依據,人品、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對此,家長必須言傳身教,而身教剩餘言教,同時,夫妻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父親給力量和勇氣,多帶孩子做運動,媽媽給孩子溫暖和愛,引導孩子多跟小朋友互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孩子完整健康的品格

【習慣養成】

人,天性懶惰,在孩子階段,家長應注重孩子的習慣養成,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睡覺,自己的衣襪,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以此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對於學習,也應要求先完成學習,再玩耍,甚至可以要求,學習完成後,自己安排時間,並且不可再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高效率的利用時間,以免孩子拖沓!

【能力培養】

家庭是孩子的“孵化器”,孩子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無論音樂、舞蹈、還是其他,家庭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適當的提供給孩子這些資源,同時,引導孩子珍惜這些資源,利用好了,才會有後續的資源支持。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


用戶813278855439275


看到這個問題,想法很多呀,父母一輩對我們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出孝子,所以我是沒少捱揍。所以現在的我,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沒讓父母操心。

對於現代的孩子教育而言,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引導為主,開發孩子的智力,多方面發展,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助學習。文化知識,興趣愛好一樣都不能少。

最主要的是還要德才兼備才能符合現代趨勢。品質的好壞還要大人正確引導,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不能讓孩子養成偏激的性格,以後做錯事。到那會就悔之晚矣。


琉璃苣3280


作為普通家庭,家長都是對子女抱有很大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傳統的觀念,沒有家長會不希望子女無出息的。

作為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就是一面鏡子,身教勝過言教,從小就培養孩子懂禮貌、講誠信、守道德、自信、自立,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責任,對子女的人生觀、道德觀、完整的人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鑰匙一把鎖",作為子女教育,應把家庭、學校、社會這三方面有機結合,家庭著重培養孩子的性格,學校增長孩子的知識,社會培養孩子的觀念,只有這三方面都得到同步發展,孩子才會走到正道上,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材。


老者6311002534379


子女不是教育好的,你把自己教育好就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家長的不自覺行為,體現在生活的任何行為都是對子女的教育,潛移默化自帶家風的的教育,勝過言語的教育。把子女當作社會的一分子,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愛才不會自私和狹隘,家長學會從思想上和精神上愛子女才是教育。讓孩子學會並完成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