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會紀念屈原,莫非當時的百姓都能看懂《九歌》、《離騷》?

說八道九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中國古代文字書寫所使用的詞語與人們日常口頭表達所使用的詞語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文字記載一般使用的是標準詞句,而日常表達使用的則是各地的方言。因此,在古代,除了讀書人以外,普通老百姓是看不懂書籍上的文字的。因此,在屈原的時代,普通老百姓肯定看不懂《九歌》、《離騷》等屈原的作品。


屈原:不願同風塵,自沉汨羅江。

中國古代的這種書寫系統有利有弊。好處是,書寫標準具有一致性,不論朝代如何更迭,歷史如何發展,後人仍能讀懂前人的文字記載。不像其他語言,例如英語,莎士比亞當時寫的作品,現代英國人基本上沒幾個能讀懂的,因為英語後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雖然各地人們的方言千差萬別,但各地的讀書人都能讀懂各種文獻典籍。古代文字書寫的這種特點,有利於保持中國文化的連續性,使中華文明歷經磨難而沒有斷代或被滅絕。而它的弊端就是,沒有專門上過學堂的人沒有能力讀懂書籍上的文字,造成了文人與村夫的文化分野。

因此,古代人們紀念屈原,顯然不是因為老百姓能夠讀懂屈原的《九歌》和《離騷》等作品。但士大夫階層顯然是能夠讀懂屈原的作品的。同時,對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褒貶,其實也是由士大夫階層引導的。換句話說,就是精英階層的價值取向能夠引導普通老百姓的價值傾向。對屈原的景仰同樣如此。

總的來說,人們紀念屈原,是因為屈原人格高尚,憂國憂民,不與腐敗階層同流合汙。這並不全是因為屈原的作品寫得好。


霜鬥寒


端午節將至,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葉和菖蒲等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全都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那麼後人為何會去紀念屈原呢?時至今日似乎人們已經淡忘了那段歷史,但是屈原對楚國所作的貢獻卻已經深深的映在當時百姓心中,寫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圖:屈原

先說屈原的官職,他生平擔任官職有二:左徒、三閭大夫。

關於“左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這樣記載的:“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從《史記》中“議國事”、“出號令”、“接遇賓客”、“應對諸侯”這些詞可以看出,屈原任左徒所擔負的具體任務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參議國家大事,發號施令;二是接待賓客,應付外交事宜;三是草擬憲令,具體掌握國家的政策方針。

後人紀念屈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此,屈原在擔任左徒時間,制定了一些惠及農業政策方針,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得以推廣應用,老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在屈原投江後紛紛自發紀念屈原。

關於屈原擔任的第二個官職——三閭大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此?”,這裡的三閭大夫就是屈原被貶前的官職。這個官職是戰國時楚國特設的官職,主要的工作內容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貴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閒差事。屈原貶前任此職,其實是一虛職,沒有左徒有實權。

再看那段歷史。

戰國末期,屈原為幫君主實現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形成富國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事與願違,在屈原大行變革之時,因不與腐敗者同流合汙,得罪了楚國一部分達官權貴,在讒言之下,屈原被逐漸疏遠,最終被革職、流放。屈原放逐後心憂頻臨滅亡的楚國,擔憂楚國的命運,一邊望著北方的國都,一邊作詩寄託情懷。當得知楚國滅亡後,他心灰意冷,於五月初五跳入汨羅江。

屈原投江後,江上的漁夫和百姓聽說了,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屍體,他們還拿來平時所吃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希望屈原的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端午節一流傳就幾千年。

時至今日,每逢端午節人們紀念屈原所寄託的感情沒有過去那麼強烈,僅僅流於形式,但屈原的生平事蹟永遠寫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為世人所稱頌。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另則傳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賽龍舟則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屈原死後,當時社會不少人都不認可他,就像司馬遷說的“不容於世”,直到宋玉,他是第一個為屈原寫悼詞的人。“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眾,時來則應,物來則濟。應時而不謀己,濟物而不務功,是以惠無所歸,怨無所集”從悼詞中宋玉表達了對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辭賦上學習屈原,並且在屈原的基礎上對楚辭進行了發展,所以在當時人們將宋玉稱作是繼屈原以後最偉大的辭賦家。

漢武帝是漢代第一個熱愛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賦達82篇之多的淮南王劉安,則是對《離騷》作了很高評價的第一位文學理論家。

劉安稱《離騷》兼有《國風》、《小雅》之長,它體現了屈原“浮游塵埃之外”的人格風範,可“與日月爭光”。其後,司馬遷為屈原作傳,不僅照錄了劉安的這些警句,還進一步把《離騷》和孔子刪定《春秋》相提並論。他稱前者“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對於它的特點與貢獻做了這樣的評論:“較之於《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創作了歷史劇《屈原》。《屈原》創作於1942年1月。面對黑暗如漆的現實,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著憤怒。郭沫若便以歷史劇為投槍,借古喻今,創作了歷史劇《屈原》,有意識地“把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時代裡”。並說:“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的時代。”

傅抱石先後至少創作了七幀《屈原像》。

毛澤東說:“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雲薹殿下


我先解答一個問題,端午節的起源以及怎麼流傳下來的?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戰國百越地區,他們百越部落每到這個日子就會拿著圖騰祭祀,這就是由來。而當時百越又屬於楚國,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據傳也是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了樹立忠君愛國,就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為什麼會紀念屈原

屈原這個人具有極強的愛國情懷和拳拳報國之心,當時,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這種愛國之情在他的詩中顯現出來,他是“楚辭”文體的創始人,寫的詩詞不僅在當時具有很大的影響,乃至以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正是因為他的愛國情懷,當時的統治者為了樹立忠君愛國,就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但他們所帶來的影響都沒屈原大,後世漸漸被人忘記,最後形成現今的端午節文化。

當時的百姓都能看懂《九歌》、《離騷》

小編認為,當時的百姓是懂得九歌和離騷的,但是這種懂肯定是一種慢慢的過程,屈原投江抱石死後,被人知曉,隨後《九歌》、《離騷》等著作被人廣泛讀之,進行了解,慢慢這個過程中,那些文人翻譯屈原著作,流傳給百姓,廣為流傳。最終,都知道了屈原著作中抒發著他愛國情懷,懷才不遇的種種情感,這種情懷促使他悲傷、憂憤,從而投江而死。

再者,從當時的統治者,以及後世詩人對屈原的種種感情流露,其實都是從詩中所知道的,比如《離騷》,蘇軾:“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可此所見,後人對屈原是多高的評價,這也從側面表明了,屈原所寫的著作,大多被後人以及當時的人所讀懂,並呈現出了稱讚屈原的詩辭的詩句。


小編評價:不管是屈原人身上的愛國情懷、忠君治國的品質,還是屈原眾多著作給後世帶來的影響,這些成果都是屈原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去學習他的愛國精神,以及好好鑽研他的藝術成果-詩辭。


以上是小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白澤小書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道理很簡單,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是一位詩人,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創立了騷體詩楚辭,他的代表作《離騷》與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合稱為中國古代詩歌的雙壁。

屈原的詩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情懷,讀他的詩,你會為他“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而感嘆,為他“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染,為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孜孜以求精神所鼓舞,為“首身離兮心不懲”為國捐軀的英雄氣慨所震撼。

屈原是最陽剛的讀書人,寧死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玷汙自己清白之身,最富有犧牲精神,他是孟子所說的有浩然之氣的男人,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屈原的死,是一個志士的死,成為千古文人倔強性格的象徵,影響了無數的文人志士。

屈原位居三三閭大夫,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面對強秦,他提出內修法度,外聯抗秦,但不為楚王所採納。您受到貴族的排擠誹謗,屈原被流放,憤懣而投汨羅江。

人們不忍心沉入汩羅江的屈原被魚吃掉,就把米撒入江中餵魚。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屈原把讀書人“讀聖賢書,行仁義事”發揮到了極致,人們不一定讀懂屈原的詩,但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從內心裡敬仰他,懂不懂得他的事已經不重要了。


丁小的時空


歷史上的很多名士,其實是身後的名士;很多在有生之年,並沒有什麼影響或成就、認可,只是得到後世的研究推崇之後,就產生了假設,當初如按屈原說的做該多好,才名聲大噪的;當屈原的名聲大噪之後,屈氏、屈地的人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屈原是我們的!所以紀念他!如,歐洲的梵高、清朝的曹雪芹、當代的路遙,比比皆是。


野徑峽


屈原的《九歌》,《離騷》開創我國古代文學浪漫主義傳統先河,別說當時的普通老百姓,即使我們今天粗通文字的人讀起來仍會覺得晦澀難懂,哪怕是真正讀懂了便可領會其意境之優美,情趣之高雅,許多人也會望而卻步。

既然讀懂他作品的人並不太多,為什麼千百年來他卻永遠活在老百姓的心坎裡,不分種族,不分地域,大家都會深深地敬仰他呢?

屈原自投汩羅江而死,古今投河自盡的也大有人在,為什麼人們偏偏要紀念屈原,到了端午節這天要往江裡投下大量粽子,餵飽魚鱉,別讓它們傷害了屈原的軀體呢?

人們紀念屈原為的是紀念他的民族氣節,紀念屈原,為的是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一個人因為憂憤國家前途命運,而不情以死抗爭,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樣的情懷,這樣的志士,當然值得這個國家的人民去懷念。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創作了大量愛國主義題材的詩歌,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榜樣。人們雖不能完全讀懂他的作品,但是就像太陽的光輝光芒萬丈,永遠給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





芳徑歌者


手舞足蹈鼓而歌,

忠誠融入在心窩。

黎民愛戴忠良士,

投粽賽舟祭祀多








費玉山905


屈原是一位愛國愛民的聖人,同時也是楚國的大祭酒兼宰相,專門主持國家祭拜天地的禮儀,同時也是一位修真者,他跳水成了水解的尸解仙。那時的人們都是有些傳承的,楚國與漢朝以前的信仰一致,都是信仰《太一》先天大道化身的《太一神》。人民都很崇敬他,故都祭拜他,畢竟屈原也是水解仙一類,九歌離騷天問中都有關於屈原對道的追尋與傳承,畢竟人家也是楚國的大祭司,又何況是為老百姓著想的官員,故人們因此祭拜屈聖人。


上古外星三皇六帝派


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1]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2]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3]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離騷》為代表的《楚辭》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為“風騷” [4-5] ,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時的的老百姓看不看的懂《離騷》《九歌》我不確定,我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人也不一定全看得懂,可你也會知道屈原,也知道他是偉大的愛國詩人,文人的口口相傳,百姓的愛國情懷,比看得懂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