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生育呢?

古代当宫女是很辛苦的,在寻常百姓眼里,宫女就是皇家的人,是贵人,而在皇宫,宫女就是下等人,这样的反差,给宫女的身心都造成不小的损伤。

有人说,清朝灭亡后,宫女无人敢娶,即使娶了,也没有生育,真的是这样吗?

清朝宫女从上三旗包衣中选出,容貌秀丽,就算不是十分漂亮,至少也不难看,最关键是年轻。18无丑妇,这些宫女入宫最小的12岁,最大的也不超过18岁。但她们出宫时,就25岁以后了。

深宫10多年的生活,让她们不再是一个寻常的少女,怀揣着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渴望,可以跟寻常的男子厮守一生。

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生育呢?

说实话,宫女在后宫待了十多年,算是长了见识,即使未曾有幸亲近龙颜,也目睹了皇后和嫔妃的生活方式,那真是锦衣玉食,呼风唤雨,黄金千两只是毛毛细雨……现在的姑娘即使跟高富帅谈一场短暂的恋爱,都会认为自己是上流社会,不能轻易嫁给普通男子,何况是古代的宫女,她们真的是在顶层社会生活过。

在皇宫中,稍微有些头脸的宫女,比如可以在皇后、贵妃身边伺候的得力宫女,或者在皇帝跟前伺候的宫女,她们的吃穿用度一定是很好的,而且还有人上人的感觉,别的小宫女对她们也是毕恭毕敬的。

这些宫女一旦被放出宫,眼光是非常高的,对寻常男子是不屑一顾的,加上年纪大了,她们所青睐的贵族,也不可能娶一个宫女回家,何况古代婚龄是13-15岁。

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生育呢?

第二个原因,是“对食”的产生。后宫生活比较孤独,于是主子体恤宫女和太监也有情感生活的需要,就允许他们“对食”,所以古代宫女太监的“对食”之风尤其盛行。如果宫女被放回家,谁能接受与太监“对食”过的宫女呢?就算能接受,宫女本人也不愿意,虽然太监不是正常人,但在宫女心里,那也是自己的男人,也是有感情的。

第三个原因,最初的“对食”是同性之间的,也就是宫女与宫女谈恋爱,相守在一起。在后宫太多宫女得不到皇帝宠幸,即使得到皇帝一时的喜欢,多半也是一晚或者短时间内,皇帝女人太多,对这种下等女子,一般不会投入感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对食”的事情发生了。

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生育呢?

第四个原因,宫女在后宫生活太苦,一方面劳作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妃子的嫉妒心强,如果哪个宫女貌美,必然对其戒备,不仅可能让她过得更为辛劳,有人说“劳动损朱颜”,消耗她,甚至害死她;还有即使宫女侥幸怀孕了,也有可能被陷害,直到失去孩子。在身体的劳累和心灵的恐惧双重煎熬下,宫女大多患有“血郁”,生活十分压抑。

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多数的宫女不能生育,但我相信,还是有可以生育的,她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否生育,而是能不能嫁出去,嫁给谁?

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生育呢?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宫女,可能25岁就老了,即使被放出宫去,也无人想娶。一是听说是宫里的人,觉得高不可攀;二是朱颜受损,未老先衰,甚至不能生育,也是一般家庭所无法承担的;加上宫女自己心气也高,所以不能嫁人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