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吸氣轎車在西藏缺氧有什麼辦法?

DreamSeaTT


自然吸氣發動機在高原缺氧只能考慮改裝增壓,空氣稀薄得提高氧含量。

準確的說法高原並不是空氣稀薄,而是氧分壓低;海拔越高地心引力越小,氧氣的質量受引力的影響同樣會變小,大氣壓當然會降低。簡單理解為在高海拔地區空氣中氧、氮、二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會擴散或膨脹,平原地區的正常氣壓下一個單位的空氣中有21%的氧氣,而在高海拔地區由於體積的膨脹,同樣一個單位內的空氣氧含量僅為13%左右。

造成空氣氧含量低可以理解為空氣體積的變化,那麼想要不缺氧則可以把空氣壓縮後在進行呼吸,重點:對於汽車而言要能壓縮空氣。

自然吸氣發動機進氣依靠的是負壓,也就是活塞在氣缸的下行排氣過程中產生負壓吸力從進氣管道吸入空氣;這種方式必然會因空氣稀薄導致缺氧,因為不論轉速多高吸入的空氣量多大、空燃比都是錯誤的,負壓吸氣吸入的空氣是環境壓力下正常比例的空氣,並不是壓縮體積後的空氣。

空燃比是固定的數據,吸入多少總量的空氣會噴出多少燃油,而計算需要的氧含量是按照21%的比例設計,在高原時氧含量只是正常比例的一半動力自然會下降,因為氧氣才是燃油的助燃物。

那麼想要讓動力提升只有讓空氣中的氧含量達到或接近21%,唯一的辦法只有增壓;增壓的概念是利用高速旋轉的渦輪壓縮空氣的體積,一個單位的空氣有13%的氧含量,假設壓縮機把兩個單位的空氣壓縮為為一個單位的體積,那麼同樣體積的空氣氧含量就能達到26%,含量高於燃油需求量動力自然會提升。當然壓縮比例不會這麼大,以上只是舉例。

其次空氣氧含量如果超過21%的正常比例還會增加火焰燃燒的溫度,所謂富氧燃燒就是這樣狀態,燃燒溫度越高產生的熱量越大則轉化為的機械能也會越高,這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實現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同等性能的核心因素。

不過自然吸氣發動機大多會改裝機械增壓,因為改裝廢氣渦輪增壓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都很高;機械增壓只是將增壓機與發動機曲軸連接,利用發動機本身的轉速提升逐漸提高增壓器轉速,由於用皮帶固定連接、發動機在啟動後增壓器會全時運行,所以低速時的扭矩提升會比較明顯。

但是在高速時因自然吸氣的壓力增大、機械增壓的轉速又比較低,所以高速駕駛時動力反而會差一些,且消耗發動機動能才能增壓也會比較費油,是否值得改裝只有自己斟酌了。

在高原用車還是建議選擇渦輪增壓機,高反情況會好的多。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自然吸氣的轎車,在西藏缺氧,有什麼辦法幫你提升動力,只有改裝廠可以幫助你,把你的發動機加上渦輪增壓,動力就好了,但是也不能回覆到你的五秒的記錄,除此之外,什麼添加燃油添加劑,什麼其他的方式,都是瞎扯,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拉上幾百斤,氧氣,找一個管子,接到你車進氣口的位置,給車子一路都吸氧氣,理論上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以上這兩種方案,基本上都是瞎鬧,不可能為了去一趟西藏,搞得成本過高,或者是給車輛做改裝,都不現實,唯一現實的事情,就是換一輛車,去租一輛車,就OK了,當然會增加出行的這次成本,不論你做任何的改進,都會增加你這一次出行的成本,何必不找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呢?直接租一輛,渦輪增壓的車,或者大排量的車,事情就解決了嗎?

實際上,不解決也可以,開著去就行了,無非就是在上坡的時候,把轉速拉到4000轉或者5000轉,讓他吼就是了,平路上,照樣可以呼呼地開著走,一般的SUV和轎車都可以勝任去西藏自駕遊的任務,所以,不必太在意,非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幹嘛?不就是去玩兒?又不是讓你去刷數據,又不是讓你去搞測試,把重心放在玩的方面,車子只是個工具,何必去在乎他是是五秒還九秒?安全回來才更重要。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西藏自駕,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回覆關鍵詞,就會有一系列關於自駕遊西藏的一些小常識,最後祝你們玩的開心吧!


超級自駕遊


這個容易,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打開引擎蓋,用工具擰開空氣濾清器盒子,把空濾取下來放回車上。沒有了空濾的阻擋進氣量瞬間倍增,動力自然有所改變。但是有個缺點就是不能過濾空氣中的灰塵,這方法也就是應個急,最後一定記得把空濾裝回去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馬路無英雄


不用去管,高原上跑幾天就好了,行車電腦會自動調整進氣和燃油比。


蘭海峰2


給油箱蓋開著跑!


漂洋過海去淘金


讓汽車吸純氧就可以了。


新能源唐車主


用氧氣袋加在油箱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