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之項目覆盤


項目管理之項目覆盤


覆盤是來之圍棋的一個概念說法。棋手為了增進棋藝,回顧所下的圍棋。特別是和比自己更高水平的對弈,以便找出自己看不到的或者想不到的棋著,來擴展自己的眼光和視野。工作中的覆盤為了能夠完整客觀的重新前面工作的過程,經驗得失,而進行的工作。

一、覆盤有四個步驟

1.回顧目標:當初的目的或期望的結果是什麼

2.評估結果:和設定的目標對比有哪些亮點和不足

3.分析原因:成功的關鍵原因和失敗的根本原因,主觀和客觀的

4.總結經驗:包括體驗、體會、反思、規律,以及行動計劃,需要實施哪些新措施,需要繼續哪些舊的措施,需要叫停哪些項目。

二、八個事項

項目管理之項目覆盤


1.回顧目標:把目標清晰的寫下來,展示出來。關注主題,不要跑偏了。

2.結果對比:找出時間完成的結果和設定的目標的差異。結果與目標的對比,有五種可能產生的情況:

(1)結果和目標一致,完成情況達到了所設定的目標;

(2)結果超越目標,完成情況比設定的目標還好;

(3)結果不如目標,完成情況比設定的目標要差;

(4)結果中出現了目標中沒有的項目,是在做事的過程中新添加進來的,出現了項目鍍金或者蔓延;

(5)有些項目目標沒有完成,結果為 0。

結果對比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差距,而是為了發現問題。重點不是關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現差距的地方。試著去提出疑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結果對比也該像“回顧目標”那樣展現出來,讓覆盤參與人員隨時隨意可見。

5.敘述過程:照本宣科的把整個過程講出了,讓每個人瞭解做的事情和細節。

自我剖析:自己反思和分析,有哪些成績,哪些問題。找原因,找規律。注意不要對自己留情面,最好是能夠360度的解剖自己在項目的問題。

6.眾人設問:總結規律,通過上面幾個步驟總結出一般規律,形成符號真想的認識。

覆盤得出的結論是否可靠,必須在覆盤的當時做出判斷,一般來說可以通過 4 原則來評判:

(1)覆盤結論的落腳點是否在偶發性的因素上?

當覆盤的結論落腳在偶發性因素上,那一定是錯誤的。如果覆盤沒有進入到邏輯層面,沒有經受住邏輯的驗證,則這樣的覆盤結論,一定是不可信的。

(2)覆盤結論是指向人還是指向事?對事不對人。覆盤的結論如果是指向人,則很可能說明覆盤沒有真正到位。因為覆盤得出的是規律性的認識,而人是具體的,各不相同。

指向事,則覆盤到規律的可能性更高。當然,這裡的“事”不僅僅是指某件具體的事,而是人之外的事物。不要隨意外部歸因,比如“如果出租車司機都開這麼慢,那我以後都會遲到”等等,這會將事件引導到陰謀論上。覆盤的結論不是指向人,而是從事物的本質去理解分析,這是驗證覆盤結論是否可靠的標準之一。

(3)覆盤結論的得出,是否有過3次以上連續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追問?覆盤得出的結論,至少應該有過三次以上的連續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詢問。如果次數不夠,也很可能意味著覆盤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探尋問題背後的問題,找出答案之後的答案,這就是追問的目的。

(6)是否是經過交叉驗證得出的結論?“孤證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術語,用來比喻覆盤得出的結論通過其他事情交叉驗證,也可以為結論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案例佐證

除了從因果關係上去驗證規律外,為了驗證規律的可信度,還應該用其他案例進行佐證。這是從規律的適用性出發的一次實驗。案例佐證面臨著案例選擇則的問題,所選的案例應該是同類型的、同行業的,要有相關性的,不能選取跟所覆盤的事件無關的案例。

四、覆盤歸檔

經受了上述七步的覆盤得出的結論,應該來說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這個時候,它們就是得到了認可和值得傳播的觀念和規律。下一步就有必要對覆盤進行歸檔,這其實也是知識管理的一種。歸檔將覆盤得到的認識知識化,更加方便傳播和查閱,這讓沒有參與覆盤的人也能掌握覆盤得出的規律和觀念,讓新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進行學習和參考,少走彎路。


項目管理之項目覆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