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春日,连翘花开,一树树烂漫黄,给春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她姗姗而来,不与迎春争先。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连翘花

连翘入药常用的部位是果实、根和茎叶。果实名连翘,是常用的药物。连翘的品种有一个古今变迁的过程,古代连翘有小翘、大翘两种,一种来自是藤黄科草本植物,一种来自木犀科灌木植物。木犀科连翘于藤黄科连翘,现在《中国药典》认定的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其名取"象"而来,它们在枝干上比比相连,一头儿向上仰起,因此有"连翘"之名。根名叫"连轺",最有名的应用是张仲景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比比相连,尖部上翘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连翘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味苦、微辛,性平、微寒

《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平。李时珍言"微苦、辛"。辛味是怎么来的?辛味主散,可以从翘仁辛香之气及其升浮宣散之力推得。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54.连翘解》举过一个例子:

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

发散的功效,证实了李时珍所说的"辛"。另外,连翘不仅能散热,还能散结,用以治疗疮疡、瘿、瘤、结核,有"结者散之"之义。

张锡纯治风温用连翘发汗,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它药性近乎平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连翘,集苦泄、辛散一身,既能泄热,又能散火。这也是,它气平,却是治风热、去上焦诸热及其为"疮家圣药"的原因所在。同样,因为连翘泄的是热,散的是火,所以不少医家说它微寒也不为过。像具有升散作用的柴胡、升麻,历代本草中也存在性"平"或"寒"的不同说法。

《中药学》基本上是把连翘归为清热解毒药,把柴胡、升麻归为发散风热药,但是它们还是有各自的特殊性的,一定不能被功效分类框住。比如连翘治疗疮疡肿毒,不仅在于清热,更是在于它有散"荣气壅遏,卫气郁滞"的功效;如柴胡,发散风热用它,发散风寒、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也一样用它;再如升麻,发散风热、清热解毒可治疗风热、热毒证,但是又是升阳要药,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都用它。所以,这三味药,真的不太寒凉。

具升浮宣散之力,主火热郁结

张元素曰: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杲曰: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此,乃结者散之之义。好古曰:手足少阳之药,治疮疡瘤瘿结核有神,与柴胡同功,但分气血之异尔。与鼠粘子同用治疮疡,别有神功。时珍曰: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治手足少阳手阳明三经气分之热也。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连翘质轻升浮,辛又能散,升浮宣散的力量极强,其发散风热、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治疮疡瘤瘿结核等,与其升浮宣散之性密切相关。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 泻心经客热最胜

从药"象"看,连翘分瓣做房,中有黑子,象心包与心中。从"味"看,苦味五行属火,入心;兼有辛味,能散火。性,微寒,能清。故连翘能解心包经、心经热邪,为清心、心包络之火的要药。《证类本草·卷第十一》言:

"治心经客热最胜。"

  • 去上焦诸热最专

连翘升浮入上焦,不但专于清心,也长于治疗头目之疾,如头疼、目疼、齿疼、鼻渊、咽喉肿痛等属火热者,皆能治之。

  • 治疮疡瘤瘿结核有神

连翘的升浮宣散之力,可以流通气血,《本经》所言"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所指皆是热结为形证,均可以用连翘治疗。连翘被奉为"疮家圣药"。

其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结者散之。李东垣说:"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营卫气血壅滞,逆于肉里,发为疮痈肿毒,连翘可以散气聚、血凝,即所谓"结者散之"

其二,热者清之、火郁发之。"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连翘能泻心中客热、发散心中郁火。李时珍谓:"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

连翘治疮疡,可与牛蒡子同用;散结治疗瘰疬瘿瘤结核,与夏枯草同功。夏枯草很有特点,一般的草本生于春、长于夏,唯独夏枯草至夏而枯,与众不同,散结与功效相近,但夏枯草入肝、胆经,"秉寒水化令,故上彻颠顶,下及趺踵(脚)",而连翘主"外弥肤腠,内遍五中至解邪热结于心"(清·邹澍《本经疏证》)。

  • 其它功效举例

连翘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曾治一媪,年过七旬,其手连臂肿疼数年不愈,其脉弦而有力,遂于清热消肿药中,每剂加连翘四钱,旬日肿消疼愈,其家人谓媪从前最易愤怒,自服此药后不但病愈,而愤怒全无,何药若是之灵妙也!由是观之,连翘可为理肝气要药矣。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54.连翘解》

尝闻先生以一味连翘膏治脚气呕逆冲心者,可谓得古人不传之妙矣。

——《先哲医话·卷下·多苣纪庭》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青翘与老翘:青出于蓝胜于蓝

连翘因采收时间不同,有青翘与老翘之分:青翘为近成熟果实,呈绿褐色,多不开裂;老翘为成熟果实,呈黄棕色,多裂开,种子多有脱落。

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中国药典》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青翘和老翘各有所长:青翘胜在气,老翘重在味。发散、通利,取青翘佳。宋代的《圣济总录》治疗产后乳汁不泄、结滞肿痛的连翘汤,连翘注明用"未开者"。《疡科捷径·卷上·肿疡治法歌》内消肿疡的内消沃雪汤,用的是青翘。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外感内热的犹龙汤,按语言:"用连翘发汗,必色青者方有力……故凡发汗所用之连翘,必须青连翘。"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现代研究提取青翘与老翘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难以分别二者的功效差异。但是,按《中国药典》以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的含量为标准评判的话,青翘优于老翘,以至于老翘在临床中逐渐被青翘替代。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连轺

连轺是连翘的根。张仲景《伤寒论》治伤寒瘀热在里,用的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连翘根是,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王好古认为连轺"能下热气",王子接认为是"导湿热从小便而出太阳",吕震名则说是"散在经之热"。问题在于连轺是下行泻热、导湿,还是功同连翘散热,还是兼而有之?张锡纯分析认为,连轺两种功效兼而有之。

仲景方中所用之连招,乃连翘之根,即《神农本草经》之连根也。其性与连翘相近,其发表之力不及连翘,而其利水之力则胜于连翘,故仲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以治瘀热在里,身将发黄,取其能导引湿热下行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54.连翘解》

个人以为,张锡纯所言极是。连轺不仅能导湿热下行,也能发散郁热,只是导湿利水之力则胜于连翘,发散瘀热之力逊于连翘。同一种植物,不同入药部位,会有相似的性能。从形色气味分析,连翘体轻,性平微寒,辛散升浮之力强;翘根体实,性寒,苦泻寒降之性重。二者功效同中有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表里分解法,自然是连轺更合适,但"如无根,以实代之"(《本经逢原》)也是可以的。

烂漫黄花,俏不争春,秋后成药,芳名连翘,根曰连轺

对于连轺,我确实是纸上谈兵,没用过。图来自网络,不知道是不是连翘根。也确实没见过。知道的朋友请留言赐教!多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