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敢找黄忠比武,敢和黄忠争功,他俩真的比武谁会赢?

风吹青竹摇162015807


刘备称汉中王后,分封了五虎上将,他们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中黄忠是五虎上将之末,也是一员老将了,有人认为黄忠老矣,不适合排在五虎上将之中了。他们认为五虎上将的最后一位应该是青年将领魏延。

魏延是除五虎上将之外,蜀汉的最厉害的将领了。黄忠和魏延,都是三国名将,都是蜀汉不可或缺的大将,那么他们两人的武功,到底谁高谁低呢?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发现与这两人对比,通过这两人比较不难判断。

早在长沙郡时,黄忠是一员大将,而魏延只是一个在襄阳混不下去来到长沙的一个小将。黄忠和关羽大战三天,战成平手,不分胜负。由于黄忠为报答关羽不杀之恩,也对关羽手下留情,只射中其头盔。黄忠的做法受到长沙太守韩玄的猜忌,差点被杀了。关键时刻,魏延挺身而出,杀了韩玄,带领长沙郡军民投奔了关羽。

按理来说,魏延对黄忠有救命之恩,而黄忠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将,两人也没什么过节,是不会有争执的。可是在平定益州之战中,魏延和黄忠纠纷不断。

话说在刘备杀了杨怀、高沛两人后,刘璋这才知道刘备是一个白眼狼。他非常后悔,错看了刘备,于是聚集文武大员,商议退兵之策。在大将黄权的建议下,刘璋派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四人,带领五万大军,星夜驰援雒县,抵御刘备。

刘备得知刘璋派出四将对抗自己,探听到泠苞、邓贤两人各带领两万军队离城六十里,扎下两个大寨,聚集大将们商议如何应对。刘备询问道,谁敢建头功,拿下这两个碍眼的大寨?老家黄忠一马当先,第一个回应到表示愿意去。

刘备也表示同意,下令黄忠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攻打,拿下之后必有重赏。黄忠正要接令时,突然有一个小将反对道:“老将军岁数太大了,怎么能够上战场呢?还是我去吧。”这员小将正是魏延。黄忠和魏延两人因为攻打刘璋的部队发生了争执,快打起来了。

刘备心中为两人争先恐后出战感到高兴,看到两人上升到肢体冲突,于是劝解道:“我来到益州,倚杖你们两人之力,如果你们两人打起来,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这时,军师庞统给出主意道,你们两人一人打一个敌寨,令黄忠打冷苞寨,魏延打邓贤寨,谁先打下来,就是谁的头功。庞统为了避免黄忠和魏延在路上相争,建议主公刘备亲自带领一队人马作为后应。

庞统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黄忠和魏延两人为了夺取头功,都拼了命。黄忠下令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平明进兵,攻打冷苞寨。魏延暗使人打探到黄忠的起兵时间之后,将起兵时间改为二更造饭,三更起兵。

然而,在半路上,魏延想到自己只是比老将黄忠早点夺取敌寨,显不出自己的本领来,还不如先去打冷苞寨,得胜之后,再去打邓贤寨。这样下来,两处都是他魏延打下来的了,比黄忠强多了。说干就干,魏延改道去打冷苞寨。

然而,魏延却掉入了川兵的陷阱里面,中了埋伏。魏延大战冷苞,打斗到三十合时,川兵两面包围魏延军队。魏延的士兵赶了半夜路,人马力乏,自然不是川兵对手。魏延也仓皇而逃。他还没逃出五里路,遇到邓贤的军队,雪上加霜。魏延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魏延从战马上摔下来。

邓贤看到机会,上来就是一挺枪,魏延只能闭眼等死。魏延闭眼等了一会儿,只听到弓弦响,没感到中枪,睁开眼看到邓贤倒撞下马。原来老将黄忠及时赶到,一箭射死邓贤,救了魏延。黄忠在救了魏延后,大战赶来的冷苞。两人大战不到十合,冷苞败北,放弃左寨,想带领手下败军,来投右寨。然而,他来到大寨外,只见寨中旗帜已经换成刘备的了,大惊失色。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枪未到处,弓弦响,邓贤倒撞下马。后面冷苞方欲来救,一员大将,从山坡上跃马而来,厉声大叫:“老将黄忠在此!”舞刀直取冷苞。冷苞抵敌不住,望后便走。黄忠乘势追赶,川兵大乱。黄忠一枝军,救了魏延,杀了邓贤,直赶到寨前。冷苞回马与黄忠再战。

结语

黄忠和魏延同为蜀汉名将,到底谁更厉害,与冷苞、邓贤这两人比较,不难判断,自然是老将黄忠的武功厉害。魏延中了冷苞的埋伏,三十回合没取胜,又被邓贤夹击,走投无路,差点马革裹尸。而黄忠赶到战场后,一箭便射死了邓贤,不到十合打败冷苞。


魁哥说历史


魏延的亮点,打文聘大半天平手,打庞德平手,偷袭斩王双,期间各种诈败任务完成的像真的一样。

魏延的污点,三十合平冷苞,被川军追的马失前蹄摔下,没黄忠救驾又要糟,十合被马岱诈败射中胳膊,若不是张飞赶到,魏延要遭。

当然张飞也没捞着好,战马岱一样打了十合,马岱依然诈败,张飞忘记魏延的教训要去追,若不是刘备拦住,张三爷说不定也要挨马岱的回马一箭。

魏延最豪情是认为自己有和黄忠一战的实力,魏延最弱鸡是第三次北伐,诸葛点将去抗张郃,魏延居然认怂不出声不出头。

魏延的武艺,和关平马岱在一个档次,这个档次的巅峰,扛庞德徐晃张郃三五十合不成问题,要打赢就很难。





下一秒天使911


魏延和黄忠真的打起来的话,黄忠的武艺要稍微高一些,但是两个人要分出胜负也需要很长时间。

魏延和黄忠比武,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刘备去攻雒城时,泠苞、邓贤二人领军在城外驻守,魏延为了和黄忠争夺头功,所以抢着去打泠苞、邓贤。两人争执不下,所以说要比武定输赢,最后刘备让两个人各打一寨才收场。

魏延和黄忠两个人虽然没有直接打过,不过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历史战绩来推测一下谁更厉害。

要估算魏延和黄忠两个人的水平,最好的比较对象是庞德。在汉中之战时,魏延和庞德曾经交过一次手,结果是庞德奋力将魏延杀退,显然庞德要比魏延略胜一筹。

而庞德和黄忠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关羽。黄忠在长沙之战时和关羽前后三天打了一百八十多个回合,两个人是打了一个不分胜负。

而庞德在樊城之战时大战关羽,两个人大战两天也是打了一百五十多个回合胜负不分。从这点来说,两个人应该差不多,如果考虑黄忠对战关羽时,关羽还在壮年,而庞德打关羽时关羽年纪已大,那么黄忠的表现还要优于庞德一些,但是不管怎么说,黄忠应该都比魏延强。

但是黄忠的武艺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守强攻弱,他在对战关羽时可以做到大战百余合不败,遇到李严这种级别的也是五十多个回合拿不下,对张郃、夏侯渊等一流武将,也是二十个回合战平,不过在面对张郃、徐晃联手时,也可以做到几个时辰打下来不失。

所以黄忠的特点是守强攻弱,面对强敌时不会失守,但是对上一流武将也很难快速将其击败,所以对上魏延的话,两个人也是要打上很久黄忠才能取胜。


不沉的经远


魏延与黄忠争功事件,发生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演义回目:黄忠魏延大争功;

二刘相争益州期间,刘备军攻破涪城,准备向雒城进发。黄忠、魏延二将为了争夺入益州的首功,对先锋一职相争不下。两人在大寨内各不相让,最后决定以比武的方式解决问题。幸亏被刘备及时劝阻了,才避免了这场自相残杀的画面。

那么!如果当初没有刘备的劝阻,二人真打起来谁的胜率更高?

那么!就从这一战中分析吧!刘备劝阻的结果是让黄忠、魏延各自领一队军马,分开攻打泠苞、邓贤寨。黄忠打泠苞寨,魏延打邓贤寨,谁先拿下就为头功。

出发前,魏延特地耍了一个心眼。他打探到黄忠五更起兵,于是下令本部军马三更起兵,要赶在黄忠前头攻破邓贤寨。

行至半路,魏延又灵机一动,只打一处不显自己能处,不如先去拿下了泠苞寨,然后再去拿邓贤寨,把两边的功劳都据为己有。于是下令队伍先向泠苞寨进发。

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泠苞、邓贤早有准备,众人刚到涪城附近,两边伏军无数。泠苞舞刀而出,魏延截住厮杀,相斗三十合之后,不分胜负。荆州军阵脚大乱,魏延无心恋战,撇了泠苞便走。

走不到五里,邓贤引一军杀出。慌乱之中魏延马失前蹄,被掀倒于地。邓贤挺枪去杀魏延,正准备刺,被黄忠一箭射落。

泠苞见射中了邓贤,骤马去救,黄忠舞刀直取泠苞,二将相交,泠苞抵敌不住,拔马而走。黄忠引军追至寨前,泠苞回马与黄忠又战,不到十合,泠苞引军败走。


从这场战役来看,老黄忠的武艺明显压了魏延一头。魏延面对泠苞的时候,三十合不分胜负。而黄忠与泠苞单挑两次,都是在短时间内奠定优势。

而且在这段中,罗贯中明显更推崇黄忠的武艺,尽管魏延耍尽了心机,最终还是需要老黄忠的搭救。


爱尚文史


按照《三国演义》的角度,黄忠是五虎上将之末位,魏延在蜀汉里是仅次五虎上将的存在,这样的排位,二人的武艺应该差不了太多。但是从名气和早期的战绩上来看,黄忠还是要胜过魏延不少的,为何?小说里黄忠刚出场,就年近六十了,不但是老将还是名将,从诸葛亮对关羽说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了:



孔明曰:“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诸葛亮虽然是荆州豪族,对当地十分的了解,但是,在刘备攻取荆南四州时,“力敌万人”的刑道荣,诸葛亮连提都没提,唯独对关羽说小心黄忠,可见黄忠在荆州诸将中的地位和名气。

我们再看魏延出场:



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文聘这话说得有点搞笑,魏延又没自报家门,你文聘要是真不认识,怎么就能连名带姓就把“魏延”喊了出来?由此可见,文聘不但认识魏延,还了解魏延,估计还得有些忌惮,所以,故意激怒他,就是要打断刘备军进入襄阳城。但是,魏延此时名气不高是事实,而且还不受重用,至少当时蒯越要引走赵云,谋杀刘备,用的是文聘和王威,不是魏延。随便提一下,魏延和文聘打了半天平手,谁的武艺更高呢?大飞熊认为还是魏延,为何呢?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所以,第一,二人的单挑更像是混战,而且不受重用的魏延,部曲要比文聘少。第二,魏延立功心切,刘备却不按照魏延的剧本进入襄阳,又无后援,这对魏延大为不利。第三,年轻的魏延,虽然武艺不差,经验却不足。有此三条,魏延还能打平文聘,足以说明魏延武艺高过文聘,那和黄忠比起来如何呢?

大飞熊认为,单论武艺,魏延对比老黄忠确实差距不会很大,但是一旦二人比武,魏延还是会明显落在下风,关键就是魏延的心态问题,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魏延两战泠苞。

魏泠第一次交手:



魏延纵马提刀,与泠苞接战。二将交马,战到三十合,川兵分两路来袭汉军。汉军走了半夜,人马力乏,抵当不住,退后便走。

魏泠第二次交手:



前面魏延引军赶来,川兵自相践踏。泠苞正奔走间,撞着魏延。交马不数合,被魏延活捉去了。

泠苞能和魏延三十回合打平,后又和黄忠交手十余合失败,但全身而退,却足以证明泠苞是刘璋军中仅次张任,李严的存在。而魏延的武艺其实完全在泠苞之上,却一次三十回合打平,一次不数合生擒,起伏如此之大除了战场因素外,关键就是魏延立功心切,影响了发挥。原来,魏延的任务本来是要袭击刘贤寨,但是他贪功冒进,被泠苞发现并有了防备,魏延必然心浮气躁。到了第二次交手,魏延属于以逸待劳了,心态要好多了。而且,泠苞还不是单独的个案,还有上文的文聘,后来和马岱交手被射伤以及被庞德奋力打退,魏延都犯了这种心态错误,多少影响了正常的发挥。



反观老黄忠,刀法是越老越稳当,关羽和黄忠长沙大战一百回合回来后,还感叹黄忠刀法毫无破绽,打算第二天用“拖刀计”。所以,魏延再厉害只要对上稳当的黄忠,心态一浮躁,一百回合内必然处于下风。这还只是单论刀法,如果黄忠使诈,回马射箭,魏延必败,还有性命之忧。


大飞熊骑士


黄忠是蜀汉早期关张没出风头之前的武力担当,虽然角色设定是老将,但是能和关羽斗100多回合而不败,也算是武技强横了。后来在定军山一役,斩杀曹将夏侯渊,大破张合,夏侯渊等武将虽然和关张不在同一级别,但是黄忠能把之斩杀,也是勇冠三军了。

魏延,征西大将军,在蜀汉后期,魏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军队有一套。不过其人作战也是勇猛过人,只是性子比较高傲,斩杀的名将也不多,只有王双出名一点。


魏延和黄忠争功,出现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刘备进攻雒城之际。刘备询问众将,谁愿意去夺取对方的营寨。老将黄忠主动请缨,但魏延却认为黄忠年事已高,应该由自己领兵前去。

“谁敢建头功,去取二将寨栅?”老将黄忠应声出曰:“老夫愿往。”玄德曰:“老将军率本部人马,前至雒城,如取得泠苞、邓贤营寨,必当重赏。”黄忠大喜,即领本部兵马,谢了要行。忽帐下一人出曰:“老将军年纪高大,如何去得?小将不才愿往。”玄德视之,乃是魏延。

跟着下来,魏延三言两语就把黄忠黄毛了,魏延说黄忠老了,恐怕会耽误主公大事,跟着黄忠大怒,问魏延比试武艺。比武了当然不会成功,被刘玄德阻止了。


玄德急止之曰:“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庞统曰:“汝二人不必相争。即今泠苞、邓贤下了两个营寨。今汝二人自领本部军马,各打一寨。如先夺得者,便为头功。”

刘备见状,连忙出言劝解,谋士庞统提出黄忠与魏延两人各自进攻对手的一个营寨,谁先获胜便是头功。可惜的是两人始终都没有比试过,无法第一时间知道谁强谁弱。

不过在演义六十二回中,出现了这样有意思的一幕:刘备分别让黄忠负责攻打泠苞大寨,魏延负责攻打邓贤大寨,两人各自领命去了。


到了半路,魏延在马上寻思:“我只去攻打邓贤大寨,显不出我的本事,不如我先去攻打泠苞大寨,得胜后再攻打邓贤大寨。两处功劳那时都是我的,让这老黄忠无功可立。嘿嘿嘿。”

跟着便是魏延和泠苞遭遇接接战,两将交马,战了不到三十个回合,魏延抵挡不住就撇了泠苞拨马后退。而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得一声大喝:老将黄忠在此!拍马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敌不住,望山后便退。黄忠乘势追赶,川军顿时大乱。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忠是比魏延要厉害的。不过当时也是人多杂乱的混战,战果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够直观,有一定的水份影响。如果从综合战力来看的话,魏延此人善于用计,三言两语就可以把黄忠激得暴跳如雷,如果两人单挑的话,估计魏延会无所不用其极,鹿死谁手也不一定了。

黄忠虽然是个老将,但是他曾经和关羽打了一百多个回合,打成了平手。魏延只是和庞统打得不相上下,如果按演义中的武将武力值排名来说,黄忠是可以辗压魏延的。

其实黄忠和魏延的相识很有缘份,刘备攻打长沙,守将是正是黄忠。关羽率兵五百来攻,与黄忠大战一百多合才将黄忠击败,但不忍将其杀害。次日,黄忠还以颜色,计诱关羽,用弓箭射关羽头上盔缨板回一城。此时黄忠主公韩玄怀疑黄忠有二心,要将黄忠斩首,千均一发之际魏延劫场杀了韩玄。此后黄忠与魏延一同降了刘备,为刘备效力。


雨霁视角


魏延与黄忠争功,这分明是魏延为了让自己让刘备知道,除了五虎将他也是一个能打的。

魏延以前和黄忠是同僚,他们没有真正比试过,黄忠虽然年龄大了,但那把弓箭射出的箭可没有因为年龄大而削弱。关羽和黄忠交战过,打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黄忠最后拿出绝技,弯弓搭箭射向关羽,关羽虽然没有被射伤,那都是黄忠故意而为之。他不愿意伤害关羽,所以才没拿出真正的水平。


魏延为何敢和黄忠比试,其实按他自己的话说,也是有一片好心,毕竟黄忠年龄大了,对付血气方刚的蜀中名将,结果难料。

在魏延偷袭泠苞时,被发现,双方交战,三四十回合后,邓贤出战,魏延的马失前蹄,危机时刻,,嗦的一声,一支利箭射邓贤于马下,下场很简单,挂了。

泠苞又杀到,黄忠拍马舞刀,应战泠苞;泠苞没抵挡几下,跑了。

从这里看出魏延和邓贤交战,不是因为自己的武力差,而是战马给了他一个意外,不然的话邓贤会被魏延干掉;泠苞看自己的帮手失去了,一人难抵二人,所以和黄忠交手也是心不在焉了,因为还有魏延在,所以跑是上策。

虽然都和同一个人交战,但情况不一样了;魏延和泠苞交战,泠苞是发挥了正常水平的,所以魏延不能快速取胜,说明泠苞也是战力可畏的,后面和黄忠打,泠苞失去一个帮手,心里已经怯了,所以赶紧跑。


如果黄忠和魏延比试,还真难说。大家一致认为魏延不如黄忠,因为魏延有反叛和野心而已。五虎上将没有魏延,也是因为魏延威望没有这些人高,战力来说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就差一截了。唯一可以不相上下的只怕是黄老将军了,这是估计魏延认为的。

后期蜀国出战魏国,魏延几乎撑起了大半。


历史戏语


魏延和黄忠都是蜀汉的大将,在小说中也好,在历史上也好,都没有机会单挑,孰强孰弱,真的很难直接分出胜负。

魏延是蜀汉重要将领,重要程度,在我看来,甚至要超过了黄忠。魏延是汉中太守,是西川的屏障,相当于足球场上的清道夫,他确实也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说到武功魏延就不如黄忠了。其实,整部三国演义黄忠是一个隐藏高手,他的实力被大家远远的低估了。黄忠一出场就是七十岁老将的人设,他可以和关羽大战100回合,不分胜负,关羽的特点,单挑的话,要么速胜,要么就是久战不胜。



这个和青龙偃月刀有关系。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关羽挥舞起来,利用强大的重力势能从上往下劈下去,这一招,往往能够一击破防,但是如果敌人接下来了,能够撑过三十回合,关羽就很难获胜,青龙偃月刀太重了,消耗的体能太大,打到最后关羽依靠的就是意志品质了,这也决定了关羽的武力值不是一成不变的,50多岁精力体力进入下降通道和40多岁巅峰时期是有一定差距的,黄忠打的就是巅峰关羽。

所以,关羽往往就会出现久战不胜。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出,黄忠能够撑过关云长力敌万军的前三十回合杀招,可见他的力量之大,毕竟能够拉的开两石硬弓的人,用大刀的技巧之强!如果是巅峰时期的黄忠,黄忠的力量更大反应更快,处于力量与技巧的黄金交叉,关羽未必能够占到便宜。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黄忠还有一项看门绝技,举世无双的射术,神箭号称天下第一!这一方面使得黄忠成为了既可以肉搏,又可以远程攻击的双料选手,也大大丰富了黄忠的战术选择,他可以和你硬拼,也可以诈败,采用冷箭取胜。

魏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偷袭的不算,也没有办法看出武力到底怎么样,还好有一个庞德可以做参照物。

魏延对阵庞德,庞德也处于武力巅峰,他奋力杀败了魏延。

后来,水淹七军之战,庞德抬棺战关羽,可以说他极为兴奋,战斗力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二十,超水平发挥,结果呢,面对50多岁的关羽,很吃力,拿不下来。

两厢比较,黄忠大战四十多岁的巅峰关羽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最后采用冷箭击败关羽,庞德比之关羽悲壮有余,实力不足。

那么我们来排一下座次魏延打不过正常发挥的庞德,超水平发挥的庞德勉强战平老年关羽,巅峰关羽与老年黄忠激战成和,那么可以看出武力值魏延小于巅峰庞德小于超水平庞德略小于老年关羽小于巅峰关羽约等于老年黄忠!



由此可见,如果魏延与黄忠单挑的话很大程度魏延会在70岁的黄忠手下激战几十回合以后战败,如果不巧的是遇到了年轻时候的巅峰黄忠那么我基本可以断言,30回合内魏延必败,很有可能被斩首!


策神历史


很高兴,来和大家讨论一下黄忠和魏延的武艺高低。

我认为,如果魏延与黄忠真的比武,魏延应该会输,但他能够撑过三五十合没有什么问题。



魏延为了争夺前锋的位置,大言不惭,要和黄忠较量武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二回中。

回目: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刘备点兵派将,明确指出,谁能攻夺邓贤和泠苞的军寨,就是头功。

黄忠请命,但魏延不服,想争这个头功,还用言语刺激黄忠,说黄忠“年纪高大”,“老将不以筋骨为能”。黄忠生气了,要与魏延比试比试武艺,但魏延毫不畏惧,44944,当场就要动手。


蜀汉五虎将:关张赵马黄,五人的武艺差距很微小。彼此之间如果正面对磕,百合之内难以决出高低上下来。魏延虽然武艺也很不错,但要与五虎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但这个魏延很狡猾,未归顺刘备之前,他以前在长沙城就和黄忠在一起做同僚。黄忠的武艺如何,魏延心里当然很清楚。

魏延这个人心高气傲,眼高于顶,他敢向黄忠挑战,也是有底气的。他很清楚,自己的武艺虽然不如黄忠,但短时间内也不会露出败相来。

而且,魏延一张嘴就是嘲讽和贬低的话语,这是他有意激怒黄忠。如果两人真的动起手来,黄忠盛怒之下,就会心浮气躁,想早点解决战斗,而魏延就能够稳扎稳打中找出黄忠的破绽,施行反攻。

而且,刘备和庞统观战,不可能不出面阻止,只要魏延短时间内能和黄忠打个有来有往,就会名声大震,大大提高自己的在军中的威望。


魏延这么干,就是向刘备和庞统宣示,在这军中,不止是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我魏延也不差。

而刘备这个人,性格谦恭礼让,可他偏偏喜欢性格比较张扬,自信心强的部下,比如关羽。魏延摸准了刘备的性格,所以就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魏延很聪明,无论两人是否比试武艺,他的目的都实现了。后来,我们发现,刘备对魏延是格外照顾和重用,甚至魏延犯了错误,刘备也是为他百般开脱。

那么魏延与黄忠的武艺相比,大约是怎样的差距呢?

就在本回中,他们都遇到了敌将泠苞。

魏延玩花花肠子,瞒着黄忠偷偷去劫泠苞的大寨,却被泠苞发现,双方交手:


魏延偷营,泠苞早有准备,双方交锋,“战到三十合”。

虽然没有说具体的高低上下,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泠苞的武艺,扛住魏延三十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随后,魏延马失前蹄,黄忠正好来到,射倒邓贤,救下了魏延。然后黄忠与泠苞交锋:


黄忠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敌不住”
,往后便走。

黄忠和魏延之间的武艺高低差距就体现出来了。虽然黄忠占点便宜,因为泠苞与魏延交锋三十合,是有体力损耗的,但他瞬间就被黄忠击退,也充分证明,黄忠的威力是高于魏延的。

所以比较两人武艺的差距,我认为,魏延能撑住黄忠三五十合后就要落在下风了。

同样是争功,魏延还曾经与张飞争过,但魏延的表现和与黄忠争功时候则完全不同。咱们看《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五回。

回目: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魏延仍然想争功,但他就没有与张飞斗气,拿言语去激怒张飞,来个比武较量。

说明魏延这脑袋瓜子很好使,他很清楚,和黄忠争功,那是给刘备看的。无论比不比武,他都成功了。和张飞争功,是想给谁看?如果张飞要和你魏延较量一把,刘备怎么劝?

这个魏延不但武艺不错,善于打仗,他还很有点眼色,不是个莽夫。所以刘备还是很欣赏魏延这一点的,诸葛亮也很倚重他。

定位一下魏延的武艺:

在樊城时候魏延与文聘较量过,魏延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坚持了很久,他的武艺应该高于文聘。

在汉中之战中,魏延战过庞德,开始打得不可开交。后来魏延瞅准机会,射中了曹操的嘴巴,庞德来救,奋力杀退魏延。这说明魏延的武艺略低于庞德。

魏延还遇到过一个强手――张郃。在街亭一战,魏延主动向张郃进攻,张郃诈败而走。后来在木门道,张郃主动冲向魏延,魏延又诈败而走。这俩挺有意思,互相诈败。

在诸葛亮的眼中,魏延是蜀军中唯一能与张郃抗衡的重将。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

回目: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眼中,魏延具备抵挡张郃的实力。

但我认为,从诸葛亮对张郃的屡次忌惮中可以看出,当时张郃应该稍稍强于魏延。

那么在蜀汉军中,魏延的武艺就基本上定位于,低于蜀汉五虎将,略高于姜维、关兴。大约与李严相等。

如果与魏军将领相比,魏延的武艺低于许禇、庞德、张郃,高于文聘、曹休。大约与曹洪、乐进相等。


馋嘴肥猫铲史官


黄忠赢,又以张郃为例,黄忠对战张郃无论气势、武艺都压住张郃来打。而魏延面对张郃却显得自信心不够。完全无胆气跟张郃硬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