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趕牛老翁

1995年秋,村裡德高望重85歲高齡的老張大叔謝世。村中名人之一,他有個響亮的綽號名字“趕牛老翁”,全村無人不知,何來之名?這得從源頭說起……

“3畝地,1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句民間諺語,反映的是過去農村家庭對農耕溫馨生活的憧憬。大叔家幾代人具備了這種家境。他的曾祖父,已達6畝耕地,養一頭黃牛。傳承到他這一輩亦如此。因當時家中土地較多,耕種是件大事,所以,必須養上1頭牛,與其狀況類似者口約俗成,3頭大牲口搭幫形成一具耕地組合,輪流耕地,適時下種,還能為地少者有賞服務。大叔的父親是耕地裡手。配備了犁、耙、木輪拖車,與另兩家牛驢組合,每年春秋兩季耕田種地。大叔上小學時,下午回到家,不是去割草,就是牽牛放牧,直到小學畢業後,一直在家協父養牛耕地。記得一次雨後天晴,跟著他去河邊放牛,牛啃著草,他讓我牽著牛韁繩,自己橫騎牛背,拿出竹笛吹曲,笛聲悠揚,河畔迴盪。他美滋滋地給我們說“看過小人書上牧童的故事嗎?這才叫放牛小子哩!”此說不脛而走,先得了個外號“放牛小子”。

他愛牛入迷,家中的老黃牛都由他飼養,不忙時打草放牛。春秋耕地時,一邊照料黃牛,一邊跟著父親學耕耙地的農活。父親是出了名的耕地匠人,下決心將父親的絕活學到手,“功到自然成”,人民公社時,父親退居二線,改任生產隊的飼養員。大叔正式接過鞭,成為一名合格的耕地扶犁手。每每春秋,乘拂曉,趕著牛,拖著車,載著犁耙,揮著牛鞭,啍著歌謠,行進在靜謐原野的小徑上,活脫脫一幅牛郎上陣的圖景。很快大叔耕地的技藝“青出於藍勝於藍”,超出父輩,小有名氣。看他那耕地的風姿吧!右手扶犁,左手揚鞭,三牛並駕,躬身拉犁。些許一聲吆喝,一聲鞭響,劃破寂靜的田野,帶來一幅歡快的勞動場面。那一犁犁翻起的腐植泥土,在陽光折射下熠熠生輝,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味。耙地更顯犁手的技藝,無坷垃,耙得平,土要細。3牛拉耙,犁手站在耙上。先縱耙,後橫耙;再走“8”字形梭耙。行進中若泥土湧耙,犁手站穩,手提繩耙起,讓泥土閃過。這是耙地的拿手戲,稍有閃失,就會導致人身事故。大叔身輕體健,駕輕就熟,彰顯了其過人之處。每耕完一片土地,平坦鬆軟細膩的土壤,象一床偌大的地毯鑲嵌在沃野上,孕育著下一個豐收季節的降臨。

【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秋,歲月不饒人。趕牛耕地的大叔兩鬢添白,滄海桑田,風吹日曬,讓中年大叔方顯蒼老。正應了后街三叔的心儀,他是村裡出了名的起外號專家,大半個村子的成年人都被他送上了綽號,什麼“二狗、三貓、竹竿、胖墩……”,而且全村叫響。他恢諧幽默的自我嘲諷:“全村人都有外號,就我‘無鱗魚’沒有外號,現在給放牛小子大哥升級,改名雅號為‘趕牛老翁’吧!”一傳十,十傳百,大叔的新綽號迅速傳遍全村。同輩歲小者,稱謂趕牛老翁哥;晚輩們稱謂趕牛老翁伯、叔、爺。因其德性好,從不生氣反駁,百依百順。沒有耕地農活時,大叔經常到生產隊飼養院幫父鍘草喂牛,整天與牛打交道。冬天農閒,趕著牛去四集,到農貿市場看牛交易的熱鬧場景,當義務經紀人。他學會了牛市裡回族同胞不用嘴說特殊的議價手法,摸清買賣雙方的價格底線後,一會兒與買方衣襟下握手指互傳信息,一會兒與賣方同樣方式探價,神秘兮兮,幾個來回,大功告成,定價成交。買賣雙方不約而同感激這位趕牛老翁的熱心相助。

上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農業機械化和農電事業的發展,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落後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機電灌溉淘汰了轆轤、水車,拖拉機取代了牛耕馬拉。生產隊飼養棚裡的牛驢退出了歷史舞臺。年過花甲的趕牛老翁,這位與牛打了一輩子交道視牛如寶的莊稼漢,六神無主,忐忑不安。每當看到大田裡冒著煙嗒塔響的“鐵牛”(拖拉機),奔馳耕地,沃土翻滾,霎時一片。觸景生情,既高興,又妒忌。不能不佩服拖拉機與黃牛耕地效率的天壤之別,但又不甘心,難道就這樣告別一生趕牛耕地的生涯嗎?依依不捨,深深眷戀……,卻又是不爭的實事。為了慰藉老人家的心理平衡,孝順的兒子,專門從生產隊處理耕牛時,買回大叔最喜愛的那頭長著一雙大犄角的魯西黃牛,讓他飼養,拴在院中,彼此守望。每天清晨,迎著朝陽,牽著牛,揹著鞭,興來潮,打個鞭響,喊兩嗓二黃腔,趕牛老翁悠然漫步在村前伸向遠方的康莊大道上。


【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刪除。

【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散文】張勇軍:趕牛老翁


作者:張勇軍,男,肥城市發改局退休幹部,有作品在報刊雜誌網絡媒體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