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赶牛老翁

1995年秋,村里德高望重85岁高龄的老张大叔谢世。村中名人之一,他有个响亮的绰号名字“赶牛老翁”,全村无人不知,何来之名?这得从源头说起……

“3亩地,1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民间谚语,反映的是过去农村家庭对农耕温馨生活的憧憬。大叔家几代人具备了这种家境。他的曾祖父,已达6亩耕地,养一头黄牛。传承到他这一辈亦如此。因当时家中土地较多,耕种是件大事,所以,必须养上1头牛,与其状况类似者口约俗成,3头大牲口搭帮形成一具耕地组合,轮流耕地,适时下种,还能为地少者有赏服务。大叔的父亲是耕地里手。配备了犁、耙、木轮拖车,与另两家牛驴组合,每年春秋两季耕田种地。大叔上小学时,下午回到家,不是去割草,就是牵牛放牧,直到小学毕业后,一直在家协父养牛耕地。记得一次雨后天晴,跟着他去河边放牛,牛啃着草,他让我牵着牛缰绳,自己横骑牛背,拿出竹笛吹曲,笛声悠扬,河畔回荡。他美滋滋地给我们说“看过小人书上牧童的故事吗?这才叫放牛小子哩!”此说不胫而走,先得了个外号“放牛小子”。

他爱牛入迷,家中的老黄牛都由他饲养,不忙时打草放牛。春秋耕地时,一边照料黄牛,一边跟着父亲学耕耙地的农活。父亲是出了名的耕地匠人,下决心将父亲的绝活学到手,“功到自然成”,人民公社时,父亲退居二线,改任生产队的饲养员。大叔正式接过鞭,成为一名合格的耕地扶犁手。每每春秋,乘拂晓,赶着牛,拖着车,载着犁耙,挥着牛鞭,啍着歌谣,行进在静谧原野的小径上,活脱脱一幅牛郎上阵的图景。很快大叔耕地的技艺“青出于蓝胜于蓝”,超出父辈,小有名气。看他那耕地的风姿吧!右手扶犁,左手扬鞭,三牛并驾,躬身拉犁。些许一声吆喝,一声鞭响,划破寂静的田野,带来一幅欢快的劳动场面。那一犁犁翻起的腐植泥土,在阳光折射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味。耙地更显犁手的技艺,无坷垃,耙得平,土要细。3牛拉耙,犁手站在耙上。先纵耙,后横耙;再走“8”字形梭耙。行进中若泥土涌耙,犁手站稳,手提绳耙起,让泥土闪过。这是耙地的拿手戏,稍有闪失,就会导致人身事故。大叔身轻体健,驾轻就熟,彰显了其过人之处。每耕完一片土地,平坦松软细腻的土壤,象一床偌大的地毯镶嵌在沃野上,孕育着下一个丰收季节的降临。

【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秋,岁月不饶人。赶牛耕地的大叔两鬓添白,沧海桑田,风吹日晒,让中年大叔方显苍老。正应了后街三叔的心仪,他是村里出了名的起外号专家,大半个村子的成年人都被他送上了绰号,什么“二狗、三猫、竹竿、胖墩……”,而且全村叫响。他恢谐幽默的自我嘲讽:“全村人都有外号,就我‘无鳞鱼’没有外号,现在给放牛小子大哥升级,改名雅号为‘赶牛老翁’吧!”一传十,十传百,大叔的新绰号迅速传遍全村。同辈岁小者,称谓赶牛老翁哥;晚辈们称谓赶牛老翁伯、叔、爷。因其德性好,从不生气反驳,百依百顺。没有耕地农活时,大叔经常到生产队饲养院帮父铡草喂牛,整天与牛打交道。冬天农闲,赶着牛去四集,到农贸市场看牛交易的热闹场景,当义务经纪人。他学会了牛市里回族同胞不用嘴说特殊的议价手法,摸清买卖双方的价格底线后,一会儿与买方衣襟下握手指互传信息,一会儿与卖方同样方式探价,神秘兮兮,几个来回,大功告成,定价成交。买卖双方不约而同感激这位赶牛老翁的热心相助。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电事业的发展,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落后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机电灌溉淘汰了辘轳、水车,拖拉机取代了牛耕马拉。生产队饲养棚里的牛驴退出了历史舞台。年过花甲的赶牛老翁,这位与牛打了一辈子交道视牛如宝的庄稼汉,六神无主,忐忑不安。每当看到大田里冒着烟嗒塔响的“铁牛”(拖拉机),奔驰耕地,沃土翻滚,霎时一片。触景生情,既高兴,又妒忌。不能不佩服拖拉机与黄牛耕地效率的天壤之别,但又不甘心,难道就这样告别一生赶牛耕地的生涯吗?依依不舍,深深眷恋……,却又是不争的实事。为了慰藉老人家的心理平衡,孝顺的儿子,专门从生产队处理耕牛时,买回大叔最喜爱的那头长着一双大犄角的鲁西黄牛,让他饲养,拴在院中,彼此守望。每天清晨,迎着朝阳,牵着牛,背着鞭,兴来潮,打个鞭响,喊两嗓二黄腔,赶牛老翁悠然漫步在村前伸向远方的康庄大道上。


【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散文】张勇军:赶牛老翁


作者:张勇军,男,肥城市发改局退休干部,有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