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動性問題暫緩 全球衰退結束後通脹或加速

美聯儲3月23日晚間宣佈,本週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的國債和500億美元的MBS。除此之外,美聯儲還有系列措施,如購買投資級信用債、相關ETF、ABS;還將採用財政部匯率穩定基金分別注資100億美元成立SPV的形式,購買投資級以上的公司債和相應追蹤公司債的ETF基金,購買以學生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為資產抵押的證券化產品;擴大MMLF的購買範圍;注資100億美元到CPFF(商業票據融資便利)並擴大購買範圍。

大成基金認為,這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便是市場一直期待的信用債直接購買操作,目前規模尚小且是高等級。

大成基金認為,結合目前資產表現來看,最近美聯儲持續加碼的政策對緩解流動性危機逐步起到了明顯的效果:首先,美元指數從上週五連續回落,沒有繼續出現全球拋售換美元的情況;第二,各類資產開始表現出本該有的屬性,美股和黃金/美債相關性已經由正轉負,避險資產黃金和美國國債連續上漲,而非之前的不分類型通跌。 當前美股反映的問題可能不是流動性擠兌而是美國疫情造成的中期衰退和信用緊縮的擔憂。

相應地,A股的外資流動性危機也會緩解,當前可選消費品(汽車電子家電)跌幅較大和週期品的相對抗跌,已經是基於國內基本面尤其是需求面邏輯,而非上週的一通殺邏輯了。所以還是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國內的變化,看看哪些內需相對穩定,哪些可能是政策加碼的方向,以此來調結構。

大成基金稱,中期來看,投資觀察的核心點在於:一是疫情進展,美國的信用債市場違約情況,這涉及到主流金融機構及失業等情況;二是美聯儲財政的進一步措施,當前開始買投資級債,下一步也可能買高收益債(甚至BBB級)乃至股票;三是財政刺激措施的落地(國會仍未通過)。

而長期來看,美聯儲無限制的寬鬆後,要觀察美國經濟衰退後如何回收這些寬鬆政策,這將會是一個更痛苦的過程,美國和全球的通脹在衰退結束後可能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