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央视电影频道天天放映“老电影”,好看吗?喜欢吗?

老刘105751014


央视电影频道及时播放“老电影”,是对当前国内影视行业越来越利益熏心的浮夸现象进行鞭策。是对当今社会大众越来越逐末忘本的盲目心态进行纠正。是对中华文明越来越偏离方向的正确指引。

现在众多的影视剧和大牌明星已把社会大众引向歧途。比如剧中有些情节不仅大过做作,而且毁人三观。被人们追捧成公众人物的大牌明星,名利双收之后。不仅沒有给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反而尽出些祟媚洋外,吸毒等丑闻,对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大众追星已近乎痴迷,追看明星主演的影视剧近手狂热。对一部影视剧,其中看内容的人也许仅有三成,追星的却有七成之多。有的人看完一集影视剧,如果让其点评剧情则答非所问,但让其评论xx明星的演技时,则津津乐道,眉飞色舞。

当一部没有邀请明星主演的优秀影视剧,不但能传递正能量而旦内容也好,问津者却寥寥无几。这就造成影视行业逐渐进入恶性循环之中。看看近年的影视剧,集数不断增加,现在已飙升80节左右,以我看不出两年就要过百集了。

中国社会己接近迷茫状态,中华文化己到了危险边缘。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影视行业进行整改,回归到老电影时期的朴素和真实。该挡的要挡,该封的要封。这一点今日头条就做的很好,值得学习!

殷示激情相信你有不同想法,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感谢指导!


殷示激情


我很喜欢看,过去去的老电影演的都比较朴实有真实感,现在的电影远远不及过去老电影拍的好。。


用户9128324065802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央6电影频道播放的老电影,有一些都是经典的老片,个人观点是比较喜欢看的,因为我们除了手机和电脑网络电视,如果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想看电影就会去看CCTV6的电影频道。

对于央6电影频道播放老片,其实可以回味下老片,老片里的老戏骨演技也不一般,所以老片要比新片更加的回味。





心里有个爱妃


7部经典老电影,在18家加盟影院中开启“首艺联·经典再现——七十年光影记忆主题展映”。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龙须沟》《小兵张嘎》《瞧这一家子》《夕照街》《甲方乙方》这5部经典老片除进行数字格式放映外,还将在3家影城还原影片的原貌——用胶片格式进行放映。

这些影片或代表了那个时代电影艺术的风格与特征,比如《龙须沟》植根于经典话剧的电影化改写;《小兵张嘎》将战争与儿童两种影片类型完美融合,同时融入喜剧元素,是电影大师崔嵬的“另类”之作;或者影片的故事中饱含着强烈的时代语境,通过个体完成对于社会的折射,如《瞧这一家子》中所体现的“思想解放”;《夕照街》《甲方乙方》和《中国合伙人》以下海、创业为切口,是青年一代对于社会秩序不断改写的“发声”;《我们俩》则是在更为多元的社会关系中,对于传统内核碰撞与延续的体现。西瓜视频都有的看



小橙电影推荐大咖


我們這些出生在60年代的人,為了看一部露天電影,往往都要走街串巷,趟河過橋,冬天裏凍的手腳發麻,都是為了看一場露天電影,《英雄兒女》、《上甘嶺》、《地道戰》、《地雷戰》等等,這些老黑白電影,就和紀錄片一樣真實。那時制作影片雖然技術落後,可故事性強,貼近生活,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幾乎過目不忘。而今天的影視作品,往往採取一些技術手段,五花八門,脫離現實,使人看後不想再看,產生反感。這就是為什麽喜歡看老電影的原因。


李门德哈啦


视电影频道已经修复千余部老电影 让经典不褪色
第1页 /(共2页)
图为电影《早春二月》修复后画面。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电影频道近期推出红色经典电影展播活动,先后播出了《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四渡赤水》《八女投江》等一系列红色题材电影,让观众有更多机会走近经典。
老电影胶片由于保存时间过长、存档环境欠佳或使用不当等因素,会导致胶片受损。胶片上的尘埃、划痕、胶印、霉斑、油渍等多种痕迹,经过胶转磁 ( 将胶片电影录制到磁带上 ) 处理后,一并遗留在画面上,成为影像的一部分。有画质问题的老电影在高清播出以后,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画面问题也更加突出,所以必须借助专业的修复设备,对画面进行数字修复。
数字修复通常要经过粗修、精修和调色三个工序。在粗修环节使用实时修复设备,利用计算机的自动识别技术预处理修复一部分问题,使修复效率提升 30% 以上;精修是依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人工并辅以计算机计算逐帧修复视频图像;如果影片存在颜色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图像质量。比如,电影《地道战》由于年代久远,全片的画面始终有满屏细小碎道,还有胶片因各种划伤遗留的痕迹、换本记号等。电影经过精心修复,清除了各种画面问题,影片质量明显提升。
电影修复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一部 90 分钟左右的影片,约有 12 万— 14 万帧画面,需要每帧画面逐一修复。通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能够修复 6000 — 8000 帧,片长大约 4 — 5 分钟;遇到修复难度大的片子,每人每天只能修复几百帧,片长大约 20 — 30 秒。修复人员常说,修复如同 " 修心 ",一天时间过去了,经常只是度过了电影中的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钟。
修复电影需要秉以工匠之心。电影修复是一项几乎每天都在不断重复的工作,要求始终保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电影修复工作者更深怀敬畏之心,一笔笔、一帧帧慢慢复原影像,每个操作都秉持着对老电影负责的态度,不能因为修复引起画面失真变形,也不能引入新问题遗留在画面上。每逢修复成片的时刻,就像在欣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
第2页 /(共2页)
修复电影需要将技术和艺术巧妙结合。老电影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比如胶片画面的颗粒度、具有年代感的影片色调等。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影片的历史艺术性,不能一味追求修复效果,把影片修复得太新。对影片做降噪处理时,并不是把噪点降到最低就是好的修复效果,而是需要把握好降噪的程度,抑制住令观众感到不适的噪点,保留下影片画面原有的颗粒质感。对影片做调色处理时,也要充分尊重老旧影片的色彩特点,通过调色改善画面层次、偏色、变色和褪色等问题,不能对影片在色调上做二次创作,改变老影片的原有风格,需要真实还原老电影的 " 旧颜 "。

经过 12 年积累,电影频道已经修复千余部电影作品,包括《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南海长城》《平原枪声》《大决战》《四渡赤水》《横空出世》《焦裕禄》等一大批经典电影。修复团队的主力军是 85 后、90 后年轻人,他们在一帧帧修复画面的过程中,与经典老片有了近距离接触,也慢慢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老电影记录着老一辈电影人的芳华,记录着社会发展的烙印,更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足迹,记录着新中国 70 年走过的伟大历程。电影修复让更多经典的影片不再褪色,让更多年轻观众欣赏到经典的 " 真容 ",也让老电影中从未褪色的精神与理想延续传承下去,铭刻在一代代中国观众心中。

回忆里的影视


很喜欢,还是那时候的人做戏认真。那时的电影虽然没有太多的特效和设备,拼的是演技和情节。现在设备上去了,钱也到位了就是演技没了,情节更是瞎编乱造。**


银色月光来了


老电影老,不一定他就不好看,新电影新,不一定他就好看。为什么有些老电影央视他到现在还放,他一定有他的价值。

陈奕迅主演的《霸王别姬》

1993年的作品,

豆瓣评分9.3

前不久抖音特大火的《牧马人》

1982年作品

豆瓣评分8.8分

还有葛优葛大爷主演《活着》

它是1994年的作品

豆瓣评分9.2

还有巩俐主演《大红灯笼高高挂》

它是1991年的作品

豆瓣评分8.5

牛振华主演的《背靠背,脸对脸》

1994的作品

豆瓣评分9.4

这些都是老电影,或许比你都老,反正比我老。

他们虽然老,但试问,近些年,国产电影,能有几部能超越他们。

经典电影之所以经典,好看的同时,他还有历史价值。并不是现在什么商业片搞笑片所能比的。

时代是条河流,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金子。


晓影预告


老电影还是很有味道的,越咂摸越回味。

央视电影频道放老电影也是有原因的。相较PC端和手机端,电视真的是快要被大家忘记了,所以广告资本也就没那么多了,然后就没钱拿电影版权了。

比不了新,那就拿老经典吸引观众,也算是一条出路,希望他们能探索出好的出路,毕竟网络上“VIP+超前点播”这种吃相太过难看了!


凡卡9527


看老电影好,全是健康向上,这阵子演的,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柳堡的故事,真是精彩纷呈,向前进,向前进,战士责任重,妇女冤仇深,娘子军军歌让人振奋,洪湖水,浪打浪。歌颂了洪湖的美景,和赤卫队的战斗生活,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座在那小桥边,唱出了革命不光有战斗的一面,还有追求美好浪漫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