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CT機是國內量產的嗎?有什麼技術難點?

老周重返


單就CT性能而言,指的是各項性能參數,不是核心部件,聯影醫療完全可以跟國外一拼高下,不過核心部件都是買的,算法和整合能力很強。核心研發人員系原西門子醫療中國團隊,因為和西門子醫療簽過同業競爭協議,辭職後幾年之內不能在同行業任職。所以核心團隊先被拉進中科院,因為中科院屬於研發機構,可以避開西門子同業競爭法律問題,原後由國家出錢成立聯影醫療,再讓聯影醫療與中科院合作,由中科院提供技術支持,聯影醫療負責製造銷售。幾年期滿後,原團隊整體加入聯影醫療,核心部件也逐步攻關。另外就是東軟,賽諾威盛,明峰醫療在核心部件上已取得突破,不過目前性能,穩定性與國外還有差距,主要用在中低端,好在價格比較低,可以逐步在縣市及鄉鎮等基層醫院普及,國產進步很快,逼得國外品牌不得不降價,對提高整體醫療水平,降低醫療費用意義重大。隨著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已經開始在大醫院逐步搶佔市場份額,國產真的很不容易,靠著微薄的利潤,慢慢做大做強,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希望大家能儘量支持國產。


wzqk


有,好多牌子,如東軟、萬東等,但核心部件球管、探測器、軟件算法等是購買國外品牌的。

1、最大的是性能欠穩定,一臺CT對醫院來說是大額投資,在保證影像質量的情況下,運行正常是最重要的,而這也是科主任、影像專家們非常重視的一點。

舉個栗子,患者正做檢查呢,你出來跟患者及家屬解釋,機器壞了,改天或者去其他醫院吧!偶爾一次,患者能理解,經常這樣,估計影像科大夫都想抽設備廠家的領導了!什麼人啊!產的這叫什麼東西啊!

為什麼不敢抽進設備的醫院領導?你敢抽自己上司啊?活的不自在了吧!

2.價格!你以為國產的CT就便宜嗎?真不便宜,至少在推銷價格上,基本上略低於進口CT設備,至於進醫院的價格是多少,不清楚,各不相同,但可以確定的是,性價比不會高!

為什麼?性價比高的話,就沒必要把售價定的那麼高了,緊貼國外相同型號定價的目標就是:中間有巨大的利益尋租空間!這是重點,不在研發和品控上下功夫,只想在銷售上動手腳!能行嗎?!!!

3,售後,各廠的設備零件和軟件都有區別,其他品牌的工程師修不了,會出現什麼問題?出了質保期,維修費用貴,花大幾百萬買的設備,經常壞,維修保養費用高,換誰也受不了,得,將就用兩年,換進口的吧!設備科、影像科的科主任們參加行業會議時肯定交流,談起設備,除了罵,沒別的,誰還想花錢買罪受啊!

以上幾條是國產設備進醫院的痛點,國家取消了CT是大型醫療設備的安裝批覆要求,哪家醫療公司,解決好以上幾個問題,應該能在大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結語: 醫護人員樂見國產醫療設備雄起,但一定要質優價惠、做好品控和售後。


愛克森重量分揀機


據我自己瞭解的這麼多醫院中,能看到國產CT的非常少,國產的一般圖像質量達不到,也容易壞,一天做不了那麼多病人(一般大一點的醫院一天最起碼一百多),醫院最常見的還是西門子、通用ge、東芝的等,高端的都是進口的,我們醫院的幾臺都是進口的,好像有一臺移動的是國產的,不過移動的早就壞了……


秦瑞


但凡有點醫學常識的都知道,在高端設備製造上我們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好不。中端CT還算能用。高端的根本造不出來。核磁就更不用說了。達到領先的標誌只有一個,就是國內國際頂級醫療機構開始使用國產設備。所以,我們發展還是任重道遠。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更多的政策和資助,促進國內高端醫療製造的水平。


chezhechun


中國能生產CT機的廠家很多。但是大醫院裡面大部分都是進口飛利浦。說明國產的從質量上可能還不一定趕得上。估計可能故障率稍微高一點罷了。應該說從現在開始,國產貨在國內的普及率會逐漸提高的。CT和核磁共振機國內都有,可以普遍的生產。包括人工肺、人工心臟就看國家政策怎麼扶持了。


唱頭409


去年去301看病發現大部分都是東軟的,還有配套的打印機也都是東軟的,這種頂級醫院都願意用國產


我是安先森


按照知名度和使用率來說,我們國產的CT機其實基本上都是在中小醫院裡比較多,因為價格方面的原因,三甲醫院基本上用的都是進口CT機,插這方面來說足以看出來了這個機器的質量和信任度,國產的雖然現在做得比較好,但是和國際知名品牌來說其實還是有一些差距的,當然啦並不是說所有醫院都能用得起進口設備。

國產CT機技術水平其實總體來說還可以,但是跟國際知名品牌相比較,不是我們說洩氣的話,我們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現在知名醫院使用的CT機都是進口高端的品牌,其中西門子飛利浦和GE是目前世界上這個機臺做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我們國內的大醫院用的頂級CT機都是出自這三家。

國產機臺跟國際品牌之間的差距其實還是在技術層面上,國產機器現在零部件國產率還是很高的,有的甚至達到90%的國產零件率,但是在質量上面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同一個層次上的設備價格都在兩倍以上的差距,質量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國外高端產品質量好,問題少穩定性高,售後服務到位加上做出來的圖像又很清晰,這些是國外產品的優勢,也是技術層面的差距。

畢竟這種設備研發就是西方國家開始的,所以在技術層面上來說,他們的技術積累比較成熟,這遠比半路出家的我們強很多,任何高端技術產品都離不開基礎科學的鋪墊,高端產品好與不好,其實就是直接看出來你的基礎科學的強弱,沒有良好紮實的基礎科學做鋪墊,是做不出來可靠又穩定的尖端科技產品的,這是一種技術積累的提醒。

當然我們的國產產品在國內的普及率其實也挺高的,主要集中在普通的醫院裡面,比如說一些普通的縣級醫院,和一些經濟相對好一點的鄉鎮醫院裡面,使用的有相當一部分是國產醫療檢測設備,當然現在知名的醫院也開始逐步接納了國產醫療設備,在這次疫情當中,中國的國產醫療器械其實也是大放異彩的,這是不斷努力獲得的成果,保持科研初心,將來趕上世界巨頭只是時間問題。


無法超越的足跡


把國產CT機銷售隱形費用,用於研發、質量保證、售後服務,延長三包。不用幾年質量就能趕上進口貨!


河淝


經過多年發展和中國科技水平提高,生產CT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的事,中國完全能生產水平和性能不錯的CT機,但高端機可能性能和老牌廠商有點差距,追上和超過只是時間問題。


路遙見耐力


CT機國內早就可以生產,質量不比國外差,但是像PET—CT、ECMO人工心肺機等高精尖設備中國的製造能力和水平還差很多,還需努力追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