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的机芯档次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伤心在所难免


怪不得名表这么贵!机芯的结构竟然这么复杂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其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做为标准。机械表内部结构大致由能源装置、轮系、指针机构、上条拨针机构、擒纵机构、振动系统6部分的零部件全装在主夹板上,然后用各种小夹板、压片、压簧分别加以支持和固定。小夹板和压片、压簧通过大小不一的螺钉与主夹板联接起来,最后安装上表盘、表针和表壳、表带,就成为一只完整的简单计时手表了。今天我们就不说其他,专门来看看手表最重要的结构机芯的组成是什么。

摆轮与游丝

1923年,哈活特路过游乐场看到小孩玩跷跷板,受启发发明了置于机芯背面中央的自动陀,不过,他还未采用轴承式,中央只有一个轴心,起不了辅助作用。陀的两端是铁足,撞壁反弹,当时称为撞陀。这种方式效率上链很差,后来其他牌子(如OMEGA四、五十年代的星座)都改用了弹簧,提供更强的反作用力。

擒纵叉

擒纵机构是一种机械能量传递的开关装置,这个开关受“计时基准的控制,以一定的频率开关钟表的主传动链,是指示停--动相间并以一定的平均速度转动,从而指示准确的时间。擒纵机构的功能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擒,将主传动的运动锁定(擒住),此时,钟表的主传动链是锁定的;纵,就是以震荡系统的一部分势能,开启(放开)主传动链运动,同时从主传动链中取回一定的能量以维持震荡系统的工作。擒纵机构是现代机械钟表的核心,最初的擒纵机构诞生于15世纪,之后逐渐进化到现在的各种样子。目前,仍有数百种擒纵机构在现代钟表上使用。

发条

发条是螺旋带状金属扭力弹簧,根据杠杆力矩原理,发条的能量会随着机芯的运行逐渐减弱,当发条被上满,它的力矩最大(力矩杠杆最长),因此发条前端需要以较小的力量输出。运行一段时间后,紧紧盘在发条轴上的发条会慢慢松开,它的能量随之下降。当能量即将耗尽时,发条末端的力矩最小(力矩杠杆最短),此时输出的力量也随之变小,因而传动力量需加大才能维持机芯运行。


快慢针

调节钟表计时快慢的装置。利用改变游丝的有效长度来调节摆轮运动周期。快慢针由快慢针环、外夹、内夹或双内夹构成。它作为一个部件通过防震器套装在摆夹板上,游丝在内外夹之间穿过,游丝在展缩时在内外夹之间弹动与内外夹接触,这时,游丝的工作长度就是从游丝夹子处到内桩固定点这一段。

自动陀

自动陀是自动机械手表机芯里的一个部件,自动陀是一个偏心的重锤,可以旋转,一般用重金属制成,比如K金,钨等。手表带手上的时候,手臂会不停的变化位置和甩动,偏心的重锤能驱动一组轮系(自动导向轮、自动上弦轮、自动过轮)给发条上弦。新表买来后,先上足发条,之后只要每天佩戴足够的时间,自动陀就能给发条源补充能量,从而使自动表正常走时。

是不是没想到,小小的机芯还有这么多的组成部分。关于机芯,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快来和小编分享吧~


匠客表阁6


首先高档机芯外观要美,并且会做蓝宝石透底表背。

万宝龙这款1858计时腕表就是个例子,特别是美耐华标志的小箭头,漂亮的“魔鬼之尾”。

美来自与两方面:一个是版路设计,另一个是后期的装饰,如打磨、抛光、镂空,雕花、镶钻等,包括每一个零件的处理,如齿轮、杠杆、螺丝、轴眼等。

版路设计讲求清晰原则。不管是简单机芯,还是复杂机芯,版路越清晰,层次越分明,外观看上去越漂亮。特别是复杂功能机芯,要外行也看得出行云流水来,那才是最完美的设计。

朗格全新的大复杂腕表Tourbograph Perpetual集陀飞轮、追针计时、万年历、月相于一表,机芯层次布局是个典范。

一般情况下,手动上链机芯都要比自动上链机芯漂亮,原因也很简单,自动上链机芯要考虑自动陀的设计,大半个机芯也被自动陀遮挡。

但也有例外,有些珍珠陀机芯也可以很美,比如百达翡丽ref.5180镂空腕表所使用的Calibre.240 SQU机芯。

简单机芯功能分布清晰,版路简洁,夹板装饰雕刻,珍珠陀使用雕刻装饰融入整个腕表布局,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它是自动机芯。

再者,高档机芯精准度上要好,不过这个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只有佩戴者才清楚。

最后,有些高档机芯也会使用贵金属材质,比如帕玛强尼20周年时的纪念表款,追针计时机芯整体设计布局,以玫瑰金作为板桥装饰,有规整清晰之美,又很贵重。

所以,一款高级制表,从最开始的机芯设计,表盘、表壳、表链设计就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后期对机芯以及整体腕表的装饰,走时的精准调教,其成本非常之大,这也是高档腕表价格高昂的根本原因。


卢曦采访手记


抵制假表

\n

抵制键盘侠

\n

我的回答皆来自实战经验

\n


很多初级玩家和一般人说机芯档次,就停留在好看的程度。

\n


\n

实际上腕表的机芯档次,以我个人的看法,主要应该是由功能、布局结构、功能表现、配置与材料、加工工艺、修饰打磨几个方面来共同决定。

\n


\n

功能:这应该是最简单好理解的因素。陀飞轮、万年历、三问、自鸣、追针、计时、年历、世界时……这些复杂功能,通常比简单功能机芯档次高。这些复杂功能叠加的机芯,通常档次更高。像百达翡丽的5002、6002、5175这些超级大复杂表王之所以卖到上千万的价格,首先就是因为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叠加了超过十几项的复杂功能,非常惊人,这必然是高级啊,顶级啊。但这条有个前提,要在同时期同地区甚至同品牌的腕表范围内比较才成立。我的意思:某些粗制滥造的国产陀飞轮,档次绝不会比一块用心制作的瑞士ETA质量、档次更高。


\n

百达翡丽5002星月陀飞轮腕表

\n

布局结构:对于普通看客或者玩家,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压根看不见。但对于制表师和资深玩家来说,任何一个机芯功能实现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同样的功能,不同的人家会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实现得是否合理、精巧、耐用、易修理甚至容易改造,才是考验功力和区别档次的所在。比如绝大多数ETA机芯,都是特别优秀的基础机芯,薄,耐用,易改造,结构太合理。比如亨利慕时万年历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月历指示,MIH的年历计时这么简单的盘面,拿7750改出这样的功能,百达翡丽的万年历几乎都是功能布局的杰作并且多种多样,窗口式子盘式逆跳式瞬跳......FPJ的思想是机芯设计为盘面服务,先有盘面设计再用机芯来满足,非常了不起。





上图分别是亨利慕时万年历、MIH年历计时、FPJ逆跳年历、OUJ的万年历表

实际上这些东西,不用看背面机芯,只要看表盘指针窗口位置观察表壳大小厚度,就能猜到轮系的基本排布巧妙与否,乐趣很多。当然这些乐趣多数键盘侠并不会知道。

\n


\n

功能表现:也叫功能实现。典型的例子比如三问,百达翡丽的三问表公认为声音最好,比其他品牌三问好听,这就是实现度更优。但是所有三问手表,在声音的表现上比之当年的怀表都差远了,只能说机芯档次一个比一个更强。计时码表的功能实现度,除了计时是否准确灵敏,主要差别就来自计时按键的手感与计时大秒针的走动效果,这个不玩表的人是根本不能理解的,但却是决定计时码表机芯身价的最重要砝码。今天人人都说朗格的datograph是最好的计时码表,其实有几个人真的摸的出来好坏差别?哪怕只是简单的三针,准确度与耐用程度,也跟机芯档次密切相关,跟动力系统、擒纵摆轮、摆频都有密切关系。通过外在表现,可以判断出内在素质。劳力士的表根本不透底,但是绝不影响它拥有最准的并且是最好的自动机械表机芯,Dufour的表为什么牛逼?除了好看,还有准确。而且老人家很狂,把微调都取消了。但人家就是准啊!

\n



上图分别是百达翡丽三问表5078和朗格Datograph


上图为当今最著名的独立制表师Phillippe Dufour作品机芯局部图

\n

配置材料:机械表的机芯从原理上讲并不复杂,看机芯的各项配置与用料也能很好区分高低。比如用双发条还是单发条,动力多长?用什么材质的摆轮,砝码摆、螺钉摆还是光摆?擒纵轮和擒纵叉的材质?游丝是谁家的,什么材质,什么固定方式?计时表用什么样的离合?用什么微调,快慢针还是无卡度?用什么避震?还有在机芯里,大家常常听到17钻、23钻这样的说法,这说的是机芯轴眼的宝石数量。的确一般而言,宝石多的更好......等等等等,就是看这些配置,以及看出厂的检验标准。越严格的越高级了,比如积家著名的1000小时监测,比如瑞士著名的天文台检测C.O.S.C或者META。同一个型号功能的机芯,有天文台认证的当然比没有认证的高级。根据我的经验,绝大多数人在买表之前根本不知道这条的重要性,买表之后又会矫枉过正。

\n







\n

加工工艺和修饰打磨:加工工艺前面就说过了,同样叫陀飞轮,国产几十块钱的陀飞轮和上几十万百万的陀飞轮,加工工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是现在最多表迷都学会了和最在意的部分。因为最简单明了直观,看不懂结构轮系材质功能配置但是看得懂形状和质感嘛。没错,最终的加工工艺和打磨修饰都是为了好看,视觉愉悦。什么黄金套筒蓝钢螺丝,倒角镜面日内瓦纹,现在基本上都是为好看而存在了。

初学者以为能跟石英机芯有分别就是好,所以以为透底就是美就是高级。但是其实并不是透底的一定比密底的高级,也有很多高级/顶级表并没有透底。那怎么看哪个高级?一是实践出真知,多看多摸多玩实物多比较;二是加强理论知识,看爱彼的高级制表总监Papi撰写的专著《高级钟表的细节加工与装饰》,你能学到几乎所有细节。





张帆上海


品牌,设计,技术,税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