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村醫不是醫,說出了多少村醫的心聲……


“最根本的是不管你多努力多優秀,你始終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這才是最可怕的。”


鄉村醫生,都是萬能醫!


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有9億人民,114萬鄉村醫生衛生工作者,鄉村醫生僅有90.2萬人。平均一個鄉村醫生需要守護1000個人。


這是何其大的工作量,鄉村醫生真的是“萬能”的......


1

鄉村醫生工作24小時制


試問,現在還有哪個行業的工作時間是24小時制的?鄉村醫生是!


每天除了基本診療,村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隨訪、造表。


一個村莊少說幾百人,多則上千人,挨家挨戶的隨訪,工作量巨大,所以,村醫沒有帶薪休假的說法,因為連假期都沒有。


然而,每到十二月,迎來考核季。會有一波接一波的考核檢查一份又一份的資料需要基層醫生完善填寫


所以,鄉村醫生是24小時制的,沒有加班費的那種。


2

鄉村醫生面對的是生死壓力


有人說鄉村醫生做的是最沒機術含量的活,但鄉村醫生憑著老三件去管著別人的生死大事。


無條件設備,也無醫療保險,在這種環境下鄉村醫生每救助一名患者,都是在鋼絲上行走,稍有差池,前面就是萬丈深淵!


還有,就拿此次疫情來說,鄉村醫生在沒有防護用具的情況上,毅然戰“疫”,這難道不是生死壓力嗎?


如果不是這些鄉村醫生的付出,基層的健康由誰來守護?


3

社會對鄉村醫生期望很高


公衛上的事,上級領導總讓鄉村醫生打前方,認為鄉村醫生就是萬能的代表,從來都是完美無缺,毫無破綻。


居民認為鄉村醫生就是萬金油,什麼疑難雜症都能信手捏來。


這麼看來,鄉村醫生就是萬能的,沒有是他們解決不了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村醫是萬能醫,而村醫又不是醫.......


鄉村醫生,歷經幾十年風雨的洗禮,人數從500多萬減少到現在的不足百萬人。這支隊伍沒有越來越壯大,反而走向衰落......


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猜出,說到底,就是身份、待遇問題。


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很多都是有身份、有待遇、有編制、有退休金。


而,鄉村醫生到目前為止還是個“特色”的產物,說姓公又沒有公家人的待遇,說姓私又幹著公家人的活。


乾的比誰都多,拿的比誰都少,“沒名沒分”,又不是醫.......


不久前,鄉村白大褂推送《疫情結束後,鄉村醫生有這些期盼!》,文章一經發出,很多村醫有話說。


A:再不出臺待遇政策,老的村醫退休,老一輩村醫現在年齡都65歲以上,新的大學村醫,由於待遇問題,都寧可違約賠錢出去,所以目前基層真的留不住人,基層衛生網底後繼有人?

萬能的村醫不是醫,說出了多少村醫的心聲……


B:希望給鄉村醫生一個名分、養老保險。

萬能的村醫不是醫,說出了多少村醫的心聲……


C:我從事村醫工作四十年了,經歷了很多次重大的傳染病預防,如非典,禽流感等,還有現在的新冠肺炎防疫,一直站在最前面,沒有退縮,沒有怨言,沒有害怕。可是再有四年就退出了,一想幾百元的退出金,看看已退出老村醫的生活現狀,害怕之餘,真的感到有點悲涼……恓惶……惆悵……

萬能的村醫不是醫,說出了多少村醫的心聲……


這樣的日子,鄉村醫生還要過多久?這些問題真的很難解決嗎?


這些村醫忙活了大半輩子,到退休只有幾百的退休金,未免太心酸了。


眾所周知,基層的問題都是實打實的具體事。每一件事都是具體的,那麼,鄉村醫生的身份、待遇、養老問題為何不能具體呢?


把插在村醫的刀叉鋸剪卸下來,讓鄉村醫生把精力都集中在守護村民的健康上,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上,才是萬能村醫最大的職責!


萬能的村醫不是醫,說出了多少村醫的心聲……

本文為整理發佈,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