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中核人|原子能院後處理團隊:為後處理廠“設計”最美方案

奮進中核人|原子能院後處理團隊:為後處理廠“設計”最美方案

1月15日,在中核集團“紀念核工業創建65週年暨先進人物頒獎晚會”上,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放射化學研究所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入選“奮進中核人”協同團隊,當被問及對“協同”的理解時,中核集團科技帶頭人、團隊負責人鄭衛芳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協同,是開放的、大我的精神;是形成合力、高效工作的模式,更是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需要。

在我國整個核燃料循環體系中,後處理是實現核燃料閉式循環的關鍵環節,作為我國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究最主要的研發力量,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以技術的先進性、團隊的凝聚力、協同的向心力,始終奮戰在後處理科研的最前沿。

重傳承 擔使命 闖難關

奮進中核人|原子能院後處理團隊:為後處理廠“設計”最美方案

在我國核燃料循環體系中,後處理是實現核燃料閉式循環的關鍵環節。後處理是極其複雜的化學分離過程,涉及複雜的研究對象,經常開展連續實驗,且工作條件非常艱苦,這需要科研人員具有“以身許國”的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以及“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同時也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科研人員通力合作、相互協調,才能順利開展技術研發。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核工業創建初期,老一輩後處理人積極探索、奮力開拓,克服技術儲備不足、科研條件差等困難,完成多項重點國家任務,為我國“兩彈一艇”研製做出了突出貢獻。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傳承老一輩的優良作風,以中核集團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重點實驗室為依託,在中核集團首席專家葉國安指導下,在鄭衛芳帶領下,與院內外、所內外兄弟單位密切配合、大力協同,重點解決我國後處理發展相關的技術難題,不斷推進重大項目實施。

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0多歲,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可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任務的迫切需要,出差和加班加點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2019年夏,團隊工藝負責人、中核集團勞模晏太紅率領大家克服困難、全力攻關,順利完成了一次全流程熱實驗。每一次熱實驗的開展都是一項“大工程”,從設備的研發、搭建、調試、冷試、熱試、運行,到後期的樣品分析等等,整個過程從籌備到完成要數月至一年的時間,往往需要投入近百人,而且工藝運行起來常常幾個晝夜都不停歇。這期間,為了應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工況,晏太紅連續多日24小時堅守一線,及時指導和處理各種問題。

中央企業勞模、中核集團優秀共產黨員王孝榮是運行方面負責人,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嚴寒酷暑,總能看到他在實驗室忙碌、在辦公室奮筆疾書的身影。王輝,作為一線科研人員,從熱實驗開始到運行結束,他幾乎把自己所有的週末和節假日都獻給了工作,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老黃牛”,並因表現出色連續三年被評為放化所“最美一線人”。

不僅僅是他們,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近幾年,團隊中20餘人長期駐紮在工廠一線,有的人一年中近270天都工作在現場,忙碌起來,白天晚上連軸轉,甚至連續五六天不分晝夜地加班。他們或帶著對病弱父母的惦念,或帶著對懷孕妻子的牽掛,或帶著對年幼孩子的不捨,在荒涼的遠方、在“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中、在長期加班的壓力下,堅持著、堅守著。這一切,都源於他們身上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大局觀,以及“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小核心 大協同 譜新篇

奮進中核人|原子能院後處理團隊:為後處理廠“設計”最美方案

在後處理設計、科研、工廠的產業鏈上,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以工程應用為目標,以解決工廠實際問題為導向,不斷加強技術的改進和優化研究,將工廠技術需求和研究院創新攻關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推動後處理技術創新。

20世紀60年代,老一輩後處理人謹記毛主席“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的指示,協同清華大學、設計院、工廠等單位組成突擊隊,完成了後處理重大技術攻關,建立了我國首個後處理工藝流程。“十三五”以來,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任務,協同設計院、加工製造企業、高校等單位,有效發揮“小核心、大協作”的作用,共同攻堅克難。在後處理廠的運行過程中,也不斷支援後處理技術人員,為工廠運行提供工藝、分析等技術支持。

在後處理廠的任務中,針對工程設計輸入要求,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積極對接設計院,共同研究實驗方案並實施,取得關鍵設計輸入參數。在院內,後處理團隊與兄弟單位通力合作、奮力攻關,充分發揮原子能院的綜合優勢。在團隊內部,化學工藝、分析檢測、運行、三廢處理等專業共同開展後處理工藝熱實驗,各專業研究人員也和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依託的技能人才深入協同,開展重大技術攻關。

獨木弱不經風雨,森林並肩耐歲寒。2015年以來,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先後完成多次後處理工藝熱實驗,每一次都需要100餘名不同專業的科研人員、技能人才緊密配合、協調一致,才能取得技術研發的成功。2015年,這個團隊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實驗室規模全流程動力堆核燃料後處理熱試驗,標誌著我國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取得重大進展,該成果被列為中核集團“十二五”科技研發10項標誌性成果之一。

團隊的不懈努力換來了一系列驕人成績,先後被授予中核集團“金牌青年突擊隊”和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榮獲國家科技二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獲得發明專利50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80多篇。

目前,正是原子能院核燃料後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團隊重大項目攻關的關鍵時期,面臨的任務更加艱鉅。前行的道路上,有風雨如晦,有荊棘叢生,但他們不畏困難,不懼艱險、將繼續昂首闊步、大力協同、積極進取,為後處理廠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再立新功。

審校:鄭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