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破題”農業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昨日,副省長彭佳學來嵊開展“三服務”活動,指導疫情防控、春耕備耕、復工復產等工作。他強調,要通過更加紮實的“三服務”,找準企業發展、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痛點”,實打實地幫助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為農業農村發展“破題”,助推鄉村振興。省供銷社主任邵峰,紹興市領導馬衛光、陳德洪,我市領導徐建役、嚴鋼、餘丹等參加。

彭佳學首先來到位於高新園區(三界鎮)的中茶所嵊州基地。基地235畝試驗茶園裡,種植有國家級良種52個,省級良種67個。在“茶博士”的辛勤勞作和潛心研究下,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茶葉育種基地。彭佳學說,中茶所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當地農戶增收致富。嵊州市要做好服務,為中茶所在嵊州搞研究、做事業提供良好環境。

三碗米業全年收購、烘乾、銷售糧食5.5萬噸,為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三級糧食應急加工企業,目前訂單糧食麵積達26000畝,聯結帶動糧食種植農戶1萬餘戶,輻射浙江、江蘇、上海、江西、安徽等省市主要糧食產區。彭佳學說,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企業要主動肩負起社會責任,為全省儲備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三界農合聯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內設農技服務、農資供應商店、糧油專科醫院、農產品展示展銷以及糧食加工等8個服務窗口,運行以來成效明顯。在詳細瞭解中心運作後,彭佳學要求,要持續深入推進“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在金融支持、農資保障、種子服務等方面精準服務農業生產主體,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昨日下午,彭佳學又來到崇仁鎮,實地調研嵊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以“公司+農戶+客戶”的經營模式,帶領周邊180多戶合作農戶養雞增收致富,合作農戶總獲利3500多萬元,戶均年收入近20萬元。彭佳學充分肯定企業作出的貢獻,他希望企業能夠一如既往紮根農村,加強和地方政府及農業間的聯繫,在富農的同時也要服務“強縣”。嵊州市要積極探索升級“公司+小區+農戶+客戶”的經營模式,推動建設高效生態養殖小區,助力鄉村振興。

市水稻育供秧中心採用疊盤暗出苗方式育秧,旨在解決一家一戶水稻育苗難題,帶動水稻種植機械化作業,提升全市糧食產業發展水平。“千斤糧、萬元錢”,水稻—甜玉米輪作模式和鵝—稻種養農作制度創新栽培模式,大幅度提高了種糧大戶的收益。市普惠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蔬菜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有效帶動了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蔬菜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互動。在實地調研上述基地後,彭佳學說,農作物的生產管理十分重要,要做好農藥、化肥的實名制和限額制管理,實現農產品源頭可追溯,確保食品安全。要做足稻米、玉米、蔬菜等糧作物的品質文章,精選品種,加強管理,打響品牌,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有力保障全省乃至全國的米袋子、菜籃子。

走訪中,彭佳學強調,嵊州市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農業農村發展等工作,多措並舉發展新型農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不斷創新涉農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要持續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秉承“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推動種苗、農資、農機、銷售等農業生產的各環節優惠政策、技術支持等全面落地,努力推動涉農服務“上雲”“在線”,為規模種養大戶提供專線服務,真正惠及農戶、合作社、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