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居民是外国人的社区里,有这样一名“翻译官”

今天,住在徐汇区徐家汇街道豪庭居民区的居民王余庆跟小区3个已经解除居家隔离的老外有“约会”:在微信上聊聊,请他们谈谈对防疫期间的社区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没想到老外都不约而同地翘了“大拇指”:非常棒!来自印度的Vishal还自告奋勇说:“我也想加入自愿者队伍,周末就可以上岗!”居民们说,疫情发生以来,要为社区“翻译官”王余庆“点赞”,他不仅发挥余热,还带动了不少老外参与志愿工作。

守沪者|1/3居民是外国人的社区里,有这样一名“翻译官”

图说:王余庆。受访者供图(下同)

豪庭居委共有居民1746户,其中外籍人士549户,共1752人,占小区总数近1/3。今年75岁高龄的社区党员王余庆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操一口流利的英语。1月底疫情刚爆发时,他就加入了自愿者队伍,穿上橙色马甲、拿着额温枪,在小区门口为出入居民测体温、作登记,询问是否来自疫区。随着春节后越来越多的外籍居民回沪,王余庆这个社区“翻译官”更派上了大用场,他仔细做好每位外籍进出人员的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并严格核对出入证件,指导协助他们填写相关表格。

“保证14天在家隔离,不要出来,有事情随时找我哦!”“午饭后我会再量体温的,现在身体没有感到异常。”“家里现在没有饮用水了,能不能去罗森给我们买点矿泉水?”这是王余庆的手机微信上,他与居家隔离住户的聊天记录。王余庆告诉记者,他对接了12户居家隔离的外籍居民,目前已有5户解除隔离,外籍居民居家隔离期间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都会来找他。“除了每天提醒要测量2次体温,我还会跟他们聊聊天,如果有任何需求,我5分钟里就有响应。因为物业和保安人手紧张,除了买水送水,我还给他们‘接力’过外卖,比如披萨、温度计、蔬菜等。”

守沪者|1/3居民是外国人的社区里,有这样一名“翻译官”

图说:王余庆为居民送矿泉水。

居委会考虑到王余庆年纪大了,不再安排他志愿者轮岗排班。但是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时不时参与志愿工作,他骄傲地说:“有需要我就随时出现,我是共产党员啊,现在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我会英语又有时间,当然要冲在前面啦!”在王余庆的带动下,他在小区的好朋友、来自印度的外籍志愿者苏米特也加入进来,肤色黝黑、身形高大的苏米特每次站在小区门口就格外引人注目,他和王余庆成了配合默契的“老搭档”。苏米特说,他在上海工作了15年,一直住在这个小区,和王余庆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也是新上海人,看到王老师年纪这么大了也在一线,很辛苦,我也想一起为社区和上海防疫出一份力。”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