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文|鳳姐談情說愛

背景:難得在家清閒,擁有著大把的時間,如果不做些什麼,那可就太浪費了。趁著陽光正好,我打開家中窗簾,讓陽光傾洩在屋內,於是便開始整理一些東西了。

似乎能夠回憶起以往在家的時候,父母總是吐槽,家裡我的東西太多太亂,不知道我保留著那些“破爛玩意兒”有什麼用,甚至還不允許他們丟掉。

擼起袖子加油幹,不過是一小會的功夫,我就從床底櫃子裡整理出一大堆小說和漫畫。都記不起這些是幾年前的東西了,大約是十年前,又或者是更久,因為原本白色的書頁已經泛黃。

看著這些整理出來的東西,我的內心五味陳雜。望著它們,彷彿就在看著自己的嫁妝一樣,不,應該說比嫁妝更要珍貴。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以前總是很難理解,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富有,卻生活的如此節儉,甚至連一個皮夾包用掉皮了都不捨得扔掉。而到了今天,看著這些我捨不得扔掉的小說與漫畫,雖然不富有,但似乎有點感同身受的味道了。

01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有戀舊情懷

其實像這種舊物捨不得丟棄的行為並不奇怪,很多人都有念舊情懷。

也許有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一個老舊的物件,如果不能夠發揮它的用途,放置在家裡也只不過是徒佔空間罷了。其實,像這種不捨得丟掉老物件的行為,是一種懷舊或者戀舊的情感,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我們大多數人身上。

我的姑姑就是這麼一個戀舊的人,經常在她的家裡,經常可以看到二三十年前的物件。或是一個臉盆、一床被子,再或者是一件襯衫、一條連衣裙,她都能夠保存完好。如果不是她那次說這些物件上的故事,我還真的以為這是嶄新的東西呢。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姑姑年輕的時候喜歡遊山玩水,每去一個地方、一個景點都要買下當地的特產和紀念品,用於懷念那些逝去的時光。其中有一件東西讓我十分震撼,那是大約20年前,姑姑去了一趟死火山,然後在火山下撿到了一些紋路奇特的石頭,現在依舊躺在她平平無奇的衣櫃抽屜裡。已經過去20年了,當姑姑把那些石頭從抽屜中拿出,握著那些石塊,彷彿能夠感受生命的力量,似乎能夠抓緊那逝去的時光。

如果足夠細心,我們會發現在自己的周圍,有更多有戀舊情懷的人,甚至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偶爾也會突然出現那種懷舊的感覺。所以戀舊並不奇怪,可以說的上是一種及其普遍的情感了。

戀舊也不是一件壞事,所以無需排斥,反而戀舊的人更加看重感情。如果在你的身邊有著這種人的存在,那麼你大可與他們深交,因為大多情況下,戀舊的人都是有情有義之人。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02每一個物件身上都有過一段故事

其實一個物件不僅僅是物件而已,在它的身上,承載著許多的故事與回憶。當然,在外人眼中,是看不出這些舊物身上的故事的。

我有一個鄰居老爺爺,記憶中的他十分慈祥,總是笑呵呵的,一笑起來,眼睛都看不到了。他喜歡出去溜達,每每到夏天的時候,他總喜歡端著一個破舊的搪瓷茶杯跑去樹蔭那裡與別人聊天。

一手端著搪瓷杯,一手搖著破蒲扇,身上穿著破舊的大背心,這應該是時隔多年,我依舊對他最深刻的印象了。

老爺爺的家庭條件十分好,所以不至於那麼多年一直用一個破舊的搪瓷杯,除非是這個杯子對他有著特別的意義。後來,從奶奶那裡得知,他是一個老黨員,年輕的時候參過軍、打過仗。他手中經常端著的那個搪瓷杯,應該是他參軍時的器皿,無論是喝水、喝粥還是吃飯,他在部隊中,都是這個搪瓷杯陪伴著他度過每一天。所以我們看似破舊的搪瓷杯,對著年老的老爺子來說卻是珍寶,誰都碰不得。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直至後來,多年前他不幸去世,也是近百歲的高齡了。在他患病住院的那期間,我有隨著家人去看望過,在醫院他的床頭,安靜地躺著那個破舊的搪瓷杯,裡面裝的不過是清湯寡水的白米粥而已。

記憶中的那個搪瓷杯,就這樣陪伴著這位慈祥的老人度過了他的大半生。雖然通過奶奶瞭解了一些老爺子身上的故事,但依舊很難想象,在這個搪瓷杯身上,有著老爺爺什麼樣的故事。但是我願意相信,搪瓷杯身上的故事一定不平凡。

也許當別人知道一件舊物身上的故事,那麼就不會將它們當作是毫無用處之物,反而是心中感慨萬千,更有甚至同樣將它們視為珍寶。就像是我知道這位慈祥的老爺爺的故事,便認定他手中的搪瓷杯是不平凡的存在。我想在老爺子心中,它不僅僅是一個杯子,更是多年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老物件,與昂貴的歷史文物相比,又何嘗不是一種珍貴的存在呢?只是要看我們如何去定義它們的價值罷了。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03不單是物件而已,更是情感寄託

(1) 眼中的舊物,心中的珍寶

經常會聽到有子女抱怨,在家中的某個角落,總是陳雜著一堆舊物。當對家庭進行大掃除的時候,或者是搬遷的時候,家中的老人總是很反對將它們丟棄,有時候甚至與子女鬧矛盾。這種現象想必在大多數人的家庭中都有發生過,子女眼中沒有任何用處的舊物,反而恰恰是老人心中的珍寶。

一個撥浪鼓,有可能是父母逗兒時子女的玩物;一雙小繡花鞋,有可能是父母的父母親手為孫兒孫女精心製作;一本故事書,有可能是兒時子女睡前的讀物。長大以後的子女看這些並無太大感觸,而為人父母卻將這些小玩意兒視若珍寶。

為人子女很難理解這種情感,但一定要尊重父母的感受,不要隨意將它們丟棄,因為在這些物件上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也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子女有出息、生活條件逐漸轉好的情況下,老人們更希望居住在農村而不是遷往城裡。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且不說上了年紀的人有這種念舊情懷,就是年輕人,偶爾也會看到一個物品就勾起過去的記憶,從而感慨時光流逝、歲月不在。也許在你書桌的抽屜裡,或者是隨身攜帶的皮夾子裡,依舊存留著你年幼時的照片,在外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幾年前的物品而已,但是隻有我們自己知道,它比任何珍寶都要珍貴。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尊重別人收藏舊物不捨丟棄的行為,而不是把這種行為當做是一種吝嗇或是小氣。因為我們不是物品的主人,所以無法體會物品身上的故事,也無法理解那種視若珍寶的做法,但一定不要對別人的行為嗤之以鼻。

(2) 寄情於物:那些無法言說的感情

這種懷舊的情感,在我們身上普遍存在,這也許是與千年之前老祖宗的習慣有關。

上學時期課本的古詩中,經常會有詩人託物言志、寄情於物、喻情於景等。古人往往把某種情感表達得非常隱晦,就是那種藏著掖著、不點明不說透的感覺,這也與當時社會背景有關,不是故弄玄虛,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幾千年過去,這種習俗依舊是沒有變,我們一直得到了老祖宗的真傳。其實這種戀舊懷舊,只不過是這種習俗的一個體現而已。

也許我們現在看到的老舊物件,我們已經知道它身上的故事,以及蘊藏的那些感情,卻很難用言語來演說、用文字來表達,只能放置在那裡,用心去體會其間的奧妙。

感慨萬千過後,我將這些書籍做了簡單的分類。看著這些整理好的小說與漫畫,不免勾起太多回憶,記憶中的我們,青春彷彿被這些東西所填充。不過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我沒有那種偷偷摸摸看小說的經歷,因為我的父母都算是比較開明,他們挺支持我閱讀這些書籍的,甚至偶爾外出還會給我帶來幾本漫畫。

小時候的快樂就是那麼簡單,三三兩兩好友一起去書店看課外書,然後滿載著書籍而歸。其實我都分不清整理出的這些書籍,哪些是我當年購買的,哪些是好友的了,那時的我們看完一本就交換著來看,也許這種行為在現在看來算是知識共享吧!

舊物保存很久不扔,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不捨,更是一種情懷

整理過後的書籍,我依舊將它們放在了床底的櫃子裡。很慶幸多年過去,它們依舊保存良好,沒有被老鼠所啃食,這次不免也多了點心思,偷偷地在櫃子裡放了幾顆樟腦丸,將這些書籍連同我青春美好的回憶一同藏進這幾近被遺忘的櫃子裡。

不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那麼一件舊物,它們雖然被塵封在不起眼的位置,卻承載了無數的故事。它們佔據的不僅僅是空間而已,更是佔據了我們心中的一段回憶、一絲不捨、一種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