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从阿维尼翁再向西走,就离比利牛斯山越来越近。如果向南爬上比利牛斯山就可以看见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冲下比利牛斯山南坡就是西班牙的最大城市巴塞罗那。我们车行之间不断看见前往巴塞罗那的路标,而且上面显示的公里数变化说明离那里越来越近。突然,我发现这个公里数变大了,说明我们正在离开巴塞罗那的方向上,我估计这里离被法国和西班牙夹在中间的安道尔肯定越来越近了,果然,很快就看见了Andorra la Vella的路标,这是安道尔城呀。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这一带的一座古城,叫做卡尔卡松(Carcassonne)。为什么说是这一带?因为这里确实是一个带,就是法国南部大西洋和地中海相连的陆上交通带,卡尔卡松正在这个交通带的关键节点上,自古便是战略要地。这个地方古时候经常打仗,最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这里是古罗马的地盘。北非的迦太基人占据伊比利亚半岛以后,就努力从那里进攻古罗马的地盘。汉尼拔远征罗马都是经过这里,在布匿战争中直攻到罗马城下。汉尼拔大军从西班牙出发,向北翻越比利牛斯山然后向东行军,又向南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亚平宁半岛征战,堪比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罗马人镇压了汉尼拔以后就又占据了卡尔卡松一带。这一带一直是南北军事要道;因为地势平缓,交通方便,它又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东西方向的贸易通道。这样一来,卡尔卡松就成了扼守这个战略要地的重镇。欧洲古代的战略重地肯定要有一座要塞呀,没错,罗马帝国图拉真大帝时期在这里建了一座城堡要塞。这个时候是罗马帝国最高级的时候,连西班牙的一部分和英格兰都是在他的版图里。那是公元一百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汉代。这已经是王莽篡权、刘秀复汉之后的东汉时期汉和帝刘肇元兴十三年。刚刚经历了明章之治,再加上汉和帝的劳谦有终,又有一批贤臣辅佐,东汉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叫做永元之隆。你看,公元一百年的时候,在东西方都是明君治国、国立鼎盛、盛世太平、平安无事的年代。西方的战略战术和中国基本是一样的,这个卡尔卡松要塞建在奥得河边的交通要道上,镇守四方。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马谡违反诸葛亮的扎寨方略,把营寨安在南山上,远离山下的大道和水源,最后导致兵败,坏了孔明北伐的好事,被诸葛亮挥泪斩之。

公元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二扇,西罗马国力大衰。越过多瑙河南下的西哥特人抽了个冷子就把西罗马扫荡了一遍,还把罗马城里的好东西都给搜刮走了。西哥特人就在大西洋沿岸一带建了个国,还把帝都设在了卡尔卡松现在所在省的省城图卢兹,就是现在空客380生长的地方。西哥特人还是挺强硬的,也搭着西罗马人太疲软。这西哥特人占据卡尔卡松一占就是二百多年,一直到公元八世纪,北非穆斯林摩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然后他们就破釜沉舟向北攻击前进。摩尔人向北翻越比利牛斯山,趁势就把卡尔卡松一带拿下。摩尔人占据卡尔卡松刚三十多年,这就到了公元759年。这个时候的北方是那个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自立法兰克国王,开始自我炒作,还四面出击。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就被派向南出击西哥特王国,这就是查理曼大帝事业之梦开始的地方。查理曼打到卡尔卡松城下就喊城长出来应战,城长一看,这是哪儿来的傻小子?拎着他的方天画戟出了城,照着查理曼头上就扎了三戟。这查理曼躲过了城长的前三戟,城长其实是西哥特的程咬金,就这三下子,后面就不灵了。结果没几个回合,查理曼就略扭蛮腰、轻舒猿臂,款款地把城长掠走了。查理曼把城长带回营里,就让他投降,皈依耶稣,城长宁死不屈,就被死了。城长之媳见夫君英勇就义,便组织起全城军民严防死守,不让胡马度城墙。查理曼把卡尔卡松围困了三年,一直不松口,城里到后来就渐渐给养不支了。城长之媳现在已经是女城长了,女城长就心生一计,她组织军民扎了好多稻草人,给他们穿上城外败兵身上扒来的破衣破帽子破军装,然后都给立在城墙箭垛边上露一小头。再扎些草人,身上贴上写有查理曼名字的纸条,心头上扎几根针。有一天,她让把城里最后三只猪杀了,炖肉汤给大家喝,然后把骨头从城墙四面八方往外扔,一会儿扔一根。再把喝过肉汤的军兵派到城墙上走来走去,还不时换套军装。最后,找了些人假装在叮叮当当地打铁。查理曼在城外的侦察兵见此光景,就赶快向大王报告,说城里兵马不少,吃的好像也很好,还有肉骨头扔出来,居然还听见城里在打磨兵器,好像有重大行动。查理曼听这么一说,就也觉得这二天心里有点发慌,还犯了几次心绞痛,枕头底下那几粒飞速救心丸好像剩的也不多了。他就命令队伍打点行装,也准备行动。女城长在城楼子上一看法军有动静,就命令后面狠劲擂鼓,还在城门附近扬土。查理曼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现他的部队在动,都是四散而逃的。他就抓住一个溃下来的的士兵问道“咋、咋、咋回事”?答曰:“他们大部队冲出来了”!查理曼心肌咯噔一下,觉得要梗死,也赶快上马往后跑。其实女城长根本没出来,她没有那么多部队。她就在城里使劲折腾,甚至还吹起了冲锋号,奏起了得胜曲。城外的查理曼大军吓得也不敢回头,一个劲儿地跑,跑到后来都跑岔气了。实在跑不动了,有一半的兵说“妈呀,跑不动了,死了算了”,就都跳奥德河了。就这么着,这个女城长把从五百年前诸葛亮那儿学来的空城计反着唱了一遍,唱成满城计,吓退了查理曼大军。兵退之后,女城长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再说比利牛斯山以北摩尔人的其它地盘都已丧失殆尽,她想逃回山南都没路了。女城长就去找到查理曼,带着她的卡尔卡松城堡入伙了,也皈依了基督教。查理曼感动之余就把麾下一员大将托兰·卡维尔许配给了女城长,还让他们居住在卡尔卡松,世代做城长。这就是卡尔卡松子爵托兰·卡维尔家族,卡尔卡松从此并入法兰克王国。公元十世纪后的一百年间,法国为了巩固边防,就加强了卡尔卡松城堡的建设,扩建、加固等等不亦乐乎。十九世纪的时候,法国组织修复了很多历史古迹,其中就包括卡尔卡松城堡。主持卡尔卡松城堡修复的是著名的建筑师维欧雷-勒-杜克(Viollet-le-Duc),他也是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的建筑师,包括前面看的阿维尼翁教皇宫也是他主持修复的。《侠盗罗宾汉》和迪斯尼的《睡美人》曾在卡尔卡松城堡这里拍摄外景。

我们来到卡尔卡松的这一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而北京的这一天却是暴雪当头。古城的外城有四座城门,我们坐旅游大巴的都是从东门(Porte Narbonnaise)进入。古城东大门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瓮城,这是瓮城的城门,城门里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吊桥。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门口路边有一个有女城长面相的石柱,柱子上的牌子写着字,我虽然看不懂法文,但大概齐知道上边说1997年本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女城长好像梳着乌镇船娘头,头上还搭着一条米脂婆姨的毛巾。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这是瓮城里面的外城城门,上面有破损的圣母和圣婴雕像。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外城里面是平民生活区,沿街都是商铺。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还是商铺。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在里面还有一座内城,内城是公元一世纪所建的老城,相当古老。外城是公元十世纪建的新城,也很古老。这是内城门。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内城门里面有一道护城河。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然后才是城堡的大门,叫做纳博纳门,非常威严。一边一个敌楼,城墙上有箭垛,还有叫做突出式棚楼的防御工事。老城的基础是一世纪的,但是已经在十三世纪进行了拆改,所以现在看见的是十三世纪新作。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站在敌楼上看大门。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看看内庭。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罗马式建筑,城堡围墙和高高的瞭望塔。可以看出来瞭望塔是二截的,说明曾经有过加高工程。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顺着城墙可走到每一个尖顶塔楼。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尖顶塔楼内部,应该是有二层的,楼板已经灭失。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这座楼是目前这里最古老的建筑,十二世纪的,当时城长的宫殿。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屋顶上还有法国琉璃瓦呐。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站在瞭望台上看城墙上的尖顶塔楼,这个尖顶有文艺复兴味道,估计是十三世纪后又装修过。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站在瞭望台上往外看。左边黄色屋顶的是巴西利卡圣纳塞尔(Basilique St-Nazaire)教堂,公元十世纪所建,可以看到巴西利卡建筑的三角屋顶,那个短小的侧翼一看就是后加的,不是原装。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城堡里也有一些文物展览。这是建筑师维欧雷-勒-杜克的胸像。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狮面和人面喷水口。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圣母和圣婴雕像,瘦长,是十三世纪的法国哥特风格。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残破的圣母和圣婴雕像,圣婴部分已经丢失。圣母的姿势也说明她抱着圣婴,为了保持平衡而向后倾斜。小耶稣只剩一只脚丫。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抛石机支架和炮弹。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残破的罗马柱和科林斯柱头。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修复后的哥特厅。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五:卡尔卡松

这个古城和城堡看上去古色古香。迪士尼的那些童话电影就喜欢在这样的地方拍外景,不仅是《睡美人》,那个《白雪公主》的外景地也是一座中世纪古堡,在我们上次去的西班牙塞戈维亚。

从古堡出来,蒙蒙细雨中漫步在弯弯曲曲的中世纪小胡同里,别有一番情调,让你有一种落魄骑士莫过于此的感觉。头发上挂着滴滴答答的雨水,不防水的鞋啪唧啪唧走在高低不平的石头路上,手里攥着没有优柔的钱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