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易》(十)

讀《周易》筆記(十)

易經的結構和排序

易經含正文與解說兩個部分。正文是“經”,解說叫“傳”。“經”由卦符、卦辭、爻辭組成。卦辭解說全卦,也叫彖辭,後面是爻辭,解釋一卦的六條爻。

正文“經”分為上經下經兩篇,即上篇和下篇。上經從乾卦到離卦共三十卦,下篇從鹹卦到未濟卦共三十四卦。

為什麼這麼分,還是有緣由的。孔子說:陽三陰四,位之正也。夫子之總結對人頗有啟示,由這一原則看易經,其分為上下而象陰陽。上篇三十卦,因“三”所以象陽也;下篇三十四卦,因“四”所以法陰也。孔穎達是這麼認為的,乾坤乃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因尊陰陽所以為上篇開頭之卦,而離為日,坎為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為上篇之終結。鹹卦恆卦,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要興,必須由夫婦之開始,以奉承祖宗,為天地之祖,故而為下篇之開始,以示男女人道之貴。難怪孟子要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既濟卦、未濟卦為下篇之末尾,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孔穎達說,易經上下二篇,皆由文王所定。這是對易經結構之法的權威說法,亦見“三”“四”等數字在古典文化中的不凡,更可知六十四卦的排列有其內在的道理,比如說反映了世界萬物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以乾坤為首,象徵著世界萬物開始於天地陰陽。乾坤之後為屯、蒙。屯、蒙,象徵著事物剛剛開始,處於蒙味時期,等等。上經終於坎、離,離為日,坎為月,經義說萬物萬事在發展之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下經以鹹恆為始,象徵天地生成萬物之後,出現人、家庭、社會的融合一體,鹹卦就有交感之義,包括男女交感,進行婚配。恆,即恆久,指夫婦白頭到老。社會充滿紛繁矛盾,一直到最後,就有既濟、未濟之結果。既濟,指成功,完成。未濟是說沒有完成,表示事物發展無窮無盡,沒有終止,繼續前行。整部易經,無論它是唯心唯物,其實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辯證法。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思想史的最美開端。

可見,《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事物辯證的進化過程。但這種排法並不是唯一的。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的寫在帛上的《易經》叫帛書《易經》,是另一宗版本,排列完全不同於今本《周易》,而是按八卦相重的原則,將六十四卦分成八組,即八宮,六十四卦分屬八宮。其排列特點,合乎孔穎達所用“二二相偶,非覆即變”概括六十四卦卦畫排列的特點。“二二相偶”即六十四卦兩兩為對,共三十二對,如乾坤為一對,屯蒙為一對,按順序依次為對。“非覆即變”指三十二對卦畫每一對不是顛倒,就是相反。如需卦的倒置為訟卦,這是“覆”。乾坤相反,頤卦與大過卦相反,這就是“變”。《易》六十四卦三十二對,有二十八對為“覆”,有四對為“變”,即除了乾坤二卦,頤、大過二卦,坎離二卦,中孚、小過二卦是變卦外,其它對子皆為覆卦。其實這些都是易經的內部規律,便於我們記住六十四卦的名稱,把握它們的關係和意義。不管變卦還是覆卦,每一對之間,都有意義上的對立統一、相輔相生的聯繫存在,為我們解讀易卦提供了思維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