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歷史題目每代人都在反覆研究的意義何在?

與鍶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又充滿思辨的問題,涉及到了史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比頭條裡面諸如“顏良文丑誰厲害,四大美女誰最美”的提問要有趣的許多,我看了一下回答,其實樓上幾位的回答已經挺好了,在這裡我再班門弄斧試著補充一下。

有兩種歷史:曾經一次性發生過的真實的事件系列,以及我們推斷並記住的觀念系列。第一種歷史是絕對的、不可改變的一一不管我們怎麼說、怎麼做,它就是它;第二種歷史是相對的,總是隨著知識的增長或精煉而改變。這兩種歷史或多或少地相互對應,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這種對應儘可能地準確.....——《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

歷史的本質雖是“真”,但殘酷的是這“真”只是“相對的真”。為何?首先,我們先釐清“歷史事實”和 “歷史記錄(描述)”。前者是過去真實發生的客觀存在的事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絕對的、不可改變的。而“歷史記錄”是主觀的,是基於“歷史事件”的記錄和還原,是需要以媒介為載體,如在人的記憶中、在日記中、在史書中。

史學的詭秘在於“歷史事實”一旦過去,哪怕是上一秒發生的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的再現或重複,任何人也無法回到過去驗證。這和一個人永遠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流一樣的道理。因此,對於史學家來說,歷史研究的任務只是也只能是最大限度地的描述、還原、解讀“歷史事實”(歷史真相)而已。然而,即便這樣,對於史學家來說依舊是十分艱鉅的任務。因為,除去客觀因素的影響,他們還受到自身認知、利益、觀念、信仰(史才、史學、史知)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而生活的常識也告訴我們,不要說每代人,同代人、甚至一個人對於同一“歷史題目”(歷史記錄)都是變化著的。舉個例子,用經典的韓劇狗血情節。某日,男主角不辭而別離女主角而去,女主憤怒絕望(利益受到損害),在日記中狠狠的詛咒男主(歷史記錄與評價);若干年後,女主成熟了成長了,也結交了新的男朋友(認知發生變化),在日記中偶爾會提起男主,但早已是輕描淡寫;又若干年後,女主發現一封當年男主寫給她的信(史料),原來男主得了白血病,怕拖累女主才離開。女主嚎啕大哭,在日記中對男主充滿了思念之情......

可見,歷史總是通過記錄者的頭腦中折射出來的。所有“歷史記錄”只能是無限接近那個“歷史事實”,這就為什麼“同一歷史題目每代人都在反覆研究”的原來所在。


徐徐道來了


因為不同時期的政治風向是不一樣的,需要用歷史為其背書,以增加其合理性。

中國人做事,講究名正言順。怎麼樣才能名正?最容易的,莫過於法古,效仿先賢。最直接的,就是儒家。


儒家的思想幾千年來一直在變,過個幾代總要有新東西出來。孔子留下的書才多少,真的能讓一個民族解讀如此之長的時間,真的保羅萬物。不對,孔子就是個幌子,下面的人其實就是在打著他的旗號而已。

對歷史的重複解讀,目的和此是一樣的。

比如說當代對於近代史的編修,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的和90年代以後的,認知和看法基本就不一樣的。

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

1.太平天國

對太平天國的認知變化是個最好的典型,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冷戰,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的直接對持。對太平天國的研究,在此時就非常微妙。

因為太平天國的綱領裡有平分土地這一條,還出臺了法令,貌似是叫什麼“天朝田畝制度"。所以當時各方對於太平天國就是一邊倒的批判,或者讚揚,對於實際的細節部分和歷史事件的時代背景反而一點不關心。

2.李鴻章

近代史有時候對李鴻章的批判就很離譜。之前一本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版的《中法戰爭》中,著實讓我開了眼界。

法國海軍將領孤拔消滅了清朝海軍並威脅沿海,清朝無力再戰求和,負責談判的人是李鴻章。法國要3000萬兩白銀的賠款(對比孤拔的戰績,3000萬兩要的真不多),李鴻章和德璀琳利用英法在埃及矛盾調停戰爭,最後免除了戰爭賠款。但這本書裡是怎麼說的呢?

他說,法國人為了培養李鴻章,讓他出賣清朝更多的利益,所以才免除了戰爭賠款。簡單來說,是為了長遠的利益做伏筆。

編修歷史,能離譜到這個程度,後人肯定是不可能相信的。這完全就是想說什麼什麼就說什麼,先把調子定下來,然後完全看想象。

最離譜的是,中西方對於近代史的記載很多時候完全對不上,中方的記載裡幾乎沒有任何細節部分。沒有細節部分怎麼辦,只能靠想象,然後就出問題了。甚至出現過“鴉片販子”成了民族英雄這樣的笑話。清法戰爭,清軍戰報裡殲滅的法軍人數已經超過了法軍的參戰總人數,而我們現在大部分文獻裡依然引用這樣的無腦數據。甚至法國駙馬都死在了前線,我的天,拿破崙三世當時都下位多久了。但普通人不會去關注,只會挑一個他願意相信的。

現代編修歷史,採用更科學,更客觀的方法。要講來源,講數據,講史實,言論上也更自由,得到的結果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對歷史重複考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馬未都說過:歷史沒有真相,只保存一個道理!

而理不辯不明!所以歷史的研究是永遠不會止步的,也永遠不會有百分之百的定論的!

我們研究歷史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以文證史!

其中包括,史書史料, 詩歌, 詞曲 ,小說 等等書籍文獻記載! 而文字的記載恰恰也是研究歷史最主要的方面! 但是, 史書史料都是由人記載的!人記載歷史,難免就會夾雜個人情緒於其中!

更重用的是,史書多是由新朝記載前朝,這就造成了史實記載的不可靠性,時隔幾百年再想去還原當時的真相,可以說是非常困難了!而且兩個朝代之間難免會摻雜政治因素!

而一旦摻雜了政治,那史書的可信度便會直線下降!這也就是為什麼太多史書上言之鑿鑿的記載,經常被質疑被推翻的原因!

第二,以物證史!

物證相對來說就可信的多,但中國傳承了幾千年,戰亂頻發,朝代更迭,導致了文物的流傳變得十分困難!能夠證明當時歷史的物品越來越少,所以我們現代最主要的獲取歷史物品的方法就是(考古)! 但考古的困難就在於,中國的墓穴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法考證,又因為盜墓行業的猖獗,被發現的墓葬基本已經是十室九空,而其中最主要的記載歷史的文物,也是被破壞最嚴重的!

這就導致了,我們研究歷史的困難!

雖然,考古發掘困難重重,但考古得來的東西,卻有很多是能直接推翻史書記載的重要文物! 也因為如此,在不斷的發掘考察中,一件件文物被髮掘的同時,也代表著可能會有一件件歷史記載被推翻! 所以!無論哪個時代,歷史都是需要研究和探討的!


府少爺的歷史觀


歷史是研究不透的,有誰能說我把歷史研究透了的?那純吹牛!只能多學多讀,是懂,所以每代人也願去研究它,不能忘掉它,。


用戶803333959978


看了這個問題,我說說自己的理解吧。

1.溫故而知新:雖然大家研究的歷史方向相同,但是由於每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有可能研究出不同的結果。

2.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了前人的研究基礎,後人研究起來相對比較容易。

3.查漏補缺:前人的研究結果並不完備,需要後人來不斷完善佐證。


如約啊


歷史就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的總稱,歷史正是有了這一代一代的傳承才變得包羅萬象精彩紛呈。

傳承中留下的謎團和各種人物的傳奇無不在吸引著當代人的目光,讓人心馳神往。正是這種神往讓每個人心中對不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有著不同且個性的見解。

對同一歷史問題每代人都在反覆研究的意義在這其中不僅包含著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傳承,更是文化底蘊的積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