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历史题目每代人都在反复研究的意义何在?

与锶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又充满思辨的问题,涉及到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头条里面诸如“颜良文丑谁厉害,四大美女谁最美”的提问要有趣的许多,我看了一下回答,其实楼上几位的回答已经挺好了,在这里我再班门弄斧试着补充一下。

有两种历史:曾经一次性发生过的真实的事件系列,以及我们推断并记住的观念系列。第一种历史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一一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做,它就是它;第二种历史是相对的,总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或精炼而改变。这两种历史或多或少地相互对应,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这种对应尽可能地准确.....——《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历史的本质虽是“真”,但残酷的是这“真”只是“相对的真”。为何?首先,我们先厘清“历史事实”和 “历史记录(描述)”。前者是过去真实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而“历史记录”是主观的,是基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还原,是需要以媒介为载体,如在人的记忆中、在日记中、在史书中。

史学的诡秘在于“历史事实”一旦过去,哪怕是上一秒发生的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的再现或重复,任何人也无法回到过去验证。这和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的道理。因此,对于史学家来说,历史研究的任务只是也只能是最大限度地的描述、还原、解读“历史事实”(历史真相)而已。然而,即便这样,对于史学家来说依旧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除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还受到自身认知、利益、观念、信仰(史才、史学、史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而生活的常识也告诉我们,不要说每代人,同代人、甚至一个人对于同一“历史题目”(历史记录)都是变化着的。举个例子,用经典的韩剧狗血情节。某日,男主角不辞而别离女主角而去,女主愤怒绝望(利益受到损害),在日记中狠狠的诅咒男主(历史记录与评价);若干年后,女主成熟了成长了,也结交了新的男朋友(认知发生变化),在日记中偶尔会提起男主,但早已是轻描淡写;又若干年后,女主发现一封当年男主写给她的信(史料),原来男主得了白血病,怕拖累女主才离开。女主嚎啕大哭,在日记中对男主充满了思念之情......

可见,历史总是通过记录者的头脑中折射出来的。所有“历史记录”只能是无限接近那个“历史事实”,这就为什么“同一历史题目每代人都在反复研究”的原来所在。


徐徐道来了


因为不同时期的政治风向是不一样的,需要用历史为其背书,以增加其合理性。

中国人做事,讲究名正言顺。怎么样才能名正?最容易的,莫过于法古,效仿先贤。最直接的,就是儒家。


儒家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在变,过个几代总要有新东西出来。孔子留下的书才多少,真的能让一个民族解读如此之长的时间,真的保罗万物。不对,孔子就是个幌子,下面的人其实就是在打着他的旗号而已。

对历史的重复解读,目的和此是一样的。

比如说当代对于近代史的编修,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和90年代以后的,认知和看法基本就不一样的。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1.太平天国

对太平天国的认知变化是个最好的典型,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冷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直接对持。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在此时就非常微妙。

因为太平天国的纲领里有平分土地这一条,还出台了法令,貌似是叫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所以当时各方对于太平天国就是一边倒的批判,或者赞扬,对于实际的细节部分和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反而一点不关心。

2.李鸿章

近代史有时候对李鸿章的批判就很离谱。之前一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中法战争》中,着实让我开了眼界。

法国海军将领孤拔消灭了清朝海军并威胁沿海,清朝无力再战求和,负责谈判的人是李鸿章。法国要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对比孤拔的战绩,3000万两要的真不多),李鸿章和德璀琳利用英法在埃及矛盾调停战争,最后免除了战争赔款。但这本书里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法国人为了培养李鸿章,让他出卖清朝更多的利益,所以才免除了战争赔款。简单来说,是为了长远的利益做伏笔。

编修历史,能离谱到这个程度,后人肯定是不可能相信的。这完全就是想说什么什么就说什么,先把调子定下来,然后完全看想象。

最离谱的是,中西方对于近代史的记载很多时候完全对不上,中方的记载里几乎没有任何细节部分。没有细节部分怎么办,只能靠想象,然后就出问题了。甚至出现过“鸦片贩子”成了民族英雄这样的笑话。清法战争,清军战报里歼灭的法军人数已经超过了法军的参战总人数,而我们现在大部分文献里依然引用这样的无脑数据。甚至法国驸马都死在了前线,我的天,拿破仑三世当时都下位多久了。但普通人不会去关注,只会挑一个他愿意相信的。

现代编修历史,采用更科学,更客观的方法。要讲来源,讲数据,讲史实,言论上也更自由,得到的结果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对历史重复考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看不见的角落


马未都说过:历史没有真相,只保存一个道理!

而理不辩不明!所以历史的研究是永远不会止步的,也永远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定论的!

我们研究历史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以文证史!

其中包括,史书史料, 诗歌, 词曲 ,小说 等等书籍文献记载! 而文字的记载恰恰也是研究历史最主要的方面! 但是, 史书史料都是由人记载的!人记载历史,难免就会夹杂个人情绪于其中!

更重用的是,史书多是由新朝记载前朝,这就造成了史实记载的不可靠性,时隔几百年再想去还原当时的真相,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而且两个朝代之间难免会掺杂政治因素!

而一旦掺杂了政治,那史书的可信度便会直线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太多史书上言之凿凿的记载,经常被质疑被推翻的原因!

第二,以物证史!

物证相对来说就可信的多,但中国传承了几千年,战乱频发,朝代更迭,导致了文物的流传变得十分困难!能够证明当时历史的物品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现代最主要的获取历史物品的方法就是(考古)! 但考古的困难就在于,中国的墓穴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又因为盗墓行业的猖獗,被发现的墓葬基本已经是十室九空,而其中最主要的记载历史的文物,也是被破坏最严重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研究历史的困难!

虽然,考古发掘困难重重,但考古得来的东西,却有很多是能直接推翻史书记载的重要文物! 也因为如此,在不断的发掘考察中,一件件文物被发掘的同时,也代表着可能会有一件件历史记载被推翻! 所以!无论哪个时代,历史都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


府少爷的历史观


历史是研究不透的,有谁能说我把历史研究透了的?那纯吹牛!只能多学多读,是懂,所以每代人也愿去研究它,不能忘掉它,。


用户803333959978


看了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1.温故而知新:虽然大家研究的历史方向相同,但是由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有可能研究出不同的结果。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前人的研究基础,后人研究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3.查漏补缺: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备,需要后人来不断完善佐证。


如约啊


历史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的总称,历史正是有了这一代一代的传承才变得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传承中留下的谜团和各种人物的传奇无不在吸引着当代人的目光,让人心驰神往。正是这种神往让每个人心中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着不同且个性的见解。

对同一历史问题每代人都在反复研究的意义在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文化底蕴的积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