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1:漢武帝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流淚相勸,但不久大臣就知道了這點眼淚的代價。

2:捕風捉影的"巫盤之禍”,窮兇極惡的奸佞之臣,終於拉開了大屠殺的序幕。

西漢王朝進展到武帝劉徹時期,呈現最為強盛的中興局面,

但自古以來雄主之朝,子孫多禍,宰相多難善終!

漢武帝在位54年,竟廢12位丞相,其中3人免職(竇墨、許昌、薛澤),2人有罪自殺(李蔡、嚴青翟),3人下獄處死(趙周、公孫賀、劉屈犛),僅孫弘、石慶、田幹秋3人得以善終。

《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位極百官之長的宰相命運不過如此,其他臣僚更可想而知。

武帝前期,丞相府機構龐大,門庭若市,請省屬令吏達360餘人,十五曹(部門)分曹治事。

到武帝末年,丞相府門庭冷落,幾成馬廄,停車場所,與從前不可同日語。

這與漢武帝屈臣仲君,削弱相權以加強中央集權有關,

但武帝喜怒無常,嗜殺且濫殺也給宰相任職帶來極大的影響。

大臣視任相為畏途,送命之職守。

公孫賀被逼上任

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閏月丁丑,武帝讓公孫賀接替剛剛死去的石慶作丞相。

公孫賀深知擔任相職的危險,堅不出仕,拒不接受丞相印窒,跪在地上向武帝求情,痛哭流涕地說:“臣本邊地之人,一直以鞍馬騎射為官,才能不夠做宰相,難以勝任。"

藉口身為武將而不受丞相之職。

武帝見他如此傷心害怕,也流淚勸道並“扶起丞相"。

此時的帝淚,含有無限的帝威,即使赴湯蹈火,你還是得擔任丞相。

公孫賀一聽這話,就知道武帝話中有話,流淚之外的真意,十分恐懼。現在如果一起身,那麼丞相就做定了,所以仍是跪在地上不停求情,不肯起來,武帝見他這樣不識抬舉,死活不答應,不禁動怒,撈袖而去,公孫賀這才沒辦法,只好接受任命。

《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公孫賀部下見他如此三番五次,涕淚請辭,權勢最重的相職,大惑不解,問他原因,公孫賀只是悠悠說道:"主上聖明,臣才智不足以相稱,恐怕有負重任,從此危險到了。”

果然,十多年後,公孫賀因“巫蠱之禍",被抓下獄,死於獄中,且滿門抄斬,成為武帝時期第四位坐事而死的丞相.

“巫蠱之禍”是武帝晚年製造的一樁政治大獄,前後延續三四年,株連至皇后、太子、公主、諸多將相,被殺、自殺者數萬人,充分說明"伴君如伴虎”,皇帝神秘叵測、帝戚詭秘的特點。


“巫蠱之禍"

武帝自王朝鼎盛後,也步入皇帝的生死、明昏的週期率,開始昏聵,荒淫起來,晚年更是後宮嬪妃氾濫,爭寵不已。

雖然武帝求盡神仙之藥、方士之術,但仍難面面俱到,反而更激起嬪妃的爭寵慾望。

於是後宮祈求巫術,請巫術祭祀或埋木偶詛咒她人,祈禱漢武帝臨幸的風氣十分流行,延及社會,上行下效,這種迷信巫術的風尚成為達官貴人們互相效仿的流行時尚。

漢武帝對此風氣深惡痛絕,皇帝愈到年老,死期愈近,越是害怕死亡,對詛咒之風也愈加仇恨,必欲窮追猛打,致使以巫蠱之名打擊政敵的冤獄之禍愈演愈烈,在朝中與官中激起鉅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昏君與暴主,必有奸佞之臣相伴隨,是歷史的鐵律,這時朝中就有一個專事誣告,窮兇極惡而又深得武帝寵信的奸臣江充出現了。

江充以誣告漢武帝子趙太子劉丹起家,漸得武帝寵幸,漢武帝以他為依賴,擴大巫盤之獄。

武帝時代,多廢太子,諸子地位也岌岌可危,到太子劉據時,老昏的武帝對繼承人並未徹底確定。

一次,江充在路上看到劉據派往甘泉宮的使者在道路上狂奔,就將使者抓了起來。

劉據派人向江充討還車馬和使者,並說:“我並非是吝惜車馬,只是不想讓父皇知道。”

而且客氣地說:“唯江君寬之。”

《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但江充正想以鐵面無私、執法不阿來博得武帝的寵信,就還是報告武帝,因此武帝讚道:“人臣當如是矣”。江充由此“大見信用,威震京師”。

實際上,江充並不清正無私,這樣做只是做給皇帝看的,越是在大人物頭上動土,雖然風險很大,但可能的收益也就越大,江充就是這樣“投資"的。


江充自保,欲殺太子

江充見武帝年老多病,壽祚不長,自己與太子劉據曾經結怨,如果太子即位,自己一定難逃懲罰,於是就在徵和二年,乘武帝染疾機會,在拜見時誣告說武帝之病是太子劉據詛咒的結果。

此時的武帝正心煩意亂,在建章宮白日見人卻捕之不獲,還做過數千木頭人持杖擊打他的夢,深信黃老神仙之術的武帝就派“敢於治官"的江充為使者,專治巫蠱。

江充遂收羅許多少數民族的胡巫,聲稱他們可以看到地下的偶人。這些胡巫所指之處、就令人挖掘,然後將那些被認為是埋了偶人的人抓來,酷刑逼供,不勝其刑者,胡亂招供,相互牽引株連,終成大獄,此案死者達數萬人。

而江充為案的目的並不在一般細民百姓,地方小吏,而是在太子劉據,不置於死地不罷休,於是唆使胡巫檀何對武帝說:“宮中有盤氣,不除掉它、皇帝就活不了多久了。”驚怒的武帝就忙叫人到宮中查挖偶人。

江充立即帶人衝進宮中。遍地挖掘。甚至皇帝的御座也被挖掉。衛皇后與太子劉據的宮中亦不例外。最後江充向外宣揚:"在太子宮挖得木人最多,而且還挖出了帛書,上面寫著許多無禮的言辭。這些都要報告給皇帝。”

太子被迫自縊

太子劉據對此極為恐懼,而劉據師傅石德知道江充醉翁之意不在酒,武帝一定不會輕罪發落,就慫恿太子發動叛亂,誅殺到處抓人的江充。

太子見生命危在旦夕,也不惜鋌而走險,於是在秋七月壬午,讓門客詐稱皇帝的使者,速捕江充,太子劉據親自將其斬殺,然後盡將胡巫殺死。

但武帝卻已得到線報,說太子謀反,於是派丞相劉屈犛發兵平叛,兩派在城中血戰九日,太子兵終不敵,兵士四散,太子逃到湖縣鄉間躲藏起來。

《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主人家貧,只能靠賣鞋養活他,劉據想起從前一個朋友很富,就派人去找他,暴露了目標,結果在被捕前夕,自縊而死。

劉據死後,漢武帝又派人收回皇后璽印和綴帶,衛皇后自知難免於死,只得自殺。

衛氏一門曾顯赫一時,至此徹底滅絕。

同時,武帝又將劉據三子一女以及太子妃、皇孫妃一一誅殺,基本上是滿門抄斬了。

劉屈耗,江充被滅族,冤案平反

這件冤案發生在武帝晚年,朝政的動盪達到極點,這一切都是因為多疑好殺的武帝喜怒無常、深居禁宮、皇威叵測而引起的,但太子劉據一案後來頗有些戲劇性,在此多記幾筆。

太子案後不到1年,就有人上書為太子鳴冤,武帝也有悔意,就將喪子之痛轉移到將太子趕盡殺絕的丞相劉屈犛身上,藉口李廣利投敵案將劉劉屈犛丞相腰斬,滅族。

在劉屈耗被殺前,武帝下詔,用裝食品的廚車載著丞相示眾,以示侮辱。

宰相成了最危險的職業的原因,是不懂得變通。

忠義沒有錯,但得分情況,

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何況別人不是別人,而是當朝太子。

變通案例:漢朝開國功臣樊噲因被小人讒言,劉邦派陳平和周勃領兵斬殺樊噲!

不過周勃跟陳平並沒有完全聽從劉邦的命令!

他們知道,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與劉邦是連襟兒。

他們還擔心這只是劉邦一時氣極才下的決定,等氣消了若是後悔肯定會怪罪到自己身上!

於是便只是將樊噲綁起來,準備帶回都城,是殺是剮交給劉邦決斷。

誰知還沒有回到都城,劉邦便去世了。

於是,呂后一聲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噲無罪釋放,官復原職。

就這樣,樊噲死裡逃生逃過一劫,在此後的數十年間盡享榮華富貴。

如果劉屈犛變通一下,結果可想而知,有前輩指路,還能出此大錯。

江充因巫蠱之禍以“大奸”而遺臭萬年,但他是一位深謀遠慮的復仇者活躍在漢武帝的晚年。

這場大亂,史稱“巫蠱之禍”,不僅白白死了好幾萬人,就連漢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殘。

《巫蠱之禍》:九位宰相落馬,是漢武帝所迫,還是不知變通

此後,巫蠱之事人們再也不信了,武帝自己也漸漸覺悟,知道是江充從中施詐術,乃命夷江充三族,算是罪有應得。

冤案平反後,漢武帝建“思子宮”,於衛太子被害處作“望思臺”,以誌哀思。

皇太孫出現

而太子劉據竟還留下一線血脈,則更有傳奇性。

劉據之子史皇孫(跟母姓姓史),有王夫人生下一子,尚不滿一歲,被收入監獄時,為廷尉監憐憫救下,送別外祖父史家撫養。

後來武帝知悉後,將這個小皇太孫收入宮中,派專人教育。

到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由大將軍霍光輔佐即位,是為宣帝。

宣帝給其祖父劉溢說日戾,所以後世稱劉據為戾太子。

蘄陽子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