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我二十出頭,青春期,對女孩子動一動凡心屬於很正常的,你就不一樣了,四五十歲,屬於老不正經。

——徐崢


文 | 車馬時代


在《我不是藥神》之後,徐崢成為另一種現象級的演員和導演,有那麼一瞬間我看到了韓國寫實電影的影子,看到了徐崢向奉俊昊衝擊的希望,但很快我就失望了。

無論是《幕後玩家》還是今年呼聲很高的“囧”系列的《囧媽》,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淺嘗輒止的描述社會問題,堆砌上傳統的徐氏搞笑。四不像的風格,除了看到徐崢什麼都想要的貪心,只能慶幸不用買票。

認識徐崢從《人在囧途》開始,在那之前我只記得那顆光頭。在你的印象裡他是誰呢?

今天講徐崢的故事。

01

1972年,徐崢出生在上海。在常熟路的花園洋房裡,徐崢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後來,因為擁有水廠和電廠的曾外祖父是資本家,在“文革”中遭到批鬥,花園洋房也變成了上海人藝的宿舍。但對於他來說只是失去了自己的臥室。

對於徐崢來說表演是從小的夙願。

從小學三年級起,他就認定自己會成為一個演員,當上海市少年宮老師為兒童劇《考學》挑演員的時候,一張小圓臉,眉毛耷拉著的徐崢被分配去演了一個小地主的角色,最後敗給了勞動人民。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在那之後,徐崢進入少年宮喜劇班,青年宮演出,再後來到人藝演話劇。

高二的時候,在《原罪》裡,他與奚美娟老師飾演母子,每天的功課都是在後臺寫完的,然後再由何政軍老師騎車送他回家。

從安福路第一小學到上海市第二中學,再到黎明中學,徐崢前20年的生活大半穿梭其中,小小的世界裡,卻有大大的夢想。

1990年,徐崢跟著自己的心去了南京,準備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哪知道因為長相,初試就被淘汰。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現實,也是第一次真正歷經失敗。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回到上海後,他以專業前十的成績進入了上戲。

大學生活令他非常的不開心,因為從小優越的家庭環境,讓他接觸到很多國外先進的表演理念,看慣了世界級的戲劇表演。他對藝術有自己思考。

但在上戲的舞臺上,他仍舊只能演著斯坦尼斯拉夫,字正腔圓卻毫無表情的念著臺詞,然後享受讚揚,對於有追求的徐崢來說,痛苦極了。

“只要表演對了,臺詞自然是對的,我覺得我們的教育觀念很可笑。”徐崢曾說。

在上大學的時候,徐崢遭遇了演藝生涯最大的危機,徐崢開始掉頭髮,大把大把的。那年頭除了葛優可沒有幾個能禿著腦袋搞藝術的,而且葛優也不是年輕的時候就禿的。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抹生薑、用生髮水,吃藥,眼見著各種方法都不行。

在一個聖誕節,徐崢走進學校旁的理髮店,花了五毛錢,在正青春的時候,削去了三千煩惱絲。

02

1994年,徐崢大學畢業,用他的話說,“終於解放了。”

在上海話劇中心,他用自己的腔調演著《雷雨》、《商鞅》,用他自己的方式展現著藝術,傳遞著感知,他覺得這是責任,是他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90年代的中國,社會正以超過認知的速度變化著,徐崢的上戲師妹李冰冰拍廣告賺了26萬,大陸的搖滾唱進香港紅磡,好萊塢大片在影院上映。而對於徐崢來說藝術抱負才是宿命。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1998年他參演話劇「股票的顏色」,飾演男主角李少英。兩年後,他憑該角色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

同年,徐崢自導自演了《擁擠》,在一把椅子上表現了40分鐘的動彈不得,希望表現給觀眾那種糾結和絕望。


他覺得在擁擠的概念裡包含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但在後臺徐崢被記者的一個問題,問懵了“你覺得觀眾能看懂你所想要表達的嗎?”

文藝的腔調是最坑害文藝青年的,,它只能傳遞一種小眾的東西,只有表演者自己能夠理解。


對於觀眾來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更不要說去影響別人的價值觀了。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然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春光燦爛豬八戒》裡,那個扎著小辮,塗著腮紅的豬八戒。

相比于徐崢從前那些小眾的戲劇,《春光燦爛豬八戒》顯然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至今在豆瓣上仍然有7.6的高分,徐崢終於以演員的身份被認可了。

至今還流傳著那句“幫豬八戒取一萬塊錢”的笑談。

從那之後,徐崢收穫了遠高於話劇的片酬,更加廣泛的知名度以及陶虹老師,那個段奕宏愛了20多年的女人。

03

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之前,陶虹就已經是金雞、華表的雙料影后了。同為25歲的徐崢也是話劇圈的“腕兒”,兩人在在一起,完全配的起那句郎才女貌。

在一個晴朗的黃昏,徐崢和陶虹在故宮附近溜達,溜達到午門的時候,徐崢掏出戒指,跪地求婚。在陶虹感動的淚水還噙在眼中的時候,響起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這是午門,在這求婚咋想的?”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2003年,徐崢和陶虹低調結婚,在北京和上海各擺一桌,只請了最親密的親朋。婚後兩個人過起了雙城生活,在北京和上海都安了家。

之後,徐崢頻繁出演電影,或主演,或客串,好劇、爛劇都有,但總體都在及格線以上。


而陶虹,卻彷彿從熒幕裡消失了一樣,人們揣度她息影,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甚至說她甘願成為徐崢背後的女人。

對於徐崢來說,遇見陶虹是他一生的幸運。

04

從《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和《囧媽》,喜劇成了深深烙在徐崢身上到標籤。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從王寶強到包貝爾,再到沈騰,徐崢身邊的“捧哏”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那種徐氏反差萌的搞笑方式,卻一直在沿用。


觀眾不可避免到疲勞了。

如果沒有《我不是藥神》徐崢永遠站不到現在到高度,無論是作為演員拿了影帝,還是成為賣座的導演,就因為他大膽的用“程勇”的方式來挑戰法則。

《我不是藥神》大眾都震驚於電影的尺度,很少人留意到,編劇那一欄有一個名字叫韓家女,韓三平的女兒。

在這部電影裡,雖然多少還能看到徐氏搞笑,但可讓人感觸更深的是徐崢骨子裡那種對藝術對追求,更深刻的內涵,更大膽對傳達。


徐崢:在我成為影帝之前


在“黃毛”死後,程勇在其宿舍痛哭的那場戲時,徐崢哭到失去控制,每拍完一條就會有人上去抱他一下。這一哭,哭來了一個遲到多年的金馬影帝。

05

讀高中時,徐崢的母親出國工作。大一時,父親得癌症去世,他自己生活了一段,心智迅速催熟。

這與我印象中的徐崢比較符合,大膽,但又有一些油滑和世故,佔了便宜,還讓別人覺得他挺好。

有朋友給徐崢的形容,“痛苦的文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