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那天发的禅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看到大家比较喜欢,今天再来聊聊这个话题吧。有过打坐经历的朋友都知道,打坐如何静心,是一个比较让人纠结的事。

其实要想达到静,就要给心找个地方,找个什么地方呢?就是找个工作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静的目的。这里我们以出入息念为例,讲讲如何给心找个地方。

上座部《大念处经》说: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

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这里就是整个出入息念的方法。


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这里: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

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

所谓的"置念于前"就是说要给心找个地方,用术语说就是业处。

那么如何做到置念于前,按照义注老师注解,就是要把呼吸放在鼻端,用心去感受,气息的一进一出。

这里就有个分歧点,有的导师说要注意气感,在人中部位随着呼吸,感觉冷热交替的感觉。有的导师又说不要注意气感,只要把心放在呼吸上,这样说的依据是,冷热是属于四界差别的范畴,所以说不要求注意气感,只是知道一呼一吸就可以。

那么到底那种观点正确,这里我们不做讨论。我的经验就是,开始只要把心放在呼吸上就好了,因为这样避免用心过度,好了到这里就可以了开始了。

第一个阶段就是知道每一次的呼吸,这里就是"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要清楚的知道,每一次的呼吸,如果心散了就要把他拉回来。如果能坚持注意呼吸的出入,达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这里就是第二个阶段,长短息阶段。在这个阶段,呼吸会变的缓慢,随着呼吸时间的加长,这时候就要,觉知到呼吸的长短,然后跟随。注意的是,不要在心里有长短的念头,是清楚的知道,每一个呼吸的长短。如果能持续的专注呼吸的长短,就可以慢慢的进入下一个阶段全息。


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这里的身,义注老师说是呼吸的身,而不是你自己的身体。全身是指全息,也就是整个呼吸的过程。当呼吸变得越来越缓慢的时候,就可以注意整个呼吸了。这时候就要完全的觉知整个呼吸的过程,他的开始,他的呼吸过程,他的呼吸结束。

如果能够持续的专注呼吸,这时候呼吸会越来越慢,越来越细,与此同时,心也会跟着变的细微,这时候要保持正知正念,持续不断。


打坐不静心?学会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到这里有人会感觉不到呼吸了,到了这时候,很多人会困惑不解,为什么呢?因为找不到心该注意哪里了,这时候不能着急,也不要去找呼吸,也不要去改变呼吸,在这里只要等就行了。等什么呢?等呼吸!这时候你不要去注意有没有呼吸,只需要把心放在鼻端区域就可以,也就是住息,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大念处经说的微息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

好了,再往下就是禅定的阶段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以后有机会,在继续说说什么是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