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形容春天楊柳的詩句?歡迎原創?

棲息穀完顏歲月


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風暴著實為這個春天更平添一份劫後餘生後的希望,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她又意味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讚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春天還是一個孕育的時節,市井草民種下的是一年的希望,而龍椅上的那個人在心裡種下的確實是江山社稷的穩固。所以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無不對春天讚美有加。

下面找出幾首描寫春天楊柳依依綠條生新的詩句供大家欣賞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唐)——《竹枝詞》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鞏[宋]——《詠 柳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我最西喜歡的是下面這首

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地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遊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而描寫楊柳的詩詞中最有氣魄的當屬我們的偉人

1944年,在《柳樹和松樹》一文中,毛澤東曾經高度讚揚松樹的風格:“松樹發育成長,不怕颳風下雨,嚴寒之中也能巋然屹立,松樹有原則性。

《七絕·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中,“楊樹”指青蛙所處的自然環境。在《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中,“楊柳”一語雙關,既指楊開慧、柳直荀二位烈士,又指楊樹、柳樹兩種樹,特指潔白的楊花柳絮。而在《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風楊柳萬千條”中,“楊柳”不僅僅是樹木,更是新中國繁榮景象的生動寫照。

好了,祝大家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好時節,為自己、為家人、為祖國,盡情的去種下光榮與夢想、財富和希望。


拾秋坊


南和尚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陳相因631


春風吹盡關中寒,

古都長安春滿園。

霸柳飛雪染兩岸,

閒坐石櫈眺終南!

這是原創的一首關於柳樹的小詩,請多多批評指導[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ZXB龍鳯山人


這就太多了不過大家能耳熟能詳的少不了這首

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註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鑑賞

  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繫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賞析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葉子


好事近·夢中作

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自覺,對春天的喜愛不少於對江南的思念,每至春來遂想起江南,想起杏花煙雨,柳堤梨岸。江南有情,有經久的歷史,有古舊雅緻的亭臺樓宇,有水天一色,湖泊碧灣……以及我遺落在水鄉年華里尋不見的情緣和思念。

春天,有桃花紅,梨花白,菜花黃,櫻花豔,清香花草,泥融燕子,綠野芳郊,柳堤桃岸,以及秦觀筆下的小溪淺淺,清水彎彎,黃鸝千百,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這是一個浪漫的季節,適合遠遊,往返南北,行經高山流水,閱盡萬水千山,飽覽人間景色,更能知曉差異,閱得百味人生。

這是一個必然要甦醒的季節,春耕農忙,秋收冬藏,犁田翻土,下豆南山,方不負這大好春光。時令錯過,意味著人生又多了些遺憾,少了些幸福,若日復年年,生活必是甘少於苦,愁多於樂。

若背上行囊,你會趕往何處?我必是要回江南的,折一枝青梅,捎回故鄉,插在青花瓷瓶裡,置於雕花的窗前,聆聽春色,靜默不語,花色染庭院,情深入江南。

春風過徑,細雨增添春色,花容掠動一山春色,他沿著水流行至小溪深處,碧波盪漾,流水潺潺,山間花紅遍野,迴盪著黃鸝婉轉的歌聲,像是深情的女子唱著“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看那孤帆遠影碧空盡,多情明眸青青楊柳;又像是學堂的童子,搖搖晃晃,朗朗上口揹著《聲律啟蒙》。“池對沼,井對渠,耕織對樵漁。五光對十色,二至對三餘。和風暢,化日舒,幽賞對清娛。春光勻芍藥,秋水淨芙蕖。”

忘掉來時的歸路,以及路那頭的凡塵和塵世間的紛紛擾擾,憂歡交集,攜一壺春酒,飲一山春色,醉臥溪邊老樹古藤的綠蔭下,看白雲翻轉,龍蛇飛舞,一夢成春,不知南北,不記西東。陽光為被,溪流作琴,清風拂弦,一個人,一壺酒,一張琴,一隊春。也許夢醒之後,白髮銀鬚,垂垂老矣;也許牧笛聲聲,清風黃牛。但無論老少,這一片春色,依然是夢裡的模樣,當年的模樣,時光低吟,眉黛青絲,你我淺笑。

詞以夢為境,以行為始,描繪春遊畫境。春路經雨,春雨催花,花添春色,更有山花爛漫,黃鸝千百,流水潺緩。都說,淮海秦觀,古之傷心人也,其語有味,淺語有致,所著詞皆寄概身世。然這又何妨?途經至此,我們可以選擇忘記他的過往,只讀這一片春光,徜徉在彎彎小溪裡,聞花香,聽鶯聲燕語,忘落紅陣陣。

人生本就可以如此簡單,儘管添加更多起伏跌宕的情節,可以讓故事變得豐富,但要想讓心靈輕鬆,便要學會刪繁就簡,只要歷經千塵百劫以後,你還是原來的你,世事的消長,如流雲般幻的時光亦可無懼。

流水一夢,春花千載。這個春天,江南的夢那麼輕,童年的記憶那麼深。湛湛春花,似水年華。我從故鄉帶來的梅,在江南的楊柳清風裡開著。雕花窗前,白瓷瓶裡,有春風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有二十四橋仍舊在,波心蕩漾,冷月無聲。

閒花








閒花


形容春天楊柳的詩句有:

宋代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代施肩吾《折楊柳》

傷見路旁楊柳春,

一重摺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

不送去年離別人。

唐代張仲素的《春閨思》

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

唐代白居易《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唐代杜牧《獨柳》

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春風撫動柳絲長,

雲花香裡梳辮妝。

一池春水映枝柔,

自有閒君堤邊賞。


三點水981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


火鍋裡的生菜


會情郎——半個南山人

二八姑娘髮絲長,河邊對影巧梳妝。

春風娘娘親做媒,讓奴在此候情郎。

美髮

春姑美髮技藝高,顧客盈門隊成行。

滑剪託剪懸空剪,千條萬條綠絲絛。


半個南山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翡翠花花


楊柳岸曉風殘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