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1986年的《英雄本色》的火爆程度可以媲美97年的《泰坦尼克號》和前幾年的《阿凡達》,因為他們都可以算得上是里程碑意義的電影。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就《英雄本色》系列來說,他的主要深遠影響有三點: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第一,代表著吳宇森暴力美學風格的確立。

之前港片之中,沒有哪部電影能夠把槍戰的美感,發揮到這種程度,尤其是在血肉橫飛的暴力鏡頭下,仍然能夠使人不感到厭惡,反而深深地沉醉於影片中。手刃仇人的暢快淋漓,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通俗點說,《英雄本色》中的槍戰可以說是華語電影中槍戰情節的巔峰,是一種將暴力浪漫化的處理手段,是一種突破。其中在教堂一幕,就是槍戰前白鴿的飛起,就像賽跑者聽到發令槍。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第二,對於兄弟情誼主題的演繹達到巔峰極致。

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與豪哥之間的情誼、張國榮扮演的阿杰與豪哥的手足之情,江湖情義和手足情誼的主題在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以至於後來一大批電影選擇了江湖義氣作為表現對象,包括最經典的《古惑仔》系列。換句話說,《英雄本色》系列使得黑社會題材的電影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引發人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江湖生活。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第三,捧紅了周潤發、張國榮。狄龍當時成名已久,而周、張還處於鞏固期,這部電影使得周潤發的演技大放異彩,將小馬哥這一角色打造成為香港電影不朽角色之一,包括到今天,提到周潤發誰也不會忘記小馬哥,風度翩翩、幽默風趣、重情重義。倘若他從事的是正當職業,小馬哥應該是所有兄弟應當效仿的榜樣。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第四,90年代初放映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時,首都漢城大小商店所有的黑風衣全部脫銷,大街上的青年不論男女一人一件,還都斜叼一根牙籤,仿效影片中小馬哥落拓不羈的形象。


86年《英雄本色》,實際上在當年上映時不亞於《戰狼》產生的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