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在他身上我看見了努力,看到了幸運,也看到了傳奇。他本是一屆沙彌靠著自己的努力和認知,在群雄並起的時代,爭得一席之地,而讓所有驚訝的是,他還創建了一個強盛的朝代-明朝。雖然朱元璋距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年,但是圍繞在他身上一直有一個稱呼,說他是暴君。的確他曾經廢掉宰相,為明朝開萬世太平,但這一切都靠的是殺戮。在朱元璋死後我們發現曾經跟他一起開創明朝的文臣武將幾乎屠戮殆盡,所以他也得到一個嗜殺的稱號。可是我們翻看明史發現,朱元璋還有另一個嗜好,就是嗜儉。他的嗜儉不像其他人,他不只是做做樣子,而是人前背後他都是如此。

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關於朱元璋嗜儉的故事有很多,就比如在建南京城,當負責修建南京城的大臣把設計圖拿給朱元璋看,他看見有雕琢奇麗者,即去之“,而朱元璋給出的原因估計也是現在好多老人的想法,”宮殿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過為雕琢“。大概意思就是房子只要結實就行,沒必要雕刻那些沒用的,非常實在的一句話。等到宮殿快要建成,有人提議用瑞州文石(一種貴重石頭)鋪地,被朱元璋拒絕。按照慣例要在牆壁、梁璧上要施彩繪畫,他說不行,然後命儒士熊鼎編古人行事可借鑑的事和《大學衍義》等儒經寫在牆上。而且朱元璋對自己這一創意非常得意,他說“前代宮廷多施彩繪畫,予用此以備朝夕觀覽,豈不愈于丹清乎?,意思就是,以前宮殿都是作畫,我在牆上書寫儒學經典,每天觀賞,難道不比畫東西好?他對住所要求一點也不高,甚至能湊合就湊合了。他從來就不在乎外在條件的好壞,只要能用就行了。

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而對於自身要求他又非常符合儒家對於一個好君王的要求。洪武三年六月,久不降雨,按照當時的理解,這是蒼天在示警,作為皇帝的朱元璋就要起表率作用,帶領皇室全體成員去山川壇求雨,按照正常程序皇帝穿的樸素一點就可以了,可是朱元璋不這樣,要求全體皇室成員跟他一樣,穿草鞋並且徒步來到山川壇,這還沒完一連三天要求皇室以草墊為席,露天而坐,白天要承受暴曬,晚上衣不解帶直接睡在地上。然後吃飯方面直接由馬皇后組織宮中后妃親手熬製,而且都是粗糧,就這樣連續三天才回到宮中。這舉動要是從小沒吃過苦,即便是你誠心再大估計也頂不下來這三天啊。而朱元璋的不奢侈是從小經歷所致,他打下浙西后自己說過“我所用諸將,多濠、泗、汝、潁褚州之人,勤苦儉約,不知奢侈,非比浙江富庶,耽於逸樂”,這話說得也是很實在。

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他對於百姓的體諒也是超出了歷代君王,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從小是苦出身,深知農夫之辛苦,能不給平民添麻煩就儘量不添麻煩。有一次太子和公主府中搞裝修,但是缺少一種青綠的礦石塗料,於是工部請求採購,朱元璋就是不答應,說你在府庫裡蒐羅蒐羅,湊合著用就行,“豈可粉飾之故而重擾民乎”。

如果你認為這就完了,那你就錯了。朱元璋對於體諒百姓的方式有時候聽起來非常有意思,他會以一種換算的方式來看待一切不符合他要求的人,特別是官宦之人,有一次在奉天門他看見一個散騎舍人,衣著鮮麗於是就叫過來問他,你這衣服多少錢,舍人回答道五百貫,朱元璋聽後大為惱火,斥到,“農夫如何艱辛,食惟粗糲,衣惟垢敝”你是整天無所事事,就是仗著父兄之庇,就如此驕奢,一件衣服要五百貫,“此農民數口之家一歲之資也。是不是有點像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的時候說的那句話,賈府一頓飯花的錢,夠鄉下人過一年的了。對,朱元璋就是一個身份不同的劉姥姥,他不僅一生嚴格約束自己吃穿住行,而且對於一切他看不慣的驕奢,他會瞬間把自己切換到農夫的角度去看待、去分析甚至去換算。

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而以上也只能說體諒農夫,而接下來朱元璋做的就是比較實際的了,簡直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都少有的福利。洪武十九年河南鬧/荒,很多人賣兒鬻女,朱元璋收到報告後下令賑濟,同時還決定賣出去的孩子一律由官府贖回。同年六月他又頒佈八十以上窮人,朝廷每月要給米給肉,九十以上的在這基礎上“加錦一匹,絮一斤“。這簡直就是儒家一直倡導好君王。對於為明朝浴血奮戰的士兵們,朱元璋也是盡之所能幫助他們。南京城建成後,他把中書省找來說,連年的征戰導致很多士兵已經失去工作能力,他想在皇宮外建立一些房屋,讓這些人住在裡面”晝則治生,夜則巡警“用這種方式把他們養起來。那些死去、年老的士兵他們妻子、父親都有朝廷奉養。而關於朱元璋這樣的事有很多。

朱元璋對臣下有嚴格的一面,而另一面很少被提及,但一直被人稱讚

​朱元璋的確有嗜/殺之名,可是稍微留意一下你會發現,他殺的都是勳貴。就像孟森先生說的那句話“太祖好俊法,於約束勳貴,未嘗濫用於民,而且唯恐傷民。的確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不溺、不玩、不奢,夙興視朝。日出而朝,日高而退,至午又出,黃昏而回。每天都要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年復一年,皆是如此。要說朱元璋這人幾乎就沒有閒情逸致,從小是一個苦日子中成長的苦孩子,長大後還是一個苦皇帝,而正是他的苦才造就他,所以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被奢化,堅守自己,方才有明朝初年的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